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研讨中共倒台后计划 共议过渡期挑战与策略(图)

发表:2025-07-20 11:4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6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北京天安门
北京天安门(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7月20日讯】(看中国记者孟浩综合报导)美国著名智库哈德逊研究所中国中心近日举办《后共产主义中国的计划》研讨会,汇聚多位专家学者,探讨中共崩溃可能引发的全球影响及应对策略。会议由研究所中国中心主任余茂春(Miles Yu)主持,聚焦短期紧急任务与长期改革挑战,旨在为国际社会提供战略指引。

中国结构性挑战与全球关注

哈德逊研究所所长、CEO约翰.沃尔特斯(John Walters)在开幕辞中指出,中国在经历四十年经济快速增长与全球化后,正面临多重挑战,包括经济增长放缓、国际环境恶化及治理模式脆弱,这些问题使中共的长期稳定性受到质疑。他强调,历史经验显示,快速变化的时刻若缺乏准备,往往导致反应滞后。因此,会议旨在进行战略预见,帮助国际社会应对中共可能崩溃的混乱,确保中国和平过渡到更稳定的政权形态,减少对全球安全与经济的冲击。沃尔特斯介绍了会议报告《后共产主义中国的计划》,为应对这些挑战提供蓝图。

余茂春进一步阐述会议的必要性,指出中共统治下的压抑政权若突然崩溃,可能引发安全、民族冲突及国际关系的多重风险。他认为,中国的过渡需解决核武安全、边界稳定及历史真相等问题,并最终实现符合1919年五四运动精神的宪政民主。余茂春建议国际社会参考纳粹德国、帝国日本及东欧的过渡经验,协助中国成为对人民负责、与邻国和平共处的国家。他特别提到,文化大革命、天安门事件及新冠病毒起源等历史创伤需通过真相与和解进程公开处理,以促进社会愈合。

短期紧急任务

研讨会首先聚焦中共崩溃后的短期挑战,涵盖军事安全与金融稳定。

军事力量的关键角色

前美国国防部印度-太平洋事务助理部长兰德尔·施瑞福(Randall Schriver)从军事安全角度分析,认为中共军队(PLA)与武装警察在后共产主义时期的角色至关重要。

他回顾了解放军在文化大革命中平息红卫兵骚乱及天安门事件中的历史表现,指出其拥有逾200万人的军力,主要为区域冲突(如台湾问题)设计。在政权崩溃的混乱中,解放军可能转向国内稳定任务,保护核武设施与生物实验室等关键基础设施。

施瑞福认为,习近平的集权政策降低了解放军分裂的可能性,但国际社会需密切关注其忠诚转向,防止其被用于转移内部危机的外部冲突。他建议国际社会制定计划,确保解放军在过渡期发挥稳定作用,而非引发区域紧张。

金融与商业的快速应对

中国问题专家章家敦(Gordon Chang)聚焦金融与商业领域,建议美国在中共崩溃后迅速采取行动,冻结中国在美资产,以稳定全球市场并保护美国利益。他指出,中国四大银行资产规模位居全球前列,但崩溃可能导致其运营瘫痪,争夺权力的派系可能抢掠资产,或商业停滞导致贷款价值暴跌。因此,美国需立即扣押这些银行的在美资产,保护存款人利益,并与其他国家的监管机构协调行动。张还建议冻结中国持有的7590亿美元美国国债(根据2025年4月美国财政部数据),以防市场波动。

他以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为例,指出这家中国控制的美国最大猪肉生产商在疫情期间优先向中国出口,损害美国利益,建议在危机中扣押其控制权。张强调,总统可依据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与1917年《与敌交易法》,迫使美国企业撤出中国,并加速撤离在华美国公民,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因危机中外国人可能面临更大风险。

地缘政治与安全挑战

国际评估与战略中心亚洲军事事务资深研究员里克.费雪(Rick Fisher)从地缘政治视角分析中共崩溃对全球安全的影响,强调军事力量的控制与边界稳定。他指出,中国拥有庞大军力,包括13个集团军、超过500艘船舰的海军及2000架先进战机。若中共崩溃,首要任务是确保核武库(约500枚核弹头,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24年数据)不落入不负责任的派系手中,防止生物实验室泄漏,并稳定南中国海及中印边界等争端地区。费舍尔建议国际社会派遣语言合格的顾问团,协助新政府稳定局势,并通过补贴防止解放军叛乱。他同时警示,若新政府不放弃霸权目标,民主国家需准备应对一支由解放军控制的更危险中国,建议维持强大军事威慑,包括美国与盟友的核武与海军力量。

