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生臺灣長大卻有濃厚中國情懷 馬英九到底是誰(組圖)

作者:簡澤偉 發表:2024-04-12 02: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馬
馬英九訪中(圖片來源: 中央社圖fl11fl中央社)

【看中國2024年4月12日訊】近期有許多新聞事件也算是凸顯國內對於臺灣文化與中國文化分界的輿論,從所謂對岸用語、抖音、中國小吃入臺、唐服再到燈會,基本上都圍繞在去中化的主題上爭執。我們根基於《文化基本法》的第二條第一款提到「國家應肯認多元文化,保障所有族群、世代與社群之自我認同,建立平等及自由參與之多原文化環境」的精神下,為什麼不能接受對岸傳來的文化呢?

在這裡,筆者可以做個人價值觀回答,我們的確需要小心現代中國傳來的文化相關產物,並且認知到文化統戰的成分。但在這之前我們瞭解兩岸中華文化的競爭與重疊,還有梳理臺灣為什麼較難去中化。

許多觀點都認為文化並非都是由上而下主導,一個國家或許會因其歷史及地方發展自然由下而上形成一個主流。但攤開歷史來說,這一般都發生在當國家力量式微或是上位者認為這些屬於有利於在位正當性且能擴大族群認同時才有可能發生。擁有權力的上位者透過國家機器能賦予一個文化價值,就算是一個國家已經有面譜化的文化形象,但當更換執政者也會在價值面上有所更易。價值這點在民主國家可比照政治光譜左翼至右翼的不同做區別,但他們國家本身的文化面不會有太劇烈變化,在身份認同上也較有一致性的回答。

而威權或極權國家更會直接套用符合自己統治正當性的歷史去塑造價值觀與文化,民眾通常是被動參與且受國家改造。我們將文化形成的過程拆解,就是上位者選擇該國的歷史脈絡製造文化想像,再透過權力使用國家機器向國內外輸出自己的文化印記。而現今有許多國家透過文化的向外輸出得到更多的經濟獲利與政治紅利,軟性質可能透過觀光旅遊來吸引外國人或是輸出娛樂產業。當然也不乏如中國使用中華文化包裝,透過銳實力來增強政治影響力。

臺灣近幾年也試圖透過較軟性的文化外交來拓展國際認同與空間,國內也進行了相當大程度的國家臺灣化的「建構」工程,也就是建立一個有別於中國的史觀、文化與民族想像。雖然對於現階段的民意來說,要以臺灣文化為主體除了是目前執政者的目標,也算是多數民意的主流。而什麼是臺灣文化?或許對外我們可以選擇一些較具有代表性的活動與產物向外宣傳。但是在國內則常常陷入什麼是屬於臺灣文化而什麼是屬於中華文化的意見分歧。

馬
抖音舞蹈「科目三」熱潮從中國燒到臺灣。(圖片來源:翻攝自抖音)

首先臺灣人曾經是正統中國人,這不是一個既定事實,而是在國民黨威權時期的這段期間,上位者由上而下「建構」臺灣人成為中國人。上位者主動進行改造,選取適合中國思想的歷史脈絡與想像,創造出中國化的工程。並且與對岸中共競爭世界上唯一的正統中國。所以在那段期間臺灣人受到大量的愛國主義教育與大中國思想的薰陶,臺灣在那段期間有大量的華國印記烙印在國家文化當中。雖然當時臺灣尚未有關於身份認同的調查,但在威權時期就算你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也必須要表面認同,否則會受到黨國體系的關照。且對照對岸進行文化大革命毀壞傳統文化的時空背景下,臺灣反而成為守護正統中國文化的復興基地。

要清楚認知任何文化的存在,背後本身就是需要權力支撐。也就是說是需要國家機器因其意識形態的推動才能使文化得以發展並廣為流傳。在臺灣民主化後,本土化工程改造如火如荼進行,到目前為止國內大多數的身份認同已不像過往有較多的臺灣與中國雙重認同民意的主流。依照政大選研中心民調顯示,這種雙重認同與臺灣認同已經在2007年後黃金交叉,臺灣人認同已達到六成多。但值得關注的是,從政大選研開始做身份認同民調開始,大量下降的中國人認同。雙重認同也有明顯的下降趨勢,但是依舊能保持相對平穩的民意趨勢。這種雙重認同有很多解讀空間,但可以確定的是臺灣內部依舊有過去中國人建構工程的遺緒存在,同時臺灣人建構工程仍持續進行中,因此這兩種展現的是國內還在進行中的文化價值衝突,也是國家認同衝突。

