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手機「失智症」嗎?專家發出警告:快來自查!
失智症(Dementia)是一種疾病,是一種症候群,因為它的症狀不是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有語言能力等等;近年來,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許多人竟然出現了「智慧型手機失智症」。
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無法脫離的必備品,通訊聯絡、工作、休閒娛樂、或是在社交媒體瀏覽劃不完的貼文或影片。日本醫學專家提醒,一旦長時間隨意或漫無目的使用,使大腦疲勞、有可能出現「手機失智症」,並列出10項觀察指標。
「失智症」和「智慧型手機失智症」的區別
「失智症」是指無法將訊息輸入大腦,大腦海馬體的部分開始退化,使其無法接收訊息,這意味著將無法記得。
「智慧型手機失智症」是指漫無目的地盯著智慧型手機,訊息不斷湧入大腦。大量的資訊使大腦疲憊不堪,開始無法記起這些資訊,進而讓反應變慢,做事效率下降。
那要如何驗證呢?專家提出一項簡單指標,能否立刻想起「前天晚餐吃了甚麽」?如果無法立即記起來,那麼你可能因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而出現的「智慧型手機痴呆症」。
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而出現的「手機痴呆症」。
手機失智症危險度?檢查11個項目
日本腦神經外科權威、奧村記憶診所理事長奧村步整理出「手機失智症危險度檢查表」,並列出11個項目。
1.當我沒有帶智慧型手機時會感到焦慮
2.上廁所或洗澡也要帶著智慧型手機
3.沒手機睡不著
4.時常感覺聽到手機震動或通知聲
5.常常叫不出人名、物名
6.想不到適合的回話或很難回應別人
7.工作或做家事的效率下降
8.顧慮的事太多,例如工作、家事、照顧孩子
9.感到焦慮
10.睡眠不足
11.答非所問
隨意觀看手機會讓大腦變成「數據垃圾場」。(以上圖片皆來源:視頻截圖)
如何擺脫手機誘惑?專家建議這樣做
日本腦神經內科醫師內野勝行指出,智慧型手機並不邪惡;如果你主動自己收集訊息,它們就會成為有用的工具,但如果只是隨意地觀看,沒有想任何事。這會導致大腦變成「數據垃圾場」,這種情況被稱為「智慧型手機痴呆症」。因此,只要你以明確的自主意識使用它就沒問題。
他提到,「智慧型手機痴呆症」最需要注意的是大腦的前額葉,這一區塊負責控制行為以及執行能力,如果執行簡單的任務都變得混亂,可能是一個警訊。
內野勝行建議,暫時不看智慧型手機,在道路上散步;去露營或三溫暖,進行數位排毒;小睡一會兒,恢復腦部疲勞。但不宜睡太久,時間可控制在40至50分鐘。
責任編輯:笙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