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隱隱於市

作者:廖鳳琳 發表:2005-10-25 18:4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陶淵明曾做飲酒詩二十首,其中深得後人喜愛的一首: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詩境呈現出物我交融,與萬化冥合的意趣,令人為之神往。其中前四句,寫出詩人的修養,好一個「心遠地自偏」!

不過陶淵明所謂的「結廬在人境」,這個「人境」,可能是在一個有村民聚居,有人群來往的市郊村莊,應該不至於太吵雜,因為南山在望,小園東籬之下,還可捕捉到夕陽余暉、山嵐四起、倦鳥迎著落日歸巢的自然美景,那麼他對車馬的喧鬧聲無動於衷,能採菊賞景,怡然自得,看來好像不是太困難的事。

陶淵明仍然強調「心遠地自偏」的主控性,既有車馬往來的紛擾,自然少不了人情的酬酢應對,恐怕最難是難在這裡,在人情的往來中,要能避去虛與委蛇的繁文縟節,不受牽引,不被干擾,始終保持一份簡單寧靜、恬適率真的心境,直接與天地萬物交相應和,獨自樂在其中,還是需要有相當的定力,陶淵明畢竟還是逃離了官場,歸隱田園去了,未能做到「大隱隱於市」的境界。但心靈短暫的抽離,已讓他體驗到那種返本歸真的自在,實非言語所能形容。

相較於陶淵明,今天紅塵滾滾、市聲鼎沸的「人境」,喧囂複雜的程度恐怕遠遠超過古代,但隱身於各個角落裡默默修煉的人,可能為數不少。他們身在世間道場中,心卻遠在塵俗外,面對詭譎多變的世態,翻雲覆雨的人情,能夠八風吹不動,這種」心靈的超越」,才是真正的「大隱」高人啊!避走山林,眼不見為淨的,只能說是「小隱」,而非真正的超然於物外。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