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传世仅存墨迹〈鹡鸰颂〉(图)

作者:静容 发表:2025-09-02 10: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李隆基手书《鹡鸰颂》孤本
〈鹡鸰颂〉是唐玄宗传世唯一墨迹。(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中国著名帝王书法家之一,尤善八分书。他在位将近44年,享寿77岁,是唐代皇帝中在位最久,也最长寿的一位。因为宋、清两代都有名讳含“玄”字的皇帝,所以后世也称其为“唐明皇”。〈鹡鸰颂〉是唐玄宗传世唯一墨迹,以行书写成,现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唐玄宗时国势由盛转衰 评价复杂

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政绩和评价比较复杂的皇帝。幼时极受祖母武则天宠爱,生母窦氏却被武则天处死。武则天篡唐,自立为帝,大开杀戒,其后又有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等人欲效法武则天登基掌权,所幸由睿智英勇的李隆基策划唐隆政变、先天政变,安定李氏江山。

唐玄宗即位初期任用贤良,励精图治,唐代国力达到最巅峰的“开元盛世”。但执政后期因宠爱杨贵妃,任用奸佞,导致朝政腐败,爆发长达八年,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生灵涂炭。“安史之乱”平定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最终国势无力回天。

鹡鸰颂〉主题为“鹡鸰友悌”

鹡鸰是一种成群结队的候鸟,又名“连钱”、“叹脊令”。头黑、背黑,前额和腹部是白的,翅膀和尾巴都长。体长约五至六寸,以昆虫为食,性喜吃雪,故也称“雪姑”。鹡鸰以尖锐、短促的叫声和走路时摆动尾部的方式和伙伴沟通。彼此间会互相照应,一起飞向南方过冬。《诗经》中将鹡鸰认为是兄弟友爱的象征。

开元七年(719年)(一说为开元九年)某日,大约有千只鹡鸰翔集宫殿,暂歇十天左右,“飞鸣行摇”,一点儿也不怕人。大臣魏光乘以此为吉兆,撰文称颂唐玄宗和兄弟和谐互助之情,上天才招来鹡鸰聚集宫殿,是为〈鹡鸰颂〉的前半段。

唐玄宗也作颂唱和,以“鹡鸰友悌”为主题纪念此事,歌咏兄弟之情。仿《诗经》格式,每句四字,三句为一小节,甚具音乐节奏的美感,是为〈鹡鸰颂〉的后半段。

唐代初期,宫廷夺权的纷争很多,直到唐玄宗即位后才平静下来,因此,唐玄宗非常重视手足亲情。他将五个兄弟分派到远离中央的地区驻守,每年一见,藉着这篇颂文表达对兄弟的思念,希望大家互相扶持照应,不再有政争、杀戮的惨祸发生。

〈鹡鸰颂〉浑厚腴美 字迹雄健

〈鹡鸰颂〉浑厚腴美,字迹雄健。但仔细观察会看出有些字的大小、粗细较为突兀,好像是取自不同的地方,剪下来拼贴而成。有的研究者认为此卷部分字体运笔迟滞、牵丝不连贯、行气不自然等,质疑是否出于玄宗之手,推测可能为双钩廓填本。

其实,唐代对王羲之的书法特别推崇,当时就盛行“集字”。唐太宗时也有弘福寺沙门怀仁的〈集字圣教序〉,反映出唐代皇室学习王羲之系统的风尚。

唐玄宗将自己粗壮肥厚的字,和王羲之强调提按变化,极富美感的书法连结起来,用刻意露锋的起笔巧妙融合两种风格。在遒劲的筋骨间,同时展现盛唐时期的浓郁丰厚之美,写出独特的样貌。

〈鹡鸰颂〉流传有绪,载于宋徽宗时期《宣和书谱》。“宣和七玺”皆齐。拖尾接有蔡京、蔡卞跋文。根据跋⽂内容记载,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有万只鹡鸰聚于宫殿。宋徽宗见状,绘制〈鹡鸰图〉,并赋诗记之。此时,“鹡鸰聚集”又衍伸出“祥瑞”的寓意。宋徽宗时期宣和内府曾收藏〈鹡鸰颂〉,也透过刻帖、石刻拓本、墨迹临本等方式广泛流传。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