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最後的歲月

發表:2007-04-23 04:3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斯•巴頓是一位舉世聞名的美國傳奇將軍。巴頓與在戰爭中英勇犧牲的蘇聯名將瓦杜丁不同,他是在戰爭勝利結束後的一次車禍中受重傷不治而逝世的。他未曾聽到凱旋時的歡呼,未能接受少女的鮮花。而這一切正在美國等著他,命運卻讓他與之擦肩而過。

作為美國的四星上將,他本可以享受到優裕的退休生活,從而對戎馬一生的勞頓辛苦做一個補償,可他竟在這一刻到來之時撒手而去。然而,九泉之下的巴頓卻笑著說,為我悲者,不知我也!

1944年8月,盟軍雖已在諾曼底成功登陸兩個月,但被德軍阻止在諾曼底的「灌木籬牆」地區而動彈不得。此時,巴頓帶領其第3集團軍一舉突破了死氣沉沉的膠著狀態,揮師圍困了布勒斯特,並佔領了盧瓦河上的勒芒市,打破了別人未能打破的「灌木籬牆」。這時候,立了頭功的巴頓說了我們一直作為「好戰份子」自供狀的一段著名的話:「與戰爭相比,人類的一切奮鬥都相形見絀!上帝啊!我是多麼熱愛戰爭!」

如果撇開巴頓其人來單純琢磨這幾句話,我們當然有充足的理由給他戴上「好戰份子」的帽子。但是,如果仔細分析一下他的性格他的為人以及歷史上許多名將的結局,再仔細品味他的另一句著名的話——「一個職業軍人的適當歸宿是在最後一戰被最後一顆子彈擊中而乾淨利索地死去。」那麼,我們對他「好戰」的言論就會有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感覺,一種十分辛酸的感覺,一種讀《淮陰侯列傳》時的感覺,一種與聽韓信說「狡兔死,良狗亨」(註:亨同「烹」)一樣的感覺。

簡單地說,離開戰爭,像巴頓這樣的名將簡直無法生存,或者說社會環境不允許他生存,當然這裡所指的是精神生活而非物質生活。這絕非危言聳聽。首先,他的上司將不能容忍他的存在。在戰爭中,儘管他屢屢與上司意見相左甚至發生頂撞,但只要對戰爭有利,上司們也能從大局出發來原諒他、容忍他,因為他在戰場上的勝利同時也是他上司的勝利。

比如在突破萊茵河之役,他為了加速進攻步伐,竟不惜一切代價不擇手段地搞油料。他授意其下級冒充兄弟部隊去友鄰冒領油料,甚至採取偷竊、搶劫的手段把友鄰的油料搞到自己手裡。作為集團軍司令,他竟自己開著只剩最後一點汽油的吉普車,到上司那裡強行加滿油箱。他的這些越軌行為無疑使他的上司大為光火,但是他用這些非常手段得來的油料打了一個大勝仗,一舉率先突破了德軍的萊茵河防線,從而為美國陸軍爭了光,使那位從骨子裡瞧不起美軍的英國名將蒙哥馬利不得不對美軍刮目相看。因此,他偷搶油料的行為與他的勝利相比,顯然成了不值一提的「小節」,上司連高興都高興不過來,哪還會計較這些小事呢?然而,當戰爭結束後,他的這些「小節」便會赫然成為「大節」。上司豈能容忍這個無法無天的下級?!

其次,領導軍事家的政治家將無法容忍他。戰爭當中,巴頓儘管曾在摩洛哥與法國維希政權(投降德國的政權)的人打得火熱,但政治家們仍然原諒了他,因為戰爭離不開這員虎將。但是,當戰爭結束之時,政治家們就絕不能容忍他有任何與政治利益相悖的行為。

比如在盟軍完全佔領德國之後,巴頓參加了盟軍的閱兵式,蘇軍將領出於對這位美國名將的欽佩,派聯絡軍官和一名翻譯來邀請他去飲酒。巴頓居然憤怒地吼道:「告訴那個俄國狗崽子,根據他們在這裡的表現,我把他們當成敵人,我寧願砍掉自己的腦袋,也不同我的敵人去喝酒。」他的話嚇壞了翻譯,而他卻命令翻譯一字一句地翻譯過去。這就幾乎釀成了一次非常不愉快的外交事件,因為當時美蘇均為同盟國的主力,為了消滅法西斯,羅斯福、斯大林、丘吉爾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結成了同盟,你巴頓隨便耍性子,豈不影響政治上的利益?!再次,社會輿論、議會將不會容忍他。誰都知道,巴頓常常張口閉口「他媽的」。他曾因打罵兩名士兵而差點受到軍法審判,只是因為戰爭需要和上司艾森豪威爾的庇護,才免遭議會那幫無事生非、小題大做者們的追究。但是當戰爭結束之後,議會只需用一個小小的藉口即可將他打倒在地。他的上司也用不著為庇護他而遭議會的非議了。

