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6种奇特生物 它们都没有“大脑”(图)

发表:2025-05-14 08: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葡萄牙战舰 僧帽水母 生物 206630599
葡萄牙战舰是一种外貌奇特的剧毒生物。(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在人类眼中,“聪明”几乎总与“大脑”划上等号,科学研究也一再证明,脑容量与神经网络的复杂度往往决定了学习、记忆、行为控制的能力,但在浩瀚的海洋深处,有一群生物挑战了这个观念:它们没有大脑,却依然能感知世界、捕捉猎物,甚至展现出某种形式的“学习能力”。

海星

这种五臂海洋生物以可爱的星形外貌掳获无数潜水者的目光,也常被误认为是一种鱼类。但其实海星与鱼类八竿子打不着关系,它们属于棘皮动物,与海参和沙钱是亲戚。它们没有大脑,也没有血液,而是靠过滤海水透过神经环与神经索来传导讯息、输送营养。

令人惊讶的是,2023年的研究显示,海星整个身体的结构与基因配置,竟可被视为一个“移动中的头”。它们的每只腕足末端都长着眼点,能感光辨位;这种分散的感知方式,使它们在没有中枢大脑的情况下,仍能做出复杂的反应与决策。

海胆

大多数人对海胆的印象,可能停留在餐桌上的“生食”或海滩上的尖刺,但这个浑身长满刺的球形动物,其实是一个移动的奇迹。

海胆既没有大脑,也没有眼睛,但它们分布在身体上的刺与管足上,拥有一种叫“真皮感光细胞”的结构。这些细胞能够分辨光暗与方向,使海胆对视觉刺激做出反应,甚至能选择避开障碍物或靠近食物。这一现象直到2011年才被科学证实,也彻底颠覆了我们对“看见”这个动作的传统理解。

海葵

海葵被称作“海底的花朵”,但它们实际上是肉食性无脊椎动物,拥有色彩缤纷的触手,能释放神经毒素麻痹猎物,再将其送入口中。它们没有大脑,身体构造极简:一端是黏足固定在海床,另一端则是集口腔与肛门于一身的开口。

尽管功能单一,海葵却与其他生物建立了奇特的共生关系。小丑鱼能在它们的毒触手中自由穿梭,而绿藻则在它们体内进行光合作用,共同繁衍共存。在“没有脑的生物”这个群体中,海葵展现了一种近乎社交性的复杂生态智慧。

海绵

海绵看起来像静止不动的礁石,甚至被制作成浴室用具,但这些结构简单的动物却拥有不可思议的生命韧性。它们没有脑,甚至没有神经元或真正的组织,但能有效过滤海水,吸收养分,并在海洋生态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更令人惊讶的是,科学家发现,海绵体内储存着类似突触(神经元连结点)的基因密码。

海蜇

水母是一种由水与胶质构成的无脊椎动物,它们没有脑、没有心脏、甚至没有骨头,却能在水中优雅滑行,并利用毒刺捕食。

令人震惊的是,2023 年针对加勒比海箱形水母的研究显示,这些生物能透过经验“学习”,一种原本被认为需要大脑才能做到的能力。它们的神经细胞本身可能具备了某种可塑性,使得这种“无脑”生物仍可进行刺激与反应的复杂配对,类似记忆的形成。

葡萄牙战舰

僧帽水母,又名“葡萄牙战舰”,乍看像一只巨大的水母,其实是由多个单细胞个体组成的共生体。它们靠着充气浮囊漂浮在水面,以毒刺捕捉猎物,并利用洋流与风力航行。

这个“智慧联盟”虽然没有大脑,却在每个分工单位间展现了惊人的协调:有的专责捕食、有的专责消化、有的负责移动。它们的行动仰赖自然力量,看似随波逐流,却能共同维系一个独立而高效的生命系统。

大脑不是唯一的答案

这些海洋生物的存在告诉我们:“大脑”并非智慧与生命运作的唯一解答。在某些情况下,分布式的神经网络、细胞级的感知能力,都能成为生物存活与适应的关键。它们没有语言、没有文明、没有书写系统,但在与海洋共生的数亿年中,它们以最简单的结构,活成最复杂的奇迹。



责任编辑:水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