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最重要的一頁 孔子「陳蔡之厄」(圖)

作者:阿東哥編輯 發表:2025-09-03 10: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子路很生氣,我們這麼努力修養自己的人,怎麼會落到這種困境?
子路很生氣,我們這麼努力修養自己了,為甚麼還會落到這般窮途潦倒的境地?(圖片來源:至聖先賢半身像 冊 孔子。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CC BY [email protected]

夫子 我們走吧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魯國在孔子的治理下,井井有條。齊人聽聞後,心生警懼,認為「孔子為政必霸」,齊國必受威脅。於是派人送美女八十,好馬三十給魯國,魯定公與權臣季桓子收了下來,因此荒廢國政,罷朝三日。

子路對孔子說:「夫子可以行矣。」我們走吧。於是孔子在失望之餘,以五十五歲的高齡,帶著眾弟子離開魯國(母國),周遊列國去了;這一走,就是十四年。

二千五百年前的中國,適逢諸侯爭霸,大小征戰不斷。孔子行走於亂世之中,宣揚自己的「道」,行走的路徑以今日的地圖觀看,可以說是春秋時期的核心區,總長度大約是一千五百公里,可以在臺灣沿著海岸線大環島一圈。

受困於荒島

公元前489年,楚昭王十分仰慕孔子,知道孔子與他的弟子現在就在陳、蔡兩國的邊境上,於是想聘請孔子做楚國的上卿。

孔子對楚昭王也很有好感,曾說:「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國也,宜哉!」楚昭王是位明白大道裡的人啊!即便是遭遇了那麼多的險境,仍能大難不死,保住國家。

陳、蔡兩國大夫知道這件事後,說:「孔子聖賢,其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病。若用於楚,則陳、蔡危矣。」孔子是位聖賢,他的批評都能切中諸侯的弊病,楚國本來就很強了,若再加上孔子的輔助,我們不就完蛋了嗎?於是派兵把孔子一行人圍困在陳蔡交界處的一座小島上。

這一困,就是七天。

坐而論道

當時孔子已經63歲了,身上糧食都吃完了,只得挖野菜充饑。大家每天都餓得發昏,不知道還要被困多久,精神與肉體都到了極限,許多弟子病倒了,更多的弟子是焦躁不安;但是,孔子依然每天講課,彈琴,從不間斷。

子路感到很生氣,不久之前大家還是陳蔡的座上賓,現在卻快要餓死了,可是老師還能這麼悠閒自在,該做甚麼,就做甚麼,實在是令人想不通。於是就去見孔子,問:「君子亦有窮乎?」我們這麼努力修養自己的人,怎麼會落到這般窮途潦倒的境地?

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遇到挫折,君子即便是在最糟糕的處境下,仍能堅持自己做人的原則,反之小人為了解脫困境,甚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孔子反問子路:「你覺得我們的『道』有錯嗎?」子路說:「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可能是我們的德行和智慧還不夠好,所以別人不信任我們,不讓我們過去。

孔子笑說:「如果是這樣的話,伯夷、叔齊那麼有德行的人,就不會餓死在首陽山了;王子比干那樣有智慧的人,也不會被紂王殺了呢。」

還有誰想不通的,下面一位。

下一位是子貢,孔子問子貢同樣的話:「你覺得我們的『道』有錯嗎?」子貢說:「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老師追求的「道」太高了,誠然不被這個世界所接受,所以老師要不要降低一下標準?

孔子想了想,說:「厲害的農夫也未必會有好的收穫,優秀的工匠也不能讓人人都滿意。我們的『道』也是一樣,難道因為別人的不理解,就要違背自己的原則去迎合他們嗎?子貢啊!如果你是這樣想的,你的志氣就太小了。」

子貢出去後,換顏回(顏淵)進來見孔子,這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他的回答也沒有讓老師失望。

顏回說:「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老師的道太浩瀚了,天下沒有一個國家能容納得了,就算如此,老師還是堅持自己的道。不被接納又如何?一個人不努力修行自己的道,那是自己的恥辱;一個國家不用正確的道,那是國家的恥辱。不被天下容納又如何?不被接受,才見到誰是君子。

孔子聽了十分高興,笑說:「有道理啊!顏家的孩子。」

解除危機

湖邊生長一種叫蒲草的植物,它的根脆甜可口,孔子和弟子們靠蒲根撐過了七日。孔子派子貢找機會溜去楚國,楚昭王知道後,立刻派軍隊前來接應,這才解除了陳蔡之困。

後來蒲根有一個響噹噹的名字,叫做「聖人菜」。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