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揭秘古玩買賣內幕:古玩行當騙術知多少?

發表:2005-07-18 20:4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如今,古玩、字畫等藏品正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家,古玩文物交易也日趨紅火。不過,很多外行人士想進行收藏投資,卻苦於初出茅廬,怕上當受騙,不敢下手。近日,溫州市古玩商會會長歐陽德康先生向記者透露了古玩行當騙人的內幕,提醒市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據歐陽德康透露,古玩買賣中,有三類騙術:

一類是「被迫」騙人。明明是件贗品,買主看是好東西,賣主就不能說是贗品。本來是雍正仿宣德的青花瓷器,買主說是真正宣德的,賣主就不能說是雍正仿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來是說實話賣不了好價錢;二是有的買主自恃高明,如果駁他,買主會認為賣主看不起他,再也不會來光顧了。

第二類是賣家本身不懂。他把一件贗品當真品,所以對買主保證是真的。

第三類是故意騙人。故意騙人的方法有很多,歸納起來不外乎物理和化學兩種。

在物理的方法中,有「移花接木」術:即通過粘貼、鑲嵌和挪移的方法,把一些舊的、殘破文物上的部件、皮殼,粘貼到新的文物上面,然後沾上土、上色,僅僅把真的那一部分露出來。還有「老料新工」 術:用古代的材料,通過新的工藝進行仿造,把破碎的文物磨碎,重新作樣、烘乾,這種作偽,有時人可看出來,機器卻檢測不出來。也有「老底接胎」法:有些瓷器的底部是真的,在上面接一個新的;有的在有年代的白色瓷器上,繪上五彩、粉彩,或者在瓷器的底部加款,民窯變成官窯,價格可以成倍提高;有的甚至把完整的瓷器砸碎,一般這些瓷器都是仿南宋五大民窯的器物,敲碎以後,塗上泥巴再出售,讓買主看不出真假,有些造假者還故意不把這些瓷器補全,來迷惑買主。

化學方法被廣泛運用於「作舊」,即用化學溶液對仿品進行浸泡,慢的3天,快的幾分鐘就能使器物變樣。有些化學溶液能使銅鏽從仿品中自然長出來,摳都摳不掉。經過浸泡的仿品,還需要同原墓中的墓土,一起埋到地下,再在其上種些有根系的植物,這就叫「養」,經過三到五年,植物的毛細管就長到了仿品上,這時再拿出來出售,很能亂真。

如果仿的是傳世之物,造假者則需要在手中把玩幾年,或者放到農村老百姓家中,接受自然的煙熏火燎,使其慢慢舊掉,這樣「養」了幾年之後,就和真品很接近了。歐陽先生說,自己經常遇到別人邀請他去鄉下,說是有傳世的寶貝,而實際上這些人就是製作贗品的賣家。

歐陽德康提醒,在古玩市場購買古玩時,千萬不要被帶到旅舍去,因為一到旅舍,賣主就會開始編故事,更有甚者,還會利用買主急迫的心理,帶買主去盜墓,而實際上這些墓是早就被盜過的,而買主在墓裡發現的東西,實際上是賣主故意埋好的。

中國歷朝歷代都有文物仿造,假東西多,作偽手段不段翻新、提高,不經磨難、難出「慧眼」。因此,歐陽德康認為,想要投資、收藏古玩,還是需購買一些自己把玩,把玩多了,時間一久,也能看出點門道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