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城文化街一瞥

發表:2003-10-05 18: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漢城是一座現代化城市,到處高樓林立,日夜車水馬龍,名勝古蹟卻保存得十分完好,除「景福宮」、「昌德宮」、「秘苑」等古代建築外,歷史悠久的仁寺洞文化街更獨具特色,享有盛譽,吸引著國內外賓客。

  這條街位於漢城繁華的舊市區中部,是一條在群樓包圍之中的長七百餘米的步行街。我們下車後步入街口,只見青磚墁道,店舖林立,遊客熙熙攘攘,「尚古齋」、「中源堂」、「翰林苑」等古香古色的漢字店名不時映入眼帘。據說這條街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最初只有幾家小商小販,擺攤出售一些小商品,後來發展到開起店舖,出售各種文化用品,而後形成了當今的文化街。現今這裡主要出售古董、字畫、玉器、飾品、文房用具、茶具,還有畫廊和裱糊店,五百多家平房排列在街道兩側,木製的窗欞,淡雅的宮燈,琳琅的商品,洋溢著高雅的韻味,使人得到一種文化上的享受。

  在這條街上徜徉可感受到濃重的韓國特色。一家接著一家的店舖,出售著韓國流行了上百年的木製假面、精巧飾品、鑲嵌漆雕等商品,特別是多家陶藝商店更為引人注目。韓國陶瓷歷史悠久,工藝精湛,尤以青瓷最為名貴。進入一家門面較大的商店,女主人樸英淑笑臉相迎。她是一位中年婦女,十幾年前繼承父業開始經營這家陶藝店。店內陳列著各種精美的瓷器,色彩優雅,高低錯落,特別是一件半人高的白瓷藍花落地瓶堪稱佳品。據說店主自家有窯,可燒制各種珍品,因而吸引外國賓客到此店參觀,其中不乏名人,珍愛瓷器的英國女王訪韓時就曾專門來此觀賞,並出價兩萬美元買下一件瓷器留念。女王與店主的大幅照片如今張掛在店內最顯眼處,時時吸引著顧客的視線。

  這條街的不少商家還與中國有來往,很多商品來自中國。一家出售文房四寶的商店,「明新堂」與北京「榮寶齋」交往密切,店內所售筆、墨、紙、硯多為中國產品。另一家商店「群芳苑」則由華人後裔經營,男主人50上下,相貌堂堂,見我由北京來,高興地用中文介紹起情況。他說,他的父親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從山東逃難來到漢城,在這裡擺攤出售小商品謀生,後來他子承父業,在艱辛中逐步求得發展,現在隨著遊客的增加,銷售情況不錯。還說他經常到北京去物色貨源,中國商品在這裡很受歡迎。

  這條古韻濃郁的街道,近幾年也發生了不少變化。一些有眼光的商人在古街兩側的幾條小巷裡開設了多家餐廳和咖啡館,人們逛累了便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或走進盤腿而坐的韓餐店品嚐各種民族風味,或到西式快餐店吃漢堡或麥當勞,還可在溫馨的咖啡店、茶室欣賞音樂小憩,使古樸的文化街增添了現代生活氣息。

  仁寺洞漢城文化街至今完全由個體商人承辦,理事會由各方代表組成,重要事項集體討論決定。但是這條街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與政府的支持也是分不開的。韓國歷屆文化部長几乎都到這裡視察過。在政府的關心下,近年這條歷經滄桑的街道,路面展寬鋪平,店舖門臉修飾一新,向顧客展示著優雅而清新的面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