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中共如何在斯坦福大学部署间谍活动(图)

发表:2025-05-09 02:5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3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校园。(图片来源:李青城/看中国)

【看中国2025年5月9日讯】(看中国记者高芸编译/综合报导)《斯坦福评论》(Stanford Review)近日发布一项深入调查报道,显示斯坦福大学正成为中共情报战的重要目标。调查称,中共国安部(MSS)正通过伪装身份、奖学金制度与留学生渗透,在该校实施一项被称为“非常规情报收集”的长期战略。

伪装学生 暗中接近研究对象

调查指出,去年夏季,一名自称“查尔斯・陈”(Charles Chen)的人员,以斯坦福学生身份接近多名研究中国议题的女学生。尽管他自称是校内同侪,但调查后确认其与斯坦福毫无关系,极可能是中共派出的间谍。

一位被称为“安娜”(化名)的学生接受访问时回忆,查尔斯初期仅是透过社交媒体询问一些人脉拓展的问题,但很快开始频繁联系她,语气也逐渐私人化。他不仅发送在中国出名的美国人影片,还提出支付机票,邀请她访问北京,并出示银行存款截图以证“财力”。

更令人警觉的是,查尔斯提及安娜从未对外透露的个人细节,并建议她选择24至144小时的过境签证方式入境中国,以避开签证审查。他坚持只使用中国受控通讯工具微信进行联系,甚至在社群平台留言要求她删除两人对话截图。

意识到可能遭遇间谍行动后,安娜在中国问题专家协助下报警。后续调查发现,查尔斯的伪装身份曾被用于接近多名女性研究者,其作法带有明显国家安全特工的特征。

校内沉默与恐惧:无人敢公开发声

今年3月,美国众议院“对中共特别委员会”致函斯坦福校长乔纳森・列文博士(Dr.Jonathan Levin),警告中国间谍活动对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领域构成的潜在威胁。《斯坦福评论》调查发现,虽然师生早有耳闻,但因担忧报复,几乎无人敢实名作证。

一名经历过间谍骚扰的学生甚至拒绝使用加密通讯回忆事件,只说:“风险太高了。”中国政府对海外言论的监控、斯坦福收取中共资助款项,以及潜在的种族标签指控,共同制造出一种“沉默文化”。

在长达九个月(2024年7月至2025年4月)的调查中,记者采访了超过12位受访者,涵盖斯坦福在校生、教授,以及多位中国问题专家。多位知情者确认,中共正在斯坦福系统性地推进一项长期情报收集行动。

人权观察组织(Human Rights Watch)中国事务主任索菲‧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也曾在《国家》周刊(The Nation)撰文发出警告,指出美国高校正面临中共对学术自由的严重侵蚀。她分享了一位中国农村出身的留学生的故事:该生原本对政治科学极具兴趣,却因担心中共大使馆“记录在案”,最终放弃该专业。那位学生无奈地说:“这里不是自由空间。”

情报新形态:众包间谍与技术渗透

所谓“非常规情报收集”,是中共国安部使用普通民众而非职业间谍,以非侵入式方式收集情报的策略。一位专家指出,这些人不会盗窃文件,而是观察并记录美国前沿研究的“诀窍”,包括研究方法、实验流程、沟通渠道和协作模式。

据披露,斯坦福目前有约1129名中国籍留学生,部分人被要求定期向中共情报机构报告。这一义务源于中国2017年颁布的《国家情报法》,其第七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公民应当依法支持、协助和配合国家情报工作,保守国家情报工作秘密。”

一位中国留学生表示,“很多人都有‘联络人’,他们只是传达他们知道的事,很正常。”另一名教授则讲述,一位学生因准备与一名中共联络人见面而拒绝课程会谈。

国家奖学金背后的监控网

报道进一步揭露,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SC)发放的奖学金成为中共监控留学生的工具。多位匿名中国问题专家证实,CSC要求受资助学生定期向中国驻外使领馆提交“情况汇报”,内容涉及其研究进展。这些专家还表示,中共通过这些汇报锁定并获取敏感技术信息。

曾就读于爱丁堡大学的前学生冯爱丽莎・冯(Alyssa Fong)表示,CSC奖学金获得者受到“中国联络人”的监控,并被要求就某些敏感议题的活动上报异见行为。一位匿名的斯坦福教职员工补充说:“如果中国学生在爱丁堡有联络人,那你可以确信,他们在斯坦福也有。”

斯坦福大学教授拉里・戴蒙德(Larry Diamond)进一步指出,曾有学生因发表支持达赖喇嘛的言论,或批评中共对某些议题的立场,甚至反对中国的专制体制,而被其他中国学生警告其家人可能会受到牵连。

一名曾在中国从事研究的斯坦福学生回忆与一位中共党员的谈话,该党员曾就读斯坦福。他透露,CSC不仅指导学生的研究方向,使之与国家资助项目一致,还会根据“党性忠诚测试”筛选奖学金对象。

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CSET)2020年的一份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通过审阅CSC奖学金协议,CSET发现学生申请研究职位时,必须遵循国家指定的研究目标。

这位斯坦福毕业的中共党员还表示,学生若违反CSC相关承诺,其担保人(通常是家庭成员)将面临财务惩罚。自由亚洲电台也曾报道,中共要求CSC资助的学生签署“忠诚承诺书”,一旦违约,家属需承担代价。

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主任马修・特平(Matthew Turpin)在接受《斯坦福评论》专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在海外学生身上投入了大量资源,掌握了他们的动向与研究方向。如果学生接触到政府想要获取的前沿技术内容,中共很容易与其接触。他们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交出信息,就可能有好处;不交,就面临惩罚。”

亲属留在中国的中国留学生面临巨大压力,如果拒绝配合,中共会以牵连家人为手段进行威胁。特平说:“他们通常会被告知,为了他们和家人的利益,应当提供研究数据。”他还描述,中共当局会让学生的“父母或亲属被公安约谈,鼓励他们交出信息。我们过去也见过类似手段。”

斯坦福学生陈松(Chen Song)案就是典型例子。2020年,斯坦福中国访问学者陈松因隐瞒中共军方背景而遭美国司法部起诉。她伪造身份获取J-1签证,进入斯坦福进行科研。据FBI调查,陈松多次将研究内容回报中国政府机构。

FBI反间谍部门助理主任艾伦・科勒(Alan E.Kohler Jr.)表示,中国政府正在将美国科研成果据为己有,这种行为构成全球最大规模的财富转移。

尽管陈松案为目前唯一公开承认的校内间谍案例,但《斯坦福评论》指出,校方多倾向低调处理,避免因种族歧视争议引发舆论风波,通常选择私下撤销签证而非公开追责。

舆论压力阻碍调查

文章指出,“种族歧视”指控已成为调查中共间谍活动的最大障碍。2022年,美国司法部在广泛批评下终止“中国行动计划”,原本该计划专门应对学术间谍和技术转移行为。

加州联邦众议员米歇尔・斯蒂尔(Michelle Steel)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类指控已成为北京掩护海外间谍的“舆论工具”。一名中国问题专家也坦言,学界有一批教授和行政人员利用种族议题反制调查,保护潜在间谍行动。

《斯坦福评论》对美国各界提出明确呼吁:第一,停止将关注中共间谍行为的人贴上“种族主义”标签;第二,美国高校与联邦政府应建立更高透明度与合作机制,保护关键科研领域不被窃取。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