何謂臺灣文化?簡單來說就是以臺灣為主體的史觀基礎,遠至史前至今的原住民文化以及移民文化的組合。希望建構出屬於臺灣人的歷史脈絡與文化,除了過往中國化與本土化工程以外,近幾年來掌握權力的上位者則採以納入不論現在或過去在這島嶼存在過的文化軌跡通通結合成臺灣的文化範疇,也包含許多新移民文化。但是臺灣內部在文化認知的衝突上還是卡在兩個認同工程與大多數人口為漢人文化的重疊,如上面提到的,雖然國人多數為認為自己是臺灣人,但同時也有不少人也認同臺灣與中國的雙重認同,中國人建構遺緒依舊存在於臺灣社會當中,畢竟這也絕大部分牽涉到國家認同問題。加上我國人口多為漢人結構,在許多傳統文化上放眼有華人足跡的國家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處。因此,臺灣在主流文化上常常陷入內部認同的建構衝突,加上中國近年透過社群以及商業模式下,以外力之姿與國內中國人認同以及同文同種等因素,讓國內的中國人認同漸漸與對岸的中國人訴求有融合的跡象。

如果說以統獨作為政治光譜,位居中間的維持現狀是大多人的選擇。但是這項長期民意所趨的選擇,多半是建立在國際現實的無奈下。這也正是執政黨雖然有各自的意識形態,但是也必須要堅定表態會維持現狀的原因,否則根本無法得到選民青睞。那我們換個方向思考,將統獨光譜改成臺灣人認同與中國人認同的話,多數人是坐落在臺灣人那邊,中國人認同已經是少數了。不過在雙重認同上,中華民國的中國認同族群在國族情感上仍無法放棄過去在臺灣建立的世界唯一中國思想。基於憲法、語言、文化、歷史甚至民族大義等因素,除了深怕中華民國漸漸被臺灣取代以外,就是與祖國完全斷根斷源。

如最近頻繁回「祖國」祭祖尋根的馬前總統,在過去也曾經被李前總統牽著手並用台語說出我是吃臺灣米,喝臺灣水長大的新臺灣人。這股在國內逐漸弱勢並且有消散危機的中國情懷,反而隨著對岸中國的崛起有了情感寄託以及高度共鳴。國內的雙重身份認同,如同馬前總統一樣有著矛盾的身份認同衝突。在臺灣可能有高度政治因素,但其實觀於雙重認同的衝突因中國的崛起在華人世界反而愈發常見。雖然每個國家的海外華人在當地可能都面臨不同的政治因素,但也都因中國崛起後,在身份認同上與國家認同有著強烈的拉扯。加上中國強大的官宣系統,成功的讓有中國人認同的華人在思想上成為中共海外的沒有中國籍的中國人。

馬

最近頻繁回「祖國」祭祖尋根的馬前總統,過去也曾經被李前總統牽著手並用台語說出我是吃臺灣米,喝臺灣水長大的新臺灣人。(圖片來源:馬英九基金會)

綜合上述,關於我國內部的文化鬥爭,既是權力角逐的結果也是身份認同的磨擦。現階段既要建立起臺灣人認同與文化,但同時自身在黨軍政時期的歷史脈絡、多數漢人人口傳統文化以及中國人認同遺緒,與對岸不遺餘力地向我國以各種形式輸入中國文化有差異又有重疊。後太陽花時代的年輕人正處於既是天然獨更是第一線接觸中國傳來新文化的第一線。就像任何文化需要權力去塑造、建構與推播一樣,政治與文化有時候無法有明確的界線去區分。去中化等於要同時處理兩種中國文化,第一是過往的黨國中國遺緒;第二就是對岸中國強勢的文化輸出。