事實正是如此。在二戰的善後工作遠未結束的時候,他的上司艾森豪威爾就不得不扔掉他這隻「酸果」了。一貫喜歡直來直去的巴頓「禍從口出」,落入了機智的新聞記者們的圈套。在巴頓以第3集團軍司令兼駐巴伐利亞軍事長官(相當於軍管會主任)的身份舉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他對盟軍的非納粹化計畫提出了非議:「如果軍管政府僱用更多的前納粹黨員參加管理工作和作為熟練工人,那麼軍管政府會取得更好的效益。」這些言論嚴重地損害了盟軍的政治形象和美國的政治利益。事實上,他已任用了至少20名納粹黨員在政府中擔任要職。以追求轟動效果為己任的記者趁機問道:「將軍,大多數普通的德國人參迦納粹黨,難道不就是和美國人參加共和黨與民主黨的情形差不多嗎?」激動的巴頓不知這是圈套,竟然乖乖地鑽了進去,信口答道:「是的,差不多。」於是,美國及全球許多報紙上出現了一個赫然的大字標題:「一位美國將軍說,納粹黨人就像共和黨人與民主黨人一樣。」

巴頓把禍闖大了!當時美國執政的是民主黨,你說它與納粹一樣,豈能容你?!兩黨制乃美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你說兩黨與納粹一樣,豈能容你?他的上司艾森豪威爾雖然表面裝得對政治一無所求,但暗中卻在為實現其政治抱負而努力,豈能容忍這個給他添亂的下級?不過,工於心計的艾森豪威爾還是先給了巴頓一個台階讓他下,而沒有馬上解他的職。他讓巴頓公開收回他的上述信口開河的話。巴頓照辦了,但他又畫蛇添足地說了許多為自己辯解的話他的辯解終於讓艾森豪威爾忍無可忍,在社會輿論和各種政治力量的壓力下,最終採取了果斷措施,免去巴頓第3集團軍司令和駐巴伐利亞軍事長官之職,而任命其為有名無實的第15集團軍司令。這是一個空架子的集團軍和空頭司令,他的任務只是帶一些參謀和文職人員整理二戰歐洲部分的軍事史而已。

在離開生死與共、橫掃歐洲的第3集團軍時,身經百戰、出生入死不眨眼的巴頓淚水漣漣,哽咽得說不出話,好不容易讀完了他那十分簡短的告別演說。巴頓自此從精神上毀滅了。他心中憤憤不平,表面上卻玩世不恭。他用打獵之類的消遣來麻醉自己,以撫平心頭的傷痕。就在1945年底,在曼海姆附近,他的轎車與一輛軍用卡車相撞。他受了重傷,頸部折斷,頸以下全部癱瘓,同年12月21日,他在海德堡的一所醫院裡溘然逝去。巴頓死得非常平靜,似乎並未感到有多少痛苦,或者說他並不把肉體上的痛苦當做痛苦。就在他生命的最後3天,他仍然不時地與護理他的女護士開玩笑,風趣幽默的語言不時逗得小護士們哈哈大笑。他似乎是要以微笑來面對死亡,似乎是在盼望著這一刻的到來。

是的,他曾不止一次地說過:「一個職業軍人的適當歸宿是在最後一戰中被最後一顆子彈擊中而乾淨利索地死去。」本來他的這一願望是可以實現的,只是因為僥倖,才使他死裡逃生。在戰爭結束之際,他乘坐的飛機曾遭到攻擊,一位沒有經驗的英國飛行員駕駛的戰鬥機誤將他當做了敵人。此人的沒經驗險些送了他的命;而幸虧此人沒經驗,他才撿回一條命。還有一次,他乘坐的吉普車與一輛牛車相撞,牛車上的一根長桿撞傷了他的頭部。自戰爭結束後他已經預約了死亡,強烈地感到在和平時期無所事事,還不如死了更愉快、更可取。

他曾不止一次地對孩子們講,他再也見不到他們了。當孩子們制止他說這類喪氣話時,他說:「真的,有人已經向我透露了。」現在,當他盼望的時刻就要到來時,就像他制訂的一項作戰計畫就要實現一樣,他當然只有嫌遲而不會怨憤,只有「幸福」而沒有痛苦了巴頓雖被解除了第3集團軍司令之職,但他的遺體仍與第3集團軍的6000名陣亡者葬在一起。他能與自己的部下永遠呆在一起,也是一種莫大的幸福。他未能像某些安葬在華盛頓國家公墓的將軍那樣顯赫、排場,而是埋在了異國他鄉,但他比那些人顯然要幸福得多他永遠不會感到孤獨,因為有6000名部下做伴;他再也不用對付那些來自各方面的明槍暗箭,免遭其不願承受的羞辱,而終於可以安靜了。

巴頓逝世後,有人為之惋惜,也有人為之高興,但理解他的人認為他死得其所。《紐約時報》的一篇社論寫道:「他不是一位和平人物。也許他寧願在他所熱愛的部下都在忠誠地跟隨著他的時刻死去。他的祖國會以同樣的忠誠懷念他。」他那近乎「無字碑」的碑文上僅有兩行必不可少的字——「喬•S•巴頓/第3集團軍上將,軍號02605」——雖然沒有歌功頌德的碑文,但二戰的歷史已為他寫好了墓誌銘。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