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贏得了9/11?

發表:2003-09-10 07:4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從對美國社會和政治的影響方面,可能在美國歷史中只有少許事件可以同2001年9/11恐怖主義襲擊事件並提。它重擊了這一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兩個最主要的權力中心,挑戰了帝國式的驕傲,讓世界從後冷戰時代「天下太平」的夢想中醒來。兩年之後,讓我們回顧9/11。

淡忘9/11?

美國人對歷史的「健忘」是出了名的,9/11恐怖主義襲擊一晃已經過去兩年,說美國人對9/11的淡忘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曾經貼滿汽車後窗的美國國旗一晃已經褪色、悄悄退出大街小巷。小布希總統重新變成美國「脫口秀」節目的經典笑柄。不管是紐約還是華盛頓,一到週末,不管是電影院還是咖啡館,到處都是人。難怪總統候選人、戈爾的前競選夥伴利伯曼參議員抱怨說,「我在作競選時,講的是本土安全,可是沒幾個人問到這個。現在人更關心的是工作,醫療福利和教育。」

但是美國人真的在淡忘9/11嗎?應該是沒有,但是與其說是記住這一慘劇,不如說是這兩年的時間裏,美國人逐漸將9/11帶來的傷害內化成他們自身的一部分。從一定程度講,9/11正在變成美國人看世界和自身安全時必帶的眼鏡。正如寫有《大難之後:美國如何面對『9月12日時代』》的作者斯蒂文.布裡爾說道他時常一驚一乍,「聽到一個什麼怪的聲音,我馬上想『是不是那個又發生了』。我覺得在我們自己頭腦中我們基本上回到正常生活中,只是一有響動,馬上第一個反應就是有什麼不對。」

「9/11讓我重新思考我們在反對著什麼?」在1997年至2002年駐北京的一家美國報紙的首席記者弗蘭克.朗費特(Frank Langfitt)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說。「一直到9/11發生,我覺得美國從冷戰結束後一直都在一條光輝大道上前進,這種自豪感給我個人的自信,對於當時在海外工作的我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當時對於美國來說唯一的真正挑戰是中國的崛起,而這與其說是挑戰,不如說是機遇,因為一個強大的中國不一定同一個強大的美國無法共容。9/11打碎了美國人的這種樂觀和自信。」

朗費特說9/11使得他重新思考,作為個人,也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是否錯讀了這個世界。他說9/11發生後,他同另外五家西方媒體的記者從北京飛到伊斯蘭堡,他們中沒有一個人曾經來過巴基斯坦,而只有一個人來過阿富汗。「9/11發生使我們意識到過去如此忽略伊斯蘭世界,」他說。

「美國的確在世界上有『形象問題』,」朗費特說。「美國的傲慢和單邊主義激發了世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對我們的憤怒、沮喪和厭惡。我們的傲慢加重了美國在世界上的『形象問題』。我們高高興興地不去管別人是怎麼看待我們的, 直到9/11的發生讓我們跌了一大跤。」朗費特也說對美國的嫉妒也是問題的一部分。「連我的英國朋友都問我『你們是怎麼做的?』。人們總是艷羨鄰居的房子更大。但是無論如何,沒有國家,不論其政策如何、形象如何,應該被用如此的方式襲擊,將劫持的民航客機飛入摩天大樓。」

朗費特已經被報社調回一年,他說他不覺得自己的國家走在一條正確的軌道上。「現在還沒有,」他有些猶疑地說。「美國的單邊主義政策製造了很多問題。」

29歲的獨立電視製片人柯林.麥克維爾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說他每次坐在電影院裡,看著黑壓壓坐滿人的劇院,心裏就忍不住想「這是恐怖份子用生物武器的好地方」。而他每次從他所住的12層樓的窗戶向外眺望,在每次欣賞風景的同時,柯林說,「我也不由自主地想如果現在發生爆炸我該怎麼辦。」

柯林還是住在12層樓的公寓裡,每週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並不是說他不再想起9/11。他不用想,他說9/11就是他每天生活、他看世界的一部分。

「站到我們這邊還是反對我們」(With Us or Against Us)

小布希總統對待9/11的第一個反應是,「你或者站到我們這邊,你或者是站在恐怖份子一邊。」這句話對於美國歷史的影響不低於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的「鐵幕演說」,當時丘吉爾宣稱,「從波羅的海的斯德丁到亞得裡海邊的的裡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在鐵幕後面的國家,「不僅以這種或那種形式屈服於蘇聯的勢力,而且還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強的高壓控制。他呼籲,英美必須聯合起來,歐洲必須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蘇聯的威脅。

小布希的「站到我們這邊還是反對我們」的講話為9/11後美國單邊主義戰略定下了一個主基調,即對國際規則或是對盟友和朋友的義務的考慮低於美國保衛國家安全的需要。反恐怖主義成為9/11後美國舉起的大旗,而美國的反恐同傳統意義上的反恐有明顯區別。美國的反恐戰略中心是打擊一切試圖取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全球恐怖主義組織或是「流氓國家」,而具體手段是2002年6月小布希總統在西點軍校所談到的「先發制人」,或是更準確的說,預防性戰爭。他的邏輯是冷戰時期的遏制和威懾戰略對於恐怖份子或「流氓國家「不再適用,因為敵人沒有領土或人民要保護,美國不能等待受到巨大打擊後再進行報復。

