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传》作者祁福德表示:“根据联合国《曼德拉规则》明确指出,单独监禁只能作为最后手段使用,且不该超过15天。但黎智英已被关近1700天,大部分都是单独监禁,已是建议上限的100倍!”(图片来源:中央社)
【看中国记者王逸本综合报导】香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涉嫌“串谋勾结外国势力”及“发布煽动刊物”一案,历经超过150日的审讯,近日已进入结案陈词阶段。这宗被视为香港“国安法”立法以来最具指标性的案件之一,不仅攸关黎智英本人的自由与安危,更牵动国际社会对香港新闻自由与法治的关注。
庭审进展与健康争议
BBC中文与美联社报导指出,法庭原定8月中旬展开最终辩论,但由于黎智英在庭上出现心悸与身体不适,法官要求他在医疗监察下才能继续出庭,导致结案陈词延后。路透社补充,77岁的黎智英患有糖尿病与心脏疾病,长期单独监禁下健康每况愈下,外界担忧他恐难以承受冗长的审讯过程。若罪名成立,他可能面临无期徒刑。
检方指控黎智英透过旗下《苹果日报》“勾结外国势力”。然而,黎智英否认相关指控,并强调新闻报导与评论属于言论自由范畴。
祁福德说:“他(黎智英)已快八十了,他有糖尿病,眼睛也动过白内障手术,在牢里也曾确诊过Covid-19。监狱非常热,可到35度C,湿度可以到95%,在无窗的(单独监禁)牢房中湿度有时会更高。”(图片来源:中央社)
国际人权组织强烈关切
黎智英的囚禁情况也引发全球人权组织的强烈谴责。无国界记者组织(RSF)近日发表声明指出,黎智英在未被定罪的情况下,已遭长达逾四年半的单独监禁,每日仅有约50分钟运动时间,几乎无法接触自然光,且未获得专科医疗照护。RSF形容这种处遇已严重威胁他的生命安全,呼吁国际社会立即采取行动促其释放。
美国人权基金会(HRF)与香港自由委员会(CFHK)也共同声明,若法院最终判处黎智英终身监禁,对一名高龄且患有慢性疾病的长者而言,实质上等同“判处死刑”。他们敦促美国与英国等民主国家加大对中国与香港当局的外交施压。
联合国任意拘留问题工作组则早于2024年底认定黎智英遭“非法任意拘禁”,要求立即释放。欧洲议会和英国政府亦多次公开表态,称黎智英是新闻自由的捍卫者,呼吁撤销所有指控。
“国安法”影响扩展至海外与民间除了黎智英案,其他与“国安法”相关的发展同样受到国际媒体关注。路透社则披露,澳洲近期已向前香港立法会议员许智峯提供政治庇护,显示各地民主国家对北京扩张国安手段的回应。
另一方面,美联社调查发现,香港境内部分独立书店、餐馆与小型企业,因业者被视为与民主运动有关联,遭到密集的牌照检查与匿名投诉,形成“不透过司法却能施压”的行政手段,间接削弱异见空间。
国际政治回应与象征意义
黎智英案的政治象征意义,也使国际政坛持续关注。《伦敦时报》报导,美国总统川普近日表示将尽力推动黎智英的释放。华尔街日报则形容黎智英从难民到媒体大亨,再到囚犯的转折人生,已成为全球抵抗威权、捍卫新闻自由的重要象征。
结语
随着庭审接近尾声,黎智英案的判决不仅将决定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未来,也将深刻影响国际社会对香港法治现况的评价。从国际人权组织的警告,到外媒揭露的跨境执法与社会压力,“国安法”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力度,改变香港的政治与新闻生态。黎智英最终命运,将成为香港自由空间能否存续的风向标。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