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房地產「高燒」何時退

發表:2005-09-23 22:2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二季度的房價增速放緩,但美國房地產市場依舊十分火爆。今年二季度,美國平均房價同比上漲了13.4%,這是去除通貨膨脹因素後,26年來最大增幅。目前,美國房屋的平均價格約為家庭平均所得的3.1倍,處於歷史上的最高水平;1960年這個指標為2.6。擁有房屋的人數佔到69.4%,也處於歷史最高水平。

低利率助房地產熱潮

近幾年來美國房地產市場繁榮的根本原因在於2000底開始的低利率環境。就買房者而言,低利率環境直接使其貸款成本降低。借貸成本的降低使很多人開始買得起房子,買者增多,房價自然上漲。

而推動房價上漲的另外一個因素是銀行。過去利率很高的時候,銀行資金主要投向政府債券和企業貸款。在投資機會旺盛的時候,它們可以很方便的把錢貸出去以賺取利差。而在低利率低投資機會的情況下,它們需要尋找其他資金出口,房地產信貸便成為一種主要選擇。銀行樂於向房地產貸款,投資者又願借,市場繁榮,房價不可避免地迅速上行。

美國房貸市場甚至還推出了各種各樣的新模式,讓購房者可以幾乎不付首期,或者在一定年限只付利息不付本金。各種新模式的目的都是為了降低門檻,讓更多的人來銀行借錢買房。

美國媒體的文章認為,對於美國房地產來說,不管現在是否已經過熱,最令人擔心的是美國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美國住房投資已經上漲到佔GDP的6%,接近歷史最高點。

美林公司首席經濟師大衛.羅森伯格稱,今年上半年,美國房地產投資額已佔到GDP增長值的50%之多。自2001年開始,美國私人部門新增就業機會有一半以上都在房地產相關行業。此外,銀行對抵押貸款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

觀點有分歧

一部分經濟學家認為,美國房地產市場面臨崩盤,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也提出了警告。但也有人不同意這種觀點,美國財政部長約翰.斯諾9月20日就反駁說,他認為美國房地產市場不大可能崩潰。

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8月底表示,美國當前火熱的房地產市場最終將降溫,從而使一些人的家庭財產減少,進而給個人消費帶來影響。

格林斯潘當時在美聯儲研討會上發表講話時表示,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繁榮最終將不可避免地降溫。作為市場調整的一部分,住房交易將從目前的歷史最高水平下降,房價上漲速度會放慢甚至回落,利用住房市場生財的人的個人消費能力也將下降。他說,至於住房市場降溫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美國的消費,目前經濟界還存在分歧。

而斯諾在9月20日向美國信貸協會的管理人士講話時表示,有關美國全國範圍內房地產市場將面臨崩潰的預測是「不切實際的」。他認為,有關房地產市場存在泡沫的說法「純粹是用詞不當」,它歪曲了美國房地產市場整體健康的事實,錯誤描述了美國住宅房地產市場的特徵。斯諾指出,美國房地產市場已經略有放緩,這是早有預期的。他表示,房屋市場反映了特定地區的地區經濟狀況。因此像拉斯韋加斯等城市的房價出現大幅上漲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因為它反映了當地人口的激增。

對於這一問題,華爾街也有不同聲音。標普公司本週發表報告說,美國的房地產泡沫可能不會突然爆裂,而是慢慢「放氣縮小」,繼之以全國性的房價穩定下滑,而不是雪崩式的暴跌。

標普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韋斯說,「美國房市泡沫的結束方式將是漏氣,而不是爆裂。」他補充說,很難確切預測房市何時變得疲軟以及對整體經濟的影響如何。但他指出,美國全國房價必須下跌30%,同時新屋開建數字必須下跌50%,才能使全美經濟陷入輕微的衰退。

儘管如此,韋斯指出全美幾個地區房價的暴漲是難以持久的,不可能一直這麼漲下去。標普報告指出,美國房價猛漲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熱點地區,如加州、佛羅里達州和東北部地區。數字顯示,美國東西兩岸的房價/家庭所得比率,至少比正常水平高出30%。而加息行動可能影響到與房市密切相關的兩個領域:住宅營造商和不動產投資信託。

雷曼兄弟公司的報告則指出,美國住宅投資在GDP中佔的比重已經接近歷史高位;而且由於房價上漲引發投機並加重購房者負擔,所以按揭中不良貸款的數量已經提高了。

報告預測2006年房地產將出現萎縮,預期這將導致經濟增長減少一個百分點左右。更高的油價可能會加劇GDP的減少,從而迫使美聯儲從明年2月份的加息轉向2006年年底的減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