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難頻仍:中國網民將矛頭指向黃菊

發表:2005-08-09 20:5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據蘋果日報報導,對於礦難頻仍,中國網民悲憤莫名,狠批當局人治重於制度,每年令數以千計的礦工蒙難。部分網民更罕有地挑戰中央領導,點名批評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帶頭推行人治,高呼在目前的中國,要的是制度,而不是批示。

廣東梅州礦難發生後,胡錦濤批示要全力救人,但民眾在搜狐網上留言:「要制度,我們不要指示或批示!」「這個事是不小,但真的還需要胡總批示嗎?」「國家可否立法明確規定相關部門和人員應對事故負刑事責任,而不僅僅是警告和通報批評等諸如此類!」網民曾質問總理溫家寶:「我們該怎麼辦?」

網民亦將矛頭指向中共第六號人物、副總理黃菊,以及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黃副總理(黃菊)是怎麼抓的安全生產?」、「安監局有甚麼用?除了向企業斂財以外,就是推卸責任!我認為國家花費這麼大的力氣成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純粹是浪費!」

東方日報的報導說,大興煤礦透水事故發生前,在附近的羅崗鎮福勝煤礦於七月十四日發生造成十六名礦工死亡的透水事故,事後廣東省有關部門已下令當地礦井全部停產整頓。

八日早在現場召開的會議上,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向黃槐鎮、興寧市有關領導提出嚴厲質疑,為甚麼在省政府已經下令停產整頓的情況下,仍有一百多人在井下?他們在幹什麼?地方政府主管部門之間究竟對此知不知情?在場的地方官無言以對。

有逃過一劫的礦工表示,意外發生時,礦井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隆巨響,地面不停地晃動,恍如世界末日。有礦工表示,礦場從未提供培訓,首日上班的礦工已要下礦井開採,懷疑今次意外是開採不當所致。警方八日已扣留礦場老闆協助調查。

三十歲的江西籍礦工小張,是今次礦難中少數能幸運逃過一劫的人。他說當日下午一時左右,午膳完畢,他與被困的一百零二名礦工正準備進入礦井繼續開採,但途中他突然「三急」,於是離隊到廁所方便。約十分鐘後,他獨自返回礦井,豈料行到礦井旁,突然井內傳來轟然巨響,震得他耳朵發痛,地面則恍如地震般不停晃動,他站立不穩跌倒在地。

張說,在礦井工作了半年,從未見過如此場面,心知不妙,立即拔足狂奔逃離礦場。不久後救援人員到場,才知道發生透水事故,之前與他一同進入礦井的一百零二名礦工被困礦井。由於擔心被困同事的安危,昨日他專誠返回礦場,等候他們的消息。

張說,礦工除本地人外,主要是來自湖南、江西的民工,但礦場並沒有為工人培訓,也沒有講解安全逃生方法,全部工人都是邊做邊學。以他自己為例,半年前從家鄉到礦場工作時,第一日甚麼也不懂就要下礦井開採,他是邊做邊向老礦工學習的。

張強調,黃槐鎮的煤礦目前全都是在地下水之下開採,為防止滲水他們需要在礦井內加設鞏固設施,他懷疑今次是鞏固設施出現問題。目前正值夏季煤炭需求高峰季節,他們每日都要工作十多小時,亦不排除開採不慎鑿穿防水層所致。有礦工則表示,肇事礦場以往曾多次發生滲水事故,但礦場否認。據悉,肇事煤礦的曾姓老闆昨日已主動向警方投案,警方已將他扣留協助調查。

另據報導,「我要我的丈夫,生不見人,死也要見到屍體。」聽者能不動容?礦場外這些說話不絕,因為被困礦工的數百名家屬八日都聚集在礦場外,焦急地等候生死未卜親人的消息,家屬們撕心裂肺的哭聲,撼動天地,聞者亦為之心酸。

石太七日接到丈夫被困礦井的噩耗後,與多名親友趕赴黃槐鎮瞭解情況。由於擔憂丈夫的安危,石太徹夜未眠,加上傷心過度,八日她終於不支暈倒,需要送院救治。躺在病床的石太,仍心系身困礦井下的丈夫,不停喃喃地哭訴,縱使生不見人,也要見到丈夫的屍體。

石元新是另一名被困礦井的礦工,陪同弟媳、侄子女到礦場等候消息的石兄表示,其弟育有八名年僅兩至十歲的子女,其中一名兒子更是天生殘障,家境非常貧困,為了生計,他迫於無奈走入礦井,冒生命危險賺錢養家。石忍淚的承認其弟凶多吉少,家中頓失支柱,一家人將來的生活更不知怎麼辦。

當局八日安排家屬在礦場附近一間小學內等候消息,還未進入小學,離遠就可聽到家屬的哭聲,而小學內更是人人愁雲慘霧,不少旁觀的村民亦禁不住為之落淚。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