美國的「先發制人」思想首先在阿富汗戰場得以「練兵」,劍鋒直指伊拉克、北朝鮮和伊朗,即所謂的「邪惡軸心」。

然而美國的這一單邊主義戰略讓其盟國感到深深地不安,這導致了聯合國因為伊拉克問題在去年秋冬的僵局。美國的主要盟友,法國和德國,因為反對美國用武力推翻薩達姆政權,而同美國幾乎反目為仇,不惜四處遊說建立反美陣線阻止美國在聯合國通過決議。

然而美國的戰車還是碾過了巴格達的城門。伊拉克戰爭是美國「先發制人」思想的高峰,也引來世界的指罵。美國在伊拉克的勝利明白地顯示了他舉國無敵的軍力,將越戰以來的晦氣完全掃蕩出門,但是歡呼勝利的同時,美國人也發現他們自身的限制,那就是他們可以輕易贏得戰爭,但是無法贏得和平。

中情局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透過我們敵人的眼睛》(Through Our Enemies』 Eyes)。其匿名作者一反眾多美國高級官員的論調,稱「基地」組織和本拉登的影響力和實力並沒有因為兩年來美國聲勢浩大的反恐運動而削弱。在阿拉伯世界中,本拉登不僅陰魂不散,反倒更加受人敬仰,引來無數追隨者。這位作者說他懷疑至少在摩洛哥的爆炸案中,凶手並非是「基地」組織成員。他們是受到本拉登思想的影響,從未受到「基地」組織的訓練,追求加入同西方為敵的「造反」活動的一群卡薩布蘭卡的年輕人。

這位作者寫道,「我認為自從9/11發生以後,他(本拉登)對我們在菲律賓、葉門、非洲東海岸,以及喬治亞的出現樂不可支…我認為這正是他在尋求達到的目標:讓美國人在儘可能多的地方同穆斯林開戰。」

美國本土的「先發制人」

在另一個不被世界關注的角落,美國自己的國土上,「先發制人」戰略同樣在贏得反恐的戰役,但是輸掉贏人心的戰爭。

國內預防恐怖主義的「先發制人」戰略更被人熟知為「阿什克羅夫特精神」。它包括兩部分思想,一是曾被美國前任司法部長羅伯特.肯尼迪所使用的「他們吐一口痰就逮捕他們」的戰術(arrest-』em-if-they-spit-on-the-sidewalk tactics)。這位後來不幸被暗殺的司法部長在60年代使用這一策略來對付黑社會犯罪。按照這一思想,阿什克羅夫特決定致力於逮捕那些被懷疑的恐怖份子,只要找到一個正當的法律理由,任何法律理由,司法部就將恐怖份子嫌疑人繩之於法。

阿什克羅夫特精神的第二個重要組成部分更複雜些,它事關如何將人心、智慧和政策全面轉向恐怖主義預防,也被這項戰略的制定者稱為「預防思想體系」,即除非政府首先保證民間秩序,一個公民無法行使其自由的權利。

「阿什克羅夫特精神」在美國實施的兩年的一大「成果」是至少有1,200個外國移民,他們中大多數是來自穆斯林和阿拉伯國家,在9/11之後深受莫名的牢獄之苦。而不少美國人,包括一些參議員,對此至多是聳聳肩,說「這種非常時期,你讓我們怎麼辦?」

美國本土的「先發制人」戰略傷害的不完全是來自穆斯林國家的移民。只要扛著「涉嫌恐怖主義」的大旗,美國司法部就可以將在美居留的非美國公民無限期地拘留。即使沒有搜查令而僅有一個「莫須有」懷疑,美國政府可以進行秘密竊聽和秘密搜查。同時,美國司法部對「國內恐怖主義」的定義更為寬泛,甚至包括對政治上持不同政見者的監視,以及令負責國內犯罪偵查的聯邦調查局和負責情報工作的中央情報局進行情報互享。本土安全部在2002年招收了百萬名平民志願者作為「線民」,以向執法機構及時通報任何可疑行為。這一項目尤其喜歡招收郵遞員,設施維修工作人員和其他通過工作機會有進入別人私人住宅可能性的人。

誰贏得了9/11?

9/11將美國人扔到美國自二戰結束後就一直在試圖回答的一個問題前,那就是美國應該如何在一個多變而動盪的世界裡利用他們的權力和影響力來追求自己的夢想。時移事易,9/11之後的兩年裡,美國驀然回首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巨人,也是孤單的巨人。沒有人贏得9/11,但是9/11讓美國輸得最多。

陳雅莉,《華盛頓觀察》週刊(Washington Observer weekly),第卅三期, 2003年 9月10 日(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