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政变”在中国再次发生?(图)

作者:吴祚来 发表:2025-07-18 00:4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张
张又侠在军中(图片来源: 合成图 今涛拍暗)

【看中国2025年7月18日讯】自1976年粉碎“四人帮”开始,到邓小平取代华国锋、废黜胡耀邦与赵紫阳,中共高层权力更替均属“政变”性质。这些最高权力的易位过程并非透过党内民主程序,如公开辩论、竞选或投票,而是秘而不宣,公众直到胜负已定、局势稳定后才获知内情。因此,毛泽东去世后,中国政坛的一系列权力变动均可称为“寂静的政变”。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共高层每次“寂静政变”的背后,军方始终是决定性力量。在党内派系争夺最高权位的斗争中,军方的立场与态度往往决定派系斗争结果。由此可得出结论:中共在稳定时期是“党指挥枪”,但在特殊历史时刻,枪杆子反过来决定党的最高领导。无论何种形式的“政变”,本质上都是宫廷权力的更替,政权性质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因此中共内部的政变从未带来真正的自我革命。

从“中共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成立说起

2025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与习近平执政以来成立的诸多领导小组不同,此机构的负责人与成员未公开。过去,习近平亲自担任多个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名单也均公开。

新设的“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似乎是对既有小组的整合与规范,强调“对重大工作实施更有效的统领和协调,做到统筹不代替、到位不越位”,并要求“深入调查研究,提升决策议事效能,提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我的观察与分析是:习近平此前成立的领导小组,涵盖内政外交、统战与资讯等领域,实质上架空了政治局的集体决策和国务院的行政统筹。无论是“一带一路”巨额投资、雄安新区建设,还是对俄罗斯的“上不封顶”支持,相关政令均绕过政治局与国务院,直接由领导小组执行。这与胡温时代“政令不出中南海”形成鲜明对比,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某种意义上,习近平的“小组治国”废止了政治局与国务院的决策和行政权,类似毛泽东“中央文革小组”另立中央的做法。

新成立的“中央议事协调机构”有别于以往领导小组,却具有相当权威性,负责“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这不禁令人产生疑问:既然政治局常委本就负责重大决策,为何还要另设机构?推测答案可能是,中共元老已介入高层议事,该机构旨在协调元老与政治局、全国政协、全国人大、国务院及军方,形同多方联席的常设机构,不仅约束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重大决策,还为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及二十一大布局,以确保政权平稳过渡。

由此推论,2024年三中全会后,中共内部可能已发生一场秘而不宣的“寂静政变”。

枪杆子里面发出异样的“声音”

2024年11月29日,习近平军中亲信、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落马的消息公开。仅仅5天后,《解放军报》接连发表系列文章:《带头坚持党性原则》(12月4日)、《带头坚持集体领导》(12月9日,作者:邵天江,河南省漯河军分区)、《带头发扬党内民主》(12月11日)、《带头维护班子团结》(12月16日)。这些文章的标题和内容形成鲜明指向,绝非针对苗华个人,而是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不禁使人联想到,当年邓小平对华国锋的降维打压,由《解放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由《人民日报》等党的喉舌转载,透过抢占理论制高点(华国锋坚持‘两个凡是’无法否定‘文化大革命’),为最终取代华国锋在宣传领域抢占话语权,也透过所谓对越自卫反击战,在军中建立威权,可谓枪杆子与笔杆子,两个杆子都要硬,而背后的政变过程却是静悄悄的进行。

反观现实,苗华作为习近平亲信,其落马可以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解放军报》随即推出的四篇专论,显然不是基层官兵自发撰写,而是高层刻意安排的“组合拳”。系列文章强调的是:任何人不得违背党性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唯有发扬党内民主,才能维护团结;若不尊重民主,即破坏团结,军队就不会围绕其核心凝聚。终结苗华政治命运的力量,在透过《解放军报》发出不同寻常的声音,显然是在抢占宣传制高点,在政治上置对手于不义之地。

