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良英:中共不可能還趙紫陽公正

發表:2005-02-05 16:5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前最高領導人趙紫陽先生去世,中共如臨大敵,嚴防民眾悼念,低調處理遺體告別儀式。之後,不顧趙紫陽家人要求為父親討還清白的強烈願望,新華社訃告稱趙紫陽犯有「嚴重錯誤」。大紀元特約記者日前採訪了中國著名科學思想史學家,目前身居北京,85歲高齡的許良英先生。

許良英認為目前的中共領導人江澤民和胡錦濤都是靠著鄧小平和鎮壓六四上臺的,因此他們不可能還趙紫陽公正。只有到中國實現民主,結束一黨專政之後趙紫陽才可能獲得公正評價。他認為中國實現民主的一天一定會到來,蘇聯的今天是中國的明天,這是歷史潮流。

許良英先生是中國著名的科學思想史學者,傑出的民主和人權活動家。青年時代參加了中共地下鬥爭。然而在五七年卻被打成「極右」,回農村勞動二十年,「四人幫」垮臺後,許良英先生一方面繼續從事專業研究,一方面為自由民主大聲呼籲,在「六四」之後的高壓下毫不退縮,發表文章,參與公民上書,以「五四」精神的繼承者自命,成為不倦地呼籲「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的堅強鬥士,成為中國社會直言不諱的象徵。

記者:星期六趙紫陽的遺體告別儀式您去了沒有?

許:我沒有去,我年紀大了,他們不讓我去。

記者:誰不讓您去?

許:他們肯定不會讓我去,連王丹的母親都不讓去。

記者:您對於中共中央給趙紫陽先生舉辦遺體告別儀式,沒有發任何生平和做任何評價這樣的處理您是怎麼想的?

許:毫無道理。共產黨它現在怕嘛,八九年胡耀邦逝世學生運動。

記者:(趙紫陽)家屬一直在和中央協商給趙紫陽一個公正的評價,但中央一直堅持說趙紫陽在六四中犯有嚴重的錯誤,您認為他們為什麼堅持對趙紫陽的這個評價呢?

許:他們靠這個吃飯,這幫人靠這個起來的。他們靠鎮壓六四起來的,江澤民,他們是接江澤民的班,他(胡錦濤)是鄧小平指定的人,鄧小平鎮壓的嘛,你不能把鄧小平推翻,他靠這個吃飯的嘛。

記者:您認為他這樣違背民意,是否會引發民眾不滿或抗議活動?

許:民眾不滿,肯定的。因為他鎮壓,15年的控制,一般青年人不瞭解,六四不知道了,我孫女大學一年級學生。趙紫陽死了,我問她趙紫陽是誰她說不知道。共產黨這十五年對輿論的控制,對新聞的控制,矇蔽群眾,愚民政策的結果。現在不可能有八九六四這樣的群眾運動。

記者:您看現在北京民眾對趙紫陽去世都有些什麼反應呢?

許:我年紀大了,沒有出門。不過我估計,知道情況的人肯定不滿的,但是有些人也敢怒不敢言。

記者:您認為趙紫陽先生為什麼會有這個悲劇呢?

許:趙紫陽八九年初期的時候政治上也有點糊塗,八九年學生運動起來了以後,對他觸動很大,他思想出現很大的轉變,很難得。他同情學生,主張採取民主和法制的軌道處理問題,反對鎮壓,堅決反對,這個很難得。

記者:趙紫陽和胡耀邦都是深受民眾愛戴的領導人,為什麼他們的結局都是這樣?
許:鄧小平,包括中國共產黨原來那些老的既得利益者,觸及了他們的利益啦,他們要鎮壓。

記者:那您覺得趙紫陽的悲劇會給其他中共黨員什麼警示呢?

許:黨員裡那些有良心的人,會覺得不滿。共產黨裡面一批當官的,既得利益者,他們是很滿意的。共產黨內部也很複雜,誰都知道,掌權的人裡面,有幾個有良心的人?

記者:那您覺得歷史會給趙紫陽怎樣的評價呢?

許:歷史應公正評價,沒有問題的。錯的是鄧小平,不是趙紫陽。趙紫陽很難得,八九年的表現很了不起。

記者:您認為趙紫陽先生什麼時候才能平反和獲得一個公正的評價呢?

許:到中國民主的時候,中國沒有民主不可能,一黨執政結束以後。

記者:能看到這個在中國實現的希望嗎?

許:當然有希望了,我有信心。我們看得很清楚,沒有問題。

記者:中國怎樣才能實現民主?

許:首先要老百姓爭得一個民主意識,公民意識,自己爭得自己的權利,公民的權利。

記者:那您覺得中國共產黨還有出路嗎?

許:它不給(中國民主)它沒有出路的,蘇聯的今天是中國的明天,這是潮流嘛。

記者:您覺得趙紫陽的一生對中國有著怎樣的影響?

許:我覺得他八十年代當總理的時候,中國的改革開放,經濟開放,把功勞給了鄧小平,實際上,改革開放最大的功勞是一個是胡耀邦,一個是趙紫陽,第三個才是鄧小平。把他們兩個都淹沒是毫無道理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