除此之外,包含戲劇、飲食以及社交媒體等中國流行文化對比較容易辨認中國政治宣傳,這種去政治化的模式讓國內對於反滲透以及去中化等行動反而有點像是臺灣文化另類的自我審查(censorship)。國內從上到下也發生過不少類似中國糾察隊行為的新聞,不論是發音、用語、飲食、傳統服飾等都有相當程度的討論,有時候反而讓人覺得將所有東西太過於政治化。很難同時做好防守又積極進攻,且進攻通常也是產生國內的政治紛擾,對岸基本上不受影響。

那到底要怎麼去別對岸與臺灣之間的文化差異又同時要跳離兩岸同文同種的思維呢?除了關注對岸的假消息影響以外,想面對中國強勢的軟性質傳播是較難以讓人不去接觸到。臺灣的政治因素加上漢人文化注定讓臺灣文化建構過程,必定植入中國這項不穩定因素。最主要是難以根除中國人認同與同文同種的拉扯,鼓吹中國民族復興的對岸容易將部分國人在文化認同上有些錯亂。

中國在推廣中國夢的工程上,什麼東西都在前面冠上中國,那紅通通意象的中國模式處處可見。追根究柢,任何文化在離開本地後到一個新的地區,經過時間的積累,長期與當地文化融合後,都會衍生出自我特色的文化特色。由於中國崛起加上強大的宣傳下,容易讓海外華人頓時忘記自己幾代下來不同於「祖國」的不同,陷入既是身份華裔,心理華僑的情況。這也是中國透國強大的權力所建構的文化輸出,並且透過宣傳長臂延伸到其他國家的華人身上。

在中國在民族主義的旗幟下,「求同」是該國對外影響華文化圈的首要手段。「存異」對中共來說是「趨同」的階段性過程,以期望到達最後思想上「共同」的目標。但其實去中國化與本土化有區別,如同新加坡這個華人人口較多的國家為例,中國對該地區的華人影響日益增強。總理李顯龍也開始向國人解釋華僑與華裔的區別,並且強調要落地深根而非想著落葉歸根。提及文化本土化與新加坡多元種族融合出獨特的新加坡文化,解釋了幾個屬於新加坡人的語言。同理來說,臺灣與中國之間也有相當多的不同之處,不論在體制、思想、文化上都有著不同的歷史脈絡與多面向的呈現。我們應著重於體現不同於中國試圖同化一切的「多元性」,我們擁有自己獨有的語言結構與文化。

你是你;我是我,但同時你也是我;我也是你。這句話可以體現許多在身份認同上受中國因素影響的群體。國內也時常對於共同想像的國族概念因政治因素而無法有明確的概念,但是對中國人的意象已經逐漸與對岸趨同。就算目前中華民國依舊存在於臺澎金馬,說到認祖歸宗、尋根之旅依舊會跑到對岸去。我們對自我文化的認識與建構是否在認同上已經落地深根了?我們的祖國到底是哪邊?就算是擁有雙重認同的國人,能否清楚知道自己所認同的中國是哪個中國?假如是中華民國那何必還望向中國人民共和國?難道除了雙重認同以外還有雙重中國人認同的交疊。

舉例來說,馬前總統在踏上尋根之旅前,他是以新臺灣人身份離境,然後以中華民國人的身份入境去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然後共同追憶中華民國過去的遺緒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現代化的發展。並且在香港出生臺灣長大的馬前總統,反而對不曾生活過的中國表現出濃厚的故土情感。所以馬前總統到底是誰?且要維持這種多重身份認可也只能在臺灣,在中國也有一種國家認同可以供你選擇,我相信中共在馬前總統訪問期間所提到的中國絕對不是他心中想的那個。在中國強勢且明確的民族認同下,國內的中國人認同只會被逐漸被帶離中華民國與對岸共鳴。我到底是誰,國人在回答這問題前須要對身份認同上有方向性與未來性。我會是誰才是這個問題的前提,這也關係到國人對於國家未來在統獨的走向有相當大的關聯。在臺灣確立自身文化的大前提,還是要回到國家認同上,回答我是誰的答案已經大多決定的這個問題。

(本文為《上報》獨家授權《看中國》,請勿任意轉載、抄襲。原文鏈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上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