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很生气,我们这么努力修养自己了,为什么还会落到这般穷途潦倒的境地?(图片来源:至圣先贤半身像 册 孔子。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CC BY [email protected])
夫子 我们走吧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鲁国在孔子的治理下,井井有条。齐人听闻后,心生警惧,认为“孔子为政必霸”,齐国必受威胁。于是派人送美女八十,好马三十给鲁国,鲁定公与权臣季桓子收了下来,因此荒废国政,罢朝三日。
子路对孔子说:“夫子可以行矣。”我们走吧。于是孔子在失望之余,以五十五岁的高龄,带着众弟子离开鲁国(母国),周游列国去了;这一走,就是十四年。
二千五百年前的中国,适逢诸侯争霸,大小征战不断。孔子行走于乱世之中,宣扬自己的“道”,行走的路径以今日的地图观看,可以说是春秋时期的核心区,总长度大约是一千五百公里,可以在台湾沿着海岸线大环岛一圈。
受困于荒岛
公元前489年,楚昭王十分仰慕孔子,知道孔子与他的弟子现在就在陈、蔡两国的边境上,于是想聘请孔子做楚国的上卿。
孔子对楚昭王也很有好感,曾说:“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楚昭王是位明白大道里的人啊!即便是遭遇了那么多的险境,仍能大难不死,保住国家。
陈、蔡两国大夫知道这件事后,说:“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孔子是位圣贤,他的批评都能切中诸侯的弊病,楚国本来就很强了,若再加上孔子的辅助,我们不就完蛋了吗?于是派兵把孔子一行人围困在陈蔡交界处的一座小岛上。
这一困,就是七天。
坐而论道
当时孔子已经63岁了,身上粮食都吃完了,只得挖野菜充饥。大家每天都饿得发昏,不知道还要被困多久,精神与肉体都到了极限,许多弟子病倒了,更多的弟子是焦躁不安;但是,孔子依然每天讲课,弹琴,从不间断。
子路感到很生气,不久之前大家还是陈蔡的座上宾,现在却快要饿死了,可是老师还能这么悠闲自在,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实在是令人想不通。于是就去见孔子,问:“君子亦有穷乎?”我们这么努力修养自己的人,怎么会落到这般穷途潦倒的境地?
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遇到挫折,君子即便是在最糟糕的处境下,仍能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反之小人为了解脱困境,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孔子反问子路:“你觉得我们的‘道’有错吗?”子路说:“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可能是我们的德行和智慧还不够好,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不让我们过去。
孔子笑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伯夷、叔齐那么有德行的人,就不会饿死在首阳山了;王子比干那样有智慧的人,也不会被纣王杀了呢。”
还有谁想不通的,下面一位。
下一位是子贡,孔子问子贡同样的话:“你觉得我们的‘道’有错吗?”子贡说:“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老师追求的“道”太高了,诚然不被这个世界所接受,所以老师要不要降低一下标准?
孔子想了想,说:“厉害的农夫也未必会有好的收获,优秀的工匠也不能让人人都满意。我们的‘道’也是一样,难道因为别人的不理解,就要违背自己的原则去迎合他们吗?子贡啊!如果你是这样想的,你的志气就太小了。”
子贡出去后,换颜回(颜渊)进来见孔子,这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他的回答也没有让老师失望。
颜回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老师的道太浩瀚了,天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容纳得了,就算如此,老师还是坚持自己的道。不被接纳又如何?一个人不努力修行自己的道,那是自己的耻辱;一个国家不用正确的道,那是国家的耻辱。不被天下容纳又如何?不被接受,才见到谁是君子。
孔子听了十分高兴,笑说:“有道理啊!颜家的孩子。”
解除危机
湖边生长一种叫蒲草的植物,它的根脆甜可口,孔子和弟子们靠蒲根撑过了七日。孔子派子贡找机会溜去楚国,楚昭王知道后,立刻派军队前来接应,这才解除了陈蔡之困。
后来蒲根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做“圣人菜”。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