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中國報刊改革和「胡溫新政」

發表:2003-08-15 07:4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最近,中共中央下發文件,提出媒體改革《實施細則》,要求各地對報刊進行整頓,禁止向民眾強行攤派報刊,同時提出,黨對媒體的管理和主辦要分離,黨務官員不再直接兼任報刊領導職務。海外媒體把它稱為「胡溫新政」下的「媒體改革第一波」。

這次「媒體改革」有何利弊?從利的方面來看有這樣四點:

第一,它可以迫使黨的報刊走向市場化:

禁止各級黨報向下強行攤派,將對黨報黨刊的生存構成相當大的威脅,因為在中國目前這種「小報衝擊黨報,小報淹沒大報」的報業環境下,沒有了靠行政權力的強行攤派征訂,枯燥無味的黨報黨刊的發行量就會更少,更缺乏在報業市場的競爭能力,等於把黨報黨刊逼到必須改革之路,改變其「官辦官看的辦公室讀物」的面目。這意味著黨的報刊將進一步被迫走向市場,這對中國報業的市場化具有好處。

第二,減少黨對報刊的直接干預:

這次中共文件規定黨務官員不得兼任報紙刊物的總編輯和社長等職務,甚至規定不得進入報刊編委會或理事會,等於進一步限制了黨的官員對報刊的直接領導,使黨政進一步分家。這對報刊在行政上獨立運作,不受黨的意識形態的直接干預,具有相當的益處;它可促使中國報刊進一步走向新聞專業化。

第三,財政獨立,接受市場和受眾檢驗:

這次中共文件要求報刊進一步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等,意味著政府對黨報黨刊的財政包干、財政補貼制度將進一步改革;補貼將削減或停止,以減少中央政府的財政壓力。這意味著中國報刊將進一步邁向報業市場道路。只要投放到市場,就有競爭,就得改革內容,迎合讀者,而不是黨的旨意,這對媒體擺脫輿論一律、走向信息多元化具有好處。

第四,整頓小報,建立報業秩序:

中國報紙種類現有約2100家,但小報的種類和發行量都已佔報業市場的70%,各級黨組織辦的報刊比例已降到不到三成。雖然小報的大量出現活躍了報業市場,但同時也帶來混亂,因為小報存在胡編亂造、譁眾取寵的傾向,這是導致劣質報紙滿天飛的原因之一。幾乎中國各級組織、各個部門、各個行業,各個團體都在辦報,而且幾乎所有的小報都以盈利、賺錢為目的,編造假新聞的現象,觸「報」可見。像今年6月3日長沙《軍事博覽報》的頭版頭條大新聞「四架臺灣F16戰機投奔北京」,完全是編造的。這次中國的報業整頓,削減並整頓那些純以牟利賺錢為目的、胡編亂造的各類行業協會等機構出版的小報,對制約、減少中國的假新聞,使媒體走向規矩化具有正面意義。

但這次中國報業改革仍存在弊端,主要體現在,一是黨仍對報刊內容進行控制。因為中共文件仍強調報刊必須接受共產黨的領導,黨組織有對報紙、刊物主編、社長的任命權,黨仍通過人事權來控制報刊內容,使其服從黨的領導。在制度上,黨對報刊的控制地位仍如舊。

二是利用整頓來關閉黨所不滿意的報刊。每次中共提出整頓小報,都有比較開放、敢言的報刊被藉機整肅。據北京「中國新聞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數字,這次整頓中,將有幾百家報刊受到治理或關閉,其中山東92家;吉林61家;湖南88家;北京34家,佔北京報刊總數的15%。

但總體來看,這次中國報刊改革並沒有觸擊中國媒體的根本性問題,即「所有權」歸屬。只要各級報刊的主編和社長等要由黨的組織來任命,報刊不管怎樣黨政分離,最後「所有權」仍歸黨和政府。這次報刊改革,仍僅是在行政管理、財政、發行等技術層次,而不是在報刊的所有權、是否允許外資進入報業、以及同仁辦報等根本性的問題上。人類新聞的歷史早已證明,只有報紙是獨立的,才可能有真實和新聞專業化;有了新聞和言論自由的環境,才會有真正的民主。

(博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