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利润连降9个月 经济最艰难时期未至(图)

作者:文龙 发表:2023-10-27 19:1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制造业出现了加杠杆式的收缩,净资产负债率显著上升。
制造业出现了加杠杆式的收缩,净资产负债率显著上升。(图片来源:STR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10月27日讯】(看中国记者文龙综合报导)10月2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数据,前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9.0%。但是,制造业出现了加杠杆式的收缩,净资产负债率显著上升。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连降9个月

10月2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数据,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119.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9.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的是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工业法人单位。

数据显示,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477.0亿元,同比下降11.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623.7亿元,下降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878.1亿元,下降10.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385.0亿元,下降3.2%。

1-9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9928.1亿元,同比下降19.9%;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38910.7亿元,下降10.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5281.1亿元,增长38.7%。

1-9月份,主要行业利润情况: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0.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4.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4%,汽车制造业增长0.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9.4%,纺织业下降10.2%,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5.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5.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18.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6.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6.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40.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46.5%。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6.35万亿元,同比持平;发生营业成本81.96万亿元,增长0.3%;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62%,同比下降0.55个百分点。

截至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64.40万亿元,同比增长6.4%;负债合计94.63万亿元,增长6.7%;所有者权益合计69.77万亿元,增长6.0%;资产负债率为57.6%,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截至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3.75万亿元,同比增长9.7%;产成品存货6.13万亿元,增长3.1%。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07元,同比增加0.30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34元,同比增加0.28元。

截至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80.1元,同比减少5.8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77.4万元,同比增加6.0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0天,同比增加1.2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3.0天,同比增加5.9天。

制造业出现了加杠杆式的收缩

中国经济不断下滑,按照经济学理论,在这种条件下风险事件会变多,企业和居民都会变得更加谨慎,都会努力降低自身负债,即“去杠杆”。日本经济学家辜朝明曾讲过,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企业不肯借贷,而且把企业利润都用于还债,竭尽全力降低负债规模,尽量“去杠杆”,从而导致日本出现了“资产负债表衰退”。

然而,中国制造业并未呈现出“去杠杆”。相反,中国制造业正经历着一种“加杠杆式收缩”。

“加杠杆式收缩”是指:如果从营业收入、营业利润、资产收益率等角度看,很多制造业行业无疑在收缩。但是,这些行业的“净资产负债率”却在显著上升,即“杠杆率”还在上升。

中国《财经》杂志公司产业报道团队创建的“财经十一人”此前发布的文章指出,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7个行业的杠杆率上升了,而且其中11个行业杠杆率上升了10%以上。皮革毛羽、化学纤维、石油煤炭加工业,这三个行业的杠杆率上升了20%以上。

净资产下降,负债上升,杠杆率会显著提高。净资产减少往往表明行业前景暗淡,企业所有者不愿增加投入,部分企业甚至永久退出该行业。

文章认为,这些行业净资产减少的主要原因不是亏损,因为除了黑色金属,其它行业的总资产收益率还是正数。那么净资产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所有者通过分红等方式落袋为安了。在经济下行期,有条件的企业应该主动“去杠杆”,从而避免经济进一步恶化之后,被迫“去杠杆”。被迫“去杠杆”的主要方式之一是破产清算。

文章强调,需要注意一点,经济最艰难的时期也许还没到来。

经济下滑 北京增发万亿国债救经济

中国官方日前宣布,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增发国债1万亿元,并将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政府。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批准中国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中央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将作为特别债管理。中国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举债投资是中国官方刺激经济成长的重要工具,但中央政府至今仍主要依赖地方政府扩大举债来刺激需求。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10月2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政府加大财政刺激措施大幅提高预算赤字,“国债资金投入使用后,将有助于拉动内需,进一步巩固经济复苏。”

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增长快于预期,但经济学家表示,遭受危机打击的房地产行业仍然拖累经济,并继续拖累经济,给经济增长前景蒙上阴影。

政策分析人士表示,增加债券发行之际,北京当局正准备注入新的财政刺激措施以支撑经济复苏,但有人担心,恢复债务融资刺激措施将破坏向消费者主导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据路透社10月25日报道,一些分析师新国债发行对近期经济影响并不看好。

“我们认为,不应过分夸大新增1万亿元人民币国债的经济影响,尤其是在短期内,”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水利工程支出的财政乘数效应可能相当有限。”

瑞银分析师预计,北京当局将提高2024年的预算赤字和特别地方债券配额,同时进一步降低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现在有一点过度建设,高铁只有京沪线是赚钱,其它都亏损。再用旧办法刺激经济作用不大,边际效应递减,” 中国金融学者贺江兵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中国发展经济的根本是保持产业链不外移,保护好世界工厂,而不是靠过去那样推出4万亿救市,造成债台高筑。此外,这次仅挹注1万亿人民币仍嫌不足,对拉动经济实际作用有限,甚至就像黑洞里面注水也没多少用处。“要停止折腾,跟其他国家、跟大客户搞好关系,这是根本。人家不买你的东西,企业都跑了,经济再怎么刺激也没用,甚至是副作用。”

台湾云林科大财金系教授郑政秉表示,中国财政今非昔比。中国过去依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管是房地产还是地方建设,都出现许多无法使用的烂尾楼。“中国处在两难的状态,经济情况非常糟,想要再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但是现在不管是中央到地方财政都不好。而且,到处都是过剩的公共建设,将来也会造成财务巨大的负担”。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