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伦多一家驴肉馆对菜肴的说明
中国人吃驴肉的历史可追溯至唐宋,兴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从役畜到美食,驴肉的地位变化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中“物尽其用”“药食同源”的传统智慧。我的老家在保定,驴肉是那里著名的菜肴。中国人吃驴肉的历史相当悠久,并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与文化背景,主要在华北地区。今天到多伦多的驴肉馆,点了香辣驴肉火烧、驴板肠火烧、酱驴肉和驴杂汤等几道驴肉美食。一个不起眼的小饭馆,却非常美味。
一、驴的早期用途与地位
起源与驯化
驴在中国大约于西汉时期(公元前2世纪左右)被正式驯化并广泛用于劳作,主要作为役畜(拉车、驮货)使用。
在古代农耕社会中,驴被视为“劳动伙伴”,因此多数地区早期并不普遍食用驴肉,认为“杀驴为不仁”。
史料记载
《汉书》、《后汉书》中多次提及驴作为交通和农业用途,但未见明确记载食用驴肉的情况。这显示早期人们主要重视其经济价值而非食用价值。

酱驴肉。(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二、驴肉作为食材的兴起
唐宋以后的转变
到了ye唐宋时期,随着畜牧业与交通体系的发展,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开始出现食驴现象。
《梦粱录》与《东京梦华录》等宋代文献中提到“驴肉”可入菜肴或制作干肉,可见当时已逐渐被接受。
明清时期的普及
明清时期北方地区(尤其是河北、山东、河南一带)开始流行“驴肉火烧”、“驴肉馅饼”等民间小吃。
驴肉肉质细嫩、味似牛而胜牛,逐渐被视为上等肉食。在民间俗语中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说,反映了其珍贵与美味的地位。

香辣驴火烧。(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三、地域文化与驴肉名菜
河北河间驴肉火烧
河间驴肉火烧是最具代表性的驴肉美食。据传清代时已有“驴肉火烧”小摊出现,肉香浓郁、外酥内软。我吃的就是这种驴肉火烧,烤的层层酥脆的火烧被剖开,里面满满地夹上剁碎的驴肉,配一些青椒,太香了!
山西、河南、山东等地
这些地区也盛产驴肉制品,如“驴肉炖粉条”、“驴肉锅”、“驴板腱”等。
内蒙古与陕北地区
因为气候寒冷、牧业发达,驴肉也被视为补品,民间认为其“温补而不燥”。
现在的北京
驴全席,把驴的每个部位都做一道菜,排成一桌筵席。

驴板肠火烧。(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四、文化与民俗观念
现代民间谚语
“天上龙肉,地下驴肉”这句话最早可追溯到清代,反映了人们对驴肉独特美味的肯定。驴肉以瘦肉为主,低脂肪,高蛋白。但是肉质又没有牛肉的粗纤维,非常细腻,老少皆宜。
医食观念
中医认为驴肉“补血、安神、益气”,与驴皮(阿胶)同样具有滋补功效,因此食驴文化与药食同源观念密切相关。
驴杂汤
五、现代情况
中国主要吃驴肉地区集中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等地。现代驴肉产业逐渐规模化,例如河北河间、山东德州都有专门的驴肉加工与养殖基地。北方人在多伦多一样可以品尝家乡风味的健康美食,而且价格非常合理,一个驴肉火烧只要8元多。
责任编辑:笙歌 来源:看中国专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