长期改革挑战

该讨论会还探讨了后共产主义中国的长期问题,包括宗教自由、民主化、人权及宪政改革。

重建宗教自由

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主任皮耶罗·托齐(Piero Tozzi)强调宗教自由是后共产主义中国重建的基石,需保护宗教团体免受报复并纳入新宪法。他指出,中共对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及法轮功等群体的系统性压迫,特别是对维吾尔族与藏族的打压,留下深层社会怨恨。在过渡期,这些群体可能试图报复或被其他势力利用,引发冲突。泰建议国际社会与宗教领袖合作,确保其在过渡政府中的代表权,并设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调查历史迫害,公开文化大革命与新疆集中营等事件的真相,促进社会和解。他认为,宗教自由需通过宪法明确保障,与国际人权标准接轨,成为稳定社会的重要因素。

迈向民主化的艰钜任务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亚洲地区专案资深经理威廉.李(William Nee)分析民主化挑战,认为重建公民社会与媒体自由是核心任务。他指出,中共数十年压制独立组织,使中国缺乏公民社会基础,与东欧的波兰或捷克不同。国际社会需支持草根组织与独立媒体,提供资金、培训与技术援助,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李建议开展公民教育与国际交流,帮助公众理解民主权利与责任,改变中共宣传造成的误解。他同时警示,俄罗斯等威权国家可能干预过渡期,破坏民主化进程,因此需确保中国过渡的自主性。长期来看,民主化需稳健的国际支持,逐步建立负责任的治理结构。

人权与历史创伤的愈合

哈德逊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妮娜.谢伊(Nina Shea)聚焦人权,提出设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处理中共统治的历史创伤。她认为,文化大革命、天安门事件及新疆集中营等暴行影响深远,需公开调查以还原真相,为受害者伸张正义。谢伊建议委员会保持独立,允许受害者与家属提供证词,平衡正义与稳定,避免报复性暴力。她强调保护少数民族权利,防止过渡期冲突,并建议设立人权监察机构,监督新政府的权利保障政策。谢伊认为,人权进步是后共产主义中国成功的关键标志,需国际社会支持以避免重蹈压迫覆辙。

宪政改革的基石

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荣誉教授唐纳德.克拉克(Donald Clarke)探讨宪政改革,强调法治与权力分立的重要性。

他提出,中共统治下的法律是党的工具,后共产主义中国需制定新宪法,保障言论、集会与宗教自由,并建立独立司法系统。克拉克建议通过权力分立与地方自治,解决中共集权导致的腐败与低效问题。他指出,财产权改革是另一挑战,需公平的法律程序处理土地国有化遗留争议。克拉克强调,宪法起草需广泛公众参与,结合国际专家建议,确保合法性与民众认同,奠定中国长期稳定的基础。

会议意义:为全球稳定铺路

哈德逊研究所的研讨会为国际社会敲响警钟,提醒为中国可能的政权变革做好准备。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国的过渡需国际合作,涵盖军事安全、金融稳定、宗教自由、民主化及人权保障。《后共产主义中国的计划》报告提供战略蓝图,强调预先规划的必要性。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5年预测低于5%)、房地产危机与人口老龄化加剧其结构性压力。同时,中国与14个国家的边界争端及约500枚核弹头(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24年数据)构成潜在风险。会议借鉴东欧、南非及战后德日的经验,提出稳定与正义的平衡策略,建议国际工作组监督核武安全,或通过联合国支持真相与和解进程。

未来,国际社会需更多专家参与,制定具体应对方案,确保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全球成员。会议不仅是学术探讨,更是全球安全的战略预演,为应对这一历史性挑战提供指引。

哈德逊研究所的研讨会凸显了后共产主义中国的复杂挑战与机遇。从短期安全到长期改革,国际社会需携手合作,确保中国和平过渡,促进全球稳定。《后共产主义中国的计划》为此奠定了思想基础,呼吁各方共同努力,迎接这一潜在的历史转折。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