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元旦”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按西元计,中国是世界上第12个庆贺元旦的国家。(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世界各国因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时间也不同,所以庆祝新年的日期也略有差别。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国际换日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新年的国家。而位于换日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西元计,中国是世界上第12个庆贺元旦的国家。
在台湾,元旦时大家会以各种方式互相祝福,贺年卡是其中主要形式。近年来,受到西方影响,台湾各地也兴起庆祝新年的风潮,县市政府会举办跨年晚会、燃放烟火等,大家在群聚、热闹的气氛中与亲朋好友共同迎接新的一年来临。元旦当天也会有升旗活动,大家会早起看曙光、参加升旗典礼。
美国:一同除旧迎新的瞬间
在美国,1月1日这一天是联邦节日。由于美国是外来移民为主的国家,因此新年的风俗来源于各种文化背景。
在美国,新年虽不如感恩节或圣诞节那样热闹,但也是每年都要举行庆祝活动的主要节日之一。新年前夜,全美的教堂都会举行隆重的礼拜活动,人们聚集在教堂、街头或广场,唱诗、祈祷、祝福、忏悔或许愿,一同迎候除旧更新的瞬间。午夜12点整,全国教堂钟声齐鸣,乐队高奏有名的怀旧歌曲《一路平安》,在音乐声中,激动的人们互相拥抱,甚至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互相亲吻。人们就这样怀着惜别的感伤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共同迎来新的一年。
中国:“元旦” 最初指中国新年
在中国,西元新年又被称作“元旦”。“元旦”一词最早出现在四千多年前,但那时元旦指的是中国新年。(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在中国,西元新年又被称作“元旦”。“元旦”一词最早出现在四千多年前,但那时元旦指的是中国新年。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一年的第一个早晨。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西元(实际使用是西元1912年),并规定西元1月1日为“新年”。
“元旦”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拜祭先人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并不见得会占有太重要的地位。
埃及:“涨水新年”
埃及是文明古国,公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观察星象了,他们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尼罗河水立时上涨。埃及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涨水新年”。
埃及的克鲁特人迎接新年,在门口放一张桌子,七八只碟子供着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麦的颗粒,还有好些绿色植物的小芽,这象征丰裕。
日本:敲钟108下
日本每年的12月29日到1月3日为全国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称之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称之为“除夜”。午夜时分,寺庙香烟缭绕,钟声齐鸣,而且往往敲钟108下。据说这是因为《佛经》里有“闻钟声,烦恼清”之句。日本人认为每敲一下,就会去掉一种烦恼,敲108下,意味着清除所有的烦恼。钟声响后,人们涌向神社和寺庙,烧香拜佛,点签算命,称为“初诣”(意即第一次参拜)。
日本过新年习俗,钟声响后,人们涌向神社和寺庙,烧香拜佛,点签算命。日本人称元旦为“正日”。1到3日为“三贺日”。在正日,小辈须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问安,然后到亲友家拜年。新年还是个“吃”的节日,日本人在“正日”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三天则吃素的,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在现在日本,多数人已放弃新年吃素习惯,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条,以祝福在新的一年里健康长寿。
印度:“痛哭元旦”
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元旦。
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以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是对人生的慨叹。
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
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印度人在过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游行),扮演史诗中的英雄与纸扎巨人“作战”,“英雄”引发点着火的箭,纸扎巨人便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着火烧毁。
英国:“拨弄壁炉火”
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着糕点和酒出去拜访,按英国人的风俗,午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
有些英国人有“守岁”的习惯,除夕举家围坐,直至教堂鸣钟时才集体前往祈祷。人们高唱辞岁歌,围火跳起土风舞,彻底欢腾直到天明。在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必须瓶中有酒,橱中有肉,因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
意大利:“摔摔打打过新年”
意大利人的除夕是狂欢之夜。他们对新年除夕远比其他任何节日都要重视。当夜幕开始降临,人们纷纷拥向街头,燃爆竹放烟火,男男女女翩翩起舞,一直跳到午夜时分。这时,各家各户把家中一切可以打碎的破旧瓶瓶罐罐、盆碗碟盘,乃至花盆、澡盆等,扔出窗外,认为这样可以去掉烦恼和恶运,以示吉祥如意,除旧迎新。
另外,新年这天,各家各户都燃起一炉火,日夜不息。这样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都会顺利兴旺。
德国:“跳进新年”
德国庆祝新年的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快到12点钟时,大家会爬到桌子、椅子上,钟声一响,一个个往下跳,说是“跳进”新年,紧接着扔棍子,表示辞旧岁。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
在德国的乡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巴西:揪耳朵祝福
巴西人在元旦这天,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人们争先恐后地寻找那象征幸福的金桦果。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他们称之为“寻福”。巴西乡村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互相揪耳,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一定要相互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法国:看风占卜
法国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欠收年。
加拿大:筑雪墙挡妖魔
加拿大人把白雪看作是吉祥的象征。在新年到来时,不但不清除住房周围的积雪,反而把白雪堆在住房的四周,筑起一道雪墙。他们认为这道雪墙可以阻止妖怪邪魔的入侵,同时将带来幸福和欢乐。
西班牙:吃12颗葡萄
西班牙人在除夕之前要设路障,放捕兽器,挖好陷阱,以对付除夕下凡的妖魔鬼怪。除夕之夜,全家人团聚一起尽情玩耍。等午夜12点教堂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大家便争着吃葡萄。如果能按着钟声吃下12颗葡萄,便是象征着新的一年12个月都顺利如意。
瑞士:白雪压尘
瑞士人过年时,会从屋外取些白雪,化成水,洒在地上压尘,然后进行清扫。瑞士人认为白雪是吉祥的。
瑞士人有元旦健身的习惯,他们有的成群结队去爬山,站在山顶面对冰天雪地,大声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在山林中沿着长长的雪道滑雪,寻找幸福之路;有的举行踩高跷比赛,男女老幼齐上阵,互祝身体健康。在庆祝仪式开始的几个星期以前,妇女们忙着制作男人们所穿的服装。人们用木头精心雕刻成的圆盘形头饰,有的象征房屋,有的象征桥梁和村落等,还饰有祖先的座右铭。凡是参加庆祝活动的都装扮成女性,象征富有和善良。他们戴着用蜡制作的假面具,面颊丰满,口含一朵小花,脸上的表情“千篇一律”。
韩国:“烧发”辟邪
韩国新历1月1日,是法定的休息日。晚上会有大型的晚会,但相对于其他节日来说,新年只是个很小的节日。
新年清晨,朋友见面互道祝福。傍晚有“烧发”的习俗,把上一年梳头时掉落后的头发存放在梳妆盒内,新年傍晚,将这些头发烧于门外,以此避邪驱瘟。韩国人在新年这一天,全家除了团聚饭宴外,还要进行祭祀祈祷等活动。
泰国:“泼水节”
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宋干”是梵语的译音),也叫“泼水节”,是公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
节日里,人们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车上站着化了妆的“宋干女神”,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敲着长鼓,载歌载舞。
在游行队伍经过的道路两旁,善男信女夹道而行,用银钵里盛着用贝叶浸泡过的,渗有香料的水,泼洒到佛像和“宋干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然后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的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
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沐浴。为庆贺新年,泰国人举行在规模的“赛象大会”,内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赛、古代象阵表演等,很是精彩动人。
责任编辑:文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