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战(Pexels)
【看中国2025年10月9日讯】(看中国李亭综合报道)川普(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美中贸易战如火如荼地重燃战火。美国总统川普的谈判团队正加紧与北京磋商一项新贸易协议,以期化解关税壁垒和技术壁垒带来的全球经济动荡。然而,意外的“忠告”来自他们的传统盟友——美国商界巨头。令人瞩目的是,这个美国最大的商业游说团体-美国商会(U.S.Chamber of Commerce)公开呼吁要“清醒”、要“强硬”。
这一转变并非鹰派式的彻底脱钩。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商会明确警告,一旦中美经济全面脱钩,将引发“巨大、无法承受的代价和惨痛后果”。在最近提交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的书面意见中,该商会强调,他们的目标是推动双边关系回归“更平等、更可持续的轨道”。这份报告响应USTR的征求意见要求,系统剖析了中国如何在过去25年里系统性颠覆其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承诺。
报告直指,北京的市场改革承诺和减少国家干预的誓言已被“抛在一边”。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激进的产业政策、强制技术转让,以及不透明的安全法体系,这些措施旨在让竞争天平彻底向中国倾斜,打造出一台高效的经济“战车”。从钢铁、太阳能电池板,到如今炙手可热的电动汽车和半导体,中国国家补贴驱动的工业机器正制造出惊人的过剩产能。这种过剩不仅充斥国内市场,还通过低价出口倾销海外,扭曲全球供应链,并扼杀从东南亚到欧洲的本土竞争对手。
报告特别点名中国采购政策的“明目张胆”之处:内部指令如“79号文件”和“551号通知”,创造了一个行业黑话——“消A”(Delete America),意在系统排除美国产品。一项新规甚至要求政府招标自动给予本土产品20%的价格优势,这将重创美国医疗技术、半导体和高科技出口行业。简而言之,美国商会撕开了北京的双面:一边高呼多边主义,一边却在打一场隐形的经济消耗战。
商界“速赢”策略:从农产品到稀土的突破口
面对这一局面,美国商会为川普谈判代表开出了“前进之路”的药方:先从小处入手,建立互信,再攻克核心痛点。首先,通过“速赢”方案重建好感。最直接的切入点是取消中国对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报复性关税。这一举措不仅能缓解美国中西部农户的困境,还能提升中国的粮食安全,并向全球发出北京真心求和的信号。目前,随着特朗普上任后关税战升级,中国对美农产品关税已高达25%,导致美国出口锐减30%。商会认为,此举是低成本、高回报的开端。
其次,商会敦促敲定中国稀土等关键矿物出口的长期、可预测协议。现行短期安排——如中国仅同意六个月的临时许可证,而非美国要求的满一年——已成为北京手中的博弈筹码,动摇美国供应链安全。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先前谈判中,这一限制让美国汽车、通信、能源和国防产业如芒在背。长期协议将确保美国在未来几十年内保持竞争力,避免在电动车电池和芯片制造中受制于人。
此外,报告强调保护美国创新是谈判底线。谈判代表应推动中国建立真正的知识产权(IP)保护机制,包括新药专有数据的保密,以及专利体系的透明化改革。中国素以“暗箱操作”闻名的审批流程,常被指责为本土企业开绿灯,排挤美国科技巨头如苹果和辉瑞。同样,北京应立即撤销“消A”采购政策,将美国科技和医疗公司重新纳入中国市场。
美国商界的这一声音清晰而坚定。几十年来,他们一直是中美“接触派”的急先锋,如今却带头转向强硬路线。这不仅仅是游说策略的180度大转弯,更是对北京20年来背弃承诺的“判决书”。在川普第二任期伊始,美中贸易战已从2019年的“第一阶段协议”演变为2025年的“全面升级版”:美国对华关税累计达54%,中国报复性关税升至125%,全球供应链震颤。8月12日,川普签署行政令,将休战期延长三个月,开启新一轮高层对话。但谈判前景仍不明朗,台湾问题再度浮出水面,成为北京的“新变数”。
北京“跪签”在即 经济“灭顶之灾”逼近
中美贸易战的升级,不仅牵动华尔街神经,也引发海外时评人的激烈辩论。几位知名时评人从不同角度剖析战局,普遍预测北京将面临“跪签”压力,中国经济或迎“拐点”。
时评人江峰将2025版贸易战与2019年对比,称其“重大差别”在于川普的“六把刀”:关税核弹、供应链重塑、技术封锁、盟友联合、投资审查和金融施压。他指出,川普上任仅半年,即签署80多项行政令,一半针对中国,旨在“全面清算”习近平时代的不公。江峰爆料,6月28日的中美协议内线显示,北京已做出“5大让步”:取消部分农产品关税、开放稀土出口、承诺IP改革、减少补贴并接受90天观察期。“中共跪签了,但不敢公开说,习近平悄悄认怂”,江峰预测,若北京不进一步让步,关税将飙至245%,中国经济“四大痛点”——房地产崩盘、失业激增、外汇储备枯竭和外资逃离——将引发“完蛋”危机。他认为,川普的“大而美法案”将重振美国制造业,北京的反制“六大招”(如抛售美债、补贴出口)不过是“垂死挣扎”。
时评人文昭则从全球格局切入,称川普关税战不是“中美对抗”,而是“世界与中国”的重塑。他分析,4月川普“延缓所有国家关税,只对中国加到125%”,是“习近平中计”的证据,北京的反击(如对美能源加税)将适得其反,导致“灭顶之灾”。文昭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大崩溃将从中美贸易战触发,持续数年,中国“国运拐点”已至:出口暴跌20%、股市崩盘、产业链外迁东南亚。在5月12日的节目中,他直言中美谈判“谁跪了?显然是北京”,台湾议题的浮现是川普的“杀手锏”,将迫使习近平在稀土和芯片上全面让步。文昭强调,美国掌握市场和创新优势,中国“低价倾销+技术窃取”的老把戏已失效,未来“从对抗到重塑”的新秩序,将以美国为中心。
时评人吴建民则聚焦中国内部困境,警告习近平“踩油门”对抗贸易战,将加速经济危机。他指出,北京通过出口补贴和技术转让维持“不公平竞争”,但在美国54%关税下,中国GDP增长恐跌至2%以下。吴建民预测,谈判中美国将获胜,北京的“临时协议”如稀土六个月限期,只是“饮鸩止渴”。他呼吁勿将贸易战升级为“投资战”,否则外资将彻底撤离,引发内外交困,包括军中高层不满、反腐反弹、经济下行三重压力。今年稍早,吴建民曾称川普的清算行动已让中共“白皮书结论震惊”:若无重大让步,2025年底前,北京或被迫签署全面协议,承认WTO违规。
前路几何:互信或新冷战?
几位时评人的共识是北京的让步窗口正在关闭。川普团队已与习近平通话三次,最新一次聚焦台湾和半导体出口。9月19日BBC报道,中美元首有望会晤,台湾战略资产“内化”成美方筹码。美国商会乐观其成,认为“速赢”策略能打开大门,但警告勿让谈判滑向“新冷战”。
在全球目光下,美中贸易战不仅是经济博弈,更是地缘重塑。商界的“清醒强硬”谏言,与时评人的“跪签”的预测交织,北京是否会迎来转折点呢?未来数月或许会有答案。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