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報導中的中國媒體之命運

發表:2003-04-09 01:0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伊拉克戰爭的爆發,給中國媒體帶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良機。各類媒體圍繞著「戰爭」這一突發事件,大做文章。廣播、電視首次以專門頻道的全天候滾動直播,報紙首次出現專門為報導戰爭而辦的特刊報紙,網際網路報導更是全力以赴,還出現了手機專門訂購戰爭信息的特殊報導方式。總之,可以說各類媒體一齊出動,各顯神通.

但是,有一個現象卻十分奇怪:從網際網路上看,在這次戰爭中,受到攻擊最多的既不是薩達姆,也不是布希,而是中國媒體,尤其是電視媒體。電視媒體的主持人和有關「軍事問題專家」及「國際問題專家」,差不多遭到了來自網際網路上廣大網民的一片罵聲。只有極少數專家(如軍事問題專家張召忠)受到網民的好評。其實原因很簡單,張召忠之所以得到更多的好評,無非是因為1,他對專業問題比較懂行,解說準確,分析深入;2,在表達觀點的時候,能夠盡量做到實事求是,盡量說真話。相比之下,其他大多數所謂「專家」的表現不佳。要麼是一些不學無術之徒,雖然掛著「教授」之類的頭銜,但對一些常識的問題卻頻頻出錯,見解也為見得比街談巷議高明;要麼是一些狡詐虛偽之徒,睜著眼睛說瞎話,有意歪曲事實,有失媒體的客觀性和公正性準則,或違背作為學者的起碼的誠信和良知。如,在央視作嘉賓的某軍事專家稱美軍佔領幼發拉底河上的兩座水庫,是為了炸壩,水淹巴格達,或伺機向水中投毒,引起巴格達的恐慌,並嫁禍於伊拉克方面。這種胡猜亂想顯然過於離譜,難以取信於民眾。況且,從地圖上看,美軍所佔領的水庫位於巴格達下游。又如,某報特約評論員撰文質疑美軍營救戰俘的行動為虛構。該評論員為了顯示自己的小聰明,刻意作驚人之語,置早已確認的事實於不顧,大膽發揮臆想,言之鑿鑿地證明戰俘林奇既未失蹤,也未被救。這種聰明過頭的評論員,遭到網民的唾棄和嘲笑,以致後來他的一些有道理的評論,網民們也不屑一顧。這是一起典型的「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實例。

網民的另一些不滿是針對媒體的輿論傾向。由於網際網路和衛星電視等媒體的普及,許多事實真相早已為人們所知,而中國的官方媒體卻依然沿襲陳舊的新聞導向控制的做法,對新聞原材料進行刻意的,有偏向的裁剪加工,有時還玩弄一些十分拙劣的修辭上的小花招,造成對事實真相的歪曲。這樣,非但不能起到輿論導向的效果,相反,使得公眾有一種被矇騙的感覺,進而失去對媒體公正性和客觀性的信任。事實上,隨著社會開放程度的加大和公民文化素養的提高,當今的公眾對新聞的真實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公眾對事件的判斷能力也越來越強。戰爭的正義性問題,公眾自有判斷。觀點各有不同,也是正常現象。無論是反戰還是擁戰,人們對新聞的客觀性要求是一致的。毫無疑問,媒體在資訊的傳播的迅捷性和形式等方面均有大幅度的改善,但一旦失去公信度,會得不償失!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同時出現的對「非典型肺炎」的報導上。媒體過分低估了公眾的理性,自作聰明地對事實真相加以隱瞞。其結果妨礙了公眾對疫情的正確認識,反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甚至間接地加重了疫情的傳播,進而影響到中國的國際現象。這也是得不償失。

從這兩件重大事件中,可以看出,媒體的新聞理念遠遠落後於現實狀況。新聞媒體若不與改變觀念,而是抱著陳舊、僵死的新聞理念不放,終將失去公眾的信任。,它充其量只能代表它自己,代表它自身的利益,終將被時代和廣大民眾所唾棄。一些皮毛的改革,終究無濟於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