透过检索发现,2024年12月至2025年7月,《解放军报》未见直接宣传“军委主席负责制”的文章。相比之下,2016至2023年间,该报多次强调“军委主席负责制”,如2018年习近平在中央军委党建会议上的讲话被广泛引用。这表明,军队宣传口径已发生显著变化。

当枪杆子发出不同寻常的声音,中共高层可能又一次发生重大变局,而政变过程仍然是静悄悄的,外界无从知道其中隐秘。

我们再比照一下九十年代初的一次高层政变,江泽民是党的总书记,李鹏是总理,党权与政权与背后的极左元老们强力左转,改革开放进程将被逆转,此时改革派只能借力军方,才能使改革开放继续进行:1992年,邓小平在杨尚昆陪同下南巡,发出“谁不改革谁下台”的警告,针对江泽民的左倾倒退。同年3月,杨白冰代表军方表态,称军队是改革开放的坚强后盾,《解放军报》发表社论《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这是一场“和平政变”,军方的声音决定了派系斗争的结果。

若33年前军方高层发出的声音是为改革开放护航,那么此次《解放军报》四篇专论,是否在强力反对最高领导人的核心集权?这是否预示着中共将终结个人专权,重回集体领导的共治模式?由此我们也许可以推论:“中央议事协调小组”的设立,正是这一声音的体现,强调集体领导,而非个人独断。协调机构成立前后,一系列的迹象也在映证习近平的威权受损,常委们在一些重大活动中各负其责,过去元老的部下也开始受到重用,为四中全会召开,甚至为中共二十一大召开的谋篇布局已然开始。

‘寂静政变’难以带来‘自我革命’

自1976年以来,中共多次发生标志性“寂静政变”:

1976年“四人帮”被捕:毛泽东去世后,华国锋联合叶剑英等元老抓捕“四人帮”,十余天后才公布。华国锋仍然坚持两个凡是,无法终结文化大革命;

1978-1981年华国锋下台:透过思想路线转向和人事调整,邓小平逐步架空华国锋,耗时三年,期间发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但邓小平掌权后,用四项基本原则代替了两个凡是。

1986-1987年胡耀邦被逼退:透过“组织生活会”而非中央委员会公开辩论决定,半年后才公开人事调整。

1989年赵紫阳被免及天安门事件:邓小平动用军队镇压民主运动,决策过程秘而不宣,属黑箱操作,制造了‘六四’悲剧。

九二南巡本质上也是启动政变,继续改革开放,但只限经济领域,强力反对政治改革。

2012-2014年王立军事件至周永康案:从王立军出逃、薄熙来落马到周永康被查,过程隐秘,真相未公开。

习近平修宪连任:未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公开讨论或征求社会意见,打破常委年龄和任期限制,实质为精心策划的“寂静政变”。

这些政变手段各异,但具备共同特征:内部启动、过程隐秘、缺乏党纪国法依据、控制媒体、改变权力格局。公众仅见结果,资讯控制与权力转移展现了中共政治的独特逻辑。

从2024年7月三中全会及北戴河会议传言,到11月苗华落马,再到2025年“中央议事协调小组”设立,时间跨度已超过八个月。种种非常态迹象令人推测,中共内部可能正在发生又一场“寂静政变”,与曾经发生的政变有诸多相似之处。

习近平的个人崇拜、决策专权、在军队快速安插亲信,以及对元老的高级别监控,导致经济危机和派系利益严重受损,达到无法承受的严重程度,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外交关系严重危机的状态下,政治元老、不同派系、利益集团及军方可能联合反制发生政治大变局,也是必然的事情。

惊心动魄的政变静悄悄的进行,中共利益共同体仍然会维持表面的团结稳定,以免引发全国性的动荡与社会危机,毕竟他们共同生存在一条红色大船上,保持安静与表面和谐,是他们的生存智慧。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或二十一大,我们也只能看到结果,难以窥见过程与隐情。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新世纪转自Rti中央广播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