【戴东尼专栏】名画家笔下的屈原精神(图)

作者:戴东尼 发表:2021-09-11 12: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楚武王的后代。屈原少年时就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屈原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卓绝一世,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屈原的“求索”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古今也不乏艺术家对屈原形象的佳作流传。

近代著名画家傅抱石尤为擅长山水和人物画,人物画关于最多的就是屈原和他的《楚辞》里人物。傅抱石与屈原有着很深的渊源,中学时期就对屈原著迷,在日本留学期间,他曾临摹过老师横山大观的《屈原》。除了受老师的影响,他对屈原的热爱究其原因是对屈原人格魅力的敬重。后来他改名为“抱石”,这里的“抱石”两字大概是取自司马迁《史纪・屈原列传》之“(屈原)抱石自投汩罗”。傅抱石认为:“在一般人的脑海中,觉得屈原很年轻,其实他的年龄并不年轻,而是因为他的精神年轻。我们断定他的年龄六十二岁并不过份・・・・・・他的死因,并不是像一般轻薄者的怀才不遇,而是忧世愤俗,不忍看到祖国沦亡,人民流离无告。”傅抱石欣赏屈原品格高尚的情操,不随波逐流,宁死不屈。

傅抱石的屈原像造型基本上是反映《渔父》的五句诗文:“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这些诗句透视了屈原投江前的情绪和外貌。此画画面上屈原身着素衣长袍,散发披头,面庞清癯,神情悲凝,缓步行吟于泽畔,傅抱石将思绪万千的屈原,独立江畔、投江赴死前得神态淋漓尽致。整幅画用线高古,衣纹线条柔劲,毫无粗细轻重变化,一气呵成,有六朝遗风。此画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屈原的眼睛,画家顾恺之曾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此图屈原忧愤不已,饱含感情,将忧国忧民的情态写露无遗,很符合传统人物画所要求的“气韵生动”的标准。岸边杂草和水上波浪以“抱石皴”皴擦而成,一些杂草直接以中锋画出,力透纸背,充满动感。整体既反映出屈原在江边徘徊时的复杂情绪,亦折射出画家在战乱中的愤慨和忧虑。

中国的党魁在谈到国企改革时也曾引用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句。屈原的原意是“前面的路途又远又长啊,我将上天下地,追寻自己的理想。”但中国的党魁是要上下其手,处心积虑地瞎折腾,无所不用其极,再怎么上下求索也是白搭,怎么改革也没有用的,他完全是盗用中国传统文化来为中共涂脂抹粉。

中共党文化是西方舶来的邪恶马克斯思想理论与中国历史中流传下来的糟粕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它的本质就是一切的文化和文艺形式都是应该为阶级斗争服务的,是不讲人性的,与中国传统的文人没有任何关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更没有任何传承关系。屈原和中国历史上任何传统文人,都不能给党文化背黑锅!今天,中华民族要从这种影响中走出来获得新生,唯有一条路,那就是解体中共,彻底否定和抛弃党文化,届时中华传统文化才能大放异彩。

来源:看中国专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