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如何修煉成「臥龍」的

發表:2007-09-13 11:4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東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在魯南陽都縣(治今山東沂南南)一個家學傳承的官宦之家,一個男嬰呱呱墜地了。這就是後來被稱為臥龍的諸葛亮。史書對諸葛亮降生的記載非常平淡。沒有靄靄祥雲,沒有雷鳴電閃,沒有紫氣升騰,沒有赤光照室,世上除了多一個生命之外,似乎什麼也沒有發生。在古代文獻記載中,只有真龍天子的降生才伴有一系列祥瑞之像。諸葛亮不是真龍天子,「臥龍」,不過是後來人們送他的一個雅號。然而對於這個家庭來說,諸葛亮的降生卻是一件大事。

諸葛亮的父親名叫諸葛珪,在泰山郡任郡丞。據說,他們的祖上原先並不住在陽都縣,而是住在諸縣(治今山東諸城西南)。他們的祖先是秦末農民起義首領陳勝手下的將領葛嬰,後來被陳勝殺害。漢文帝時,為了追錄葛嬰反秦之功,便將他的孫子封為諸縣侯。從此,葛嬰的後代便世代居住於此,並把地名和姓氏合在一起,以諸葛為姓。

諸葛氏是齊魯地區的顯赫大族,在西漢時曾出過大名鼎鼎的司隸校尉諸葛豐。到東漢初期,這支諸葛家族才從諸縣遷到陽都,到了諸葛珪這一輩,已經在陽都定居近一個世紀了。

諸葛珪所生活的年代,正是東漢政治日益腐敗、黑暗的時期。他給大兒子取名諸葛瑾,希望他像美玉一樣潔白,也希望朝廷政治能像玉一樣潔淨。如今,繼一男二女之後,諸葛亮又來到這個世上。諸葛亮的名字也是諸葛珪起的,意在讓這個孩子發揚家族光明正直的家風,也希望黑暗的朝政變得光明起來。

諸葛珪也知道,自己的希望一半可行,另一半卻可能會落空。諸葛珪相信有自己嚴格的教育,有世代家風的熏陶,孩子們的成長不會使自己失望。但是,對於朝廷政治他就不敢說了,諸葛瑾的名字已經叫了七年了,朝政並沒變得像玉一樣潔淨,現在,黑暗的朝政能變得清明嗎?望著諸葛亮襁褓中那甜甜的笑臉,諸葛珪心中不禁感慨道:這個孩子生不逢時啊!

其實,豈止是諸葛亮生不逢時,諸葛珪也生活在東漢政治最糟糕的時期。從諸葛珪記事時起,他就常聽大人講宮中宦官和外戚輪流秉政的故事。

自從漢章帝劉炟(76—88年在位)以後,東漢朝中繼位的皇帝都很幼小:和帝(89—105年在位)十歲繼位,殤帝(106年在位)「誕育百餘日」繼位,安帝(107—125年在位)十三歲繼位,順帝(126—144年在位)十一歲繼位,沖帝(145年在位)兩歲繼位,質帝(146年在位) 8歲繼位,桓帝(147—167年在位)十五歲繼位。「襁褓皇帝」和「童年天子」雖然有最高首腦的名分和地位,但卻

不可能有成熟的政治統治經驗,因而不可能真正獨立行使最高首腦的權力。真正的權力由皇帝的母后及娘舅家族掌握。這就出現了外戚秉政的現象。

然而,當小皇帝一天天長大以後,他們就希望從外戚的控制下擺脫出來,於是他們就依靠宮中與外戚不同的另一群人:他們雖出身卑微,卻有著長期生長在宮禁中的經歷;他們雖沒有聲望,卻有著皇帝貼身的「殊榮」;他們雖沒有社會地位,卻在宮中有著盤根錯節的勢力和難以計數的耳目;他們雖沒有官位,卻有專擅朝政的權力。這批人就是宦官,成長起來的皇帝就是靠著他們的力量把外戚扳倒

諸葛珪所生活的時代,正趕上新一輪外戚反對宦官的鬥爭。這次鬥爭的一個新特點,就是有士大夫集團的參加。

早在桓帝時期,郭泰、賈彪便被太學中萬餘名學生推為領袖,他們和李膺、陳蕃、王暢等互相讚譽褒揚,以致太學中盛傳:「天下模楷李元禮(李膺),不畏強禦陳仲舉(陳蕃),天下俊秀王叔茂(王暢)。」當時被這種方式讚譽的除了李膺、陳蕃、王暢外,還有範滂、岑晊等人。他們痛恨宦官專擅朝政,以誅除宦官澄清政治為己任,因此也遭到宦官的報復。宦官們找了個藉口,把士大夫集團的領袖人物誣為「黨人」,將他們罷官、逮捕、通緝,製造了第一次「黨錮之禍」。

諸葛亮的叔叔諸葛玄更是灑脫,他乾脆斷絕仕宦的念頭,什麼官也不做,卻仍和被朝廷通緝的黨人領袖劉表等人秘密往來。

儘管諸葛珪認為孩子們生不逢時,政治前途渺茫,但作為家學的傳承者,他並未放鬆對孩子們的教育。他教孩子們學習《詩經》、《尚書》等儒家經典及《管子》、《商君書》、《六韜》等諸子學說,更以自己的正直品格影響著孩子們。

比起同時代人,諸葛亮是個不幸中的幸運兒。

諸葛亮出生在具有豐厚文化土壤的齊魯大地。

這裡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早在西周初期,太公及其後代便在齊地實施「仁政」,周公的後代在魯地實施「禮教」,從而為完整的儒家理論體系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儒學先聖孔子、孟子在這裡產生並不是偶然的。

這裡有博大精深的齊魯文化。墨家、兵家、法家、名家、陰陽家、道家諸家學說曾在這裡與儒家競相爭輝,產生過墨翟、孫武、慎到、田巴、鄒衍、尹文等代表人物。

這裡有推崇學術的優秀傳統。許多大家族世代傳承家學,累世通經、累世為官的不止一家。

這裡有注重教育的優良風氣。私學與官學並駕齊驅,孔子的私人辦學和齊國的稷下之學是這兩類教育形式的典型代表。

這裡深厚的文化土壤為諸葛亮的成長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諸葛亮日後對儒法思想的融匯貫通,對傳統政治軍事思想的發展創新,都與齊魯文化的熏陶有關。

諸葛亮出生在一個具有優秀家風的家族。

這是一個嫉惡如仇、正氣凜然的家族。諸葛亮的祖先諸葛豐,不畏強暴,懲治外戚許章的事跡被史家記入史冊,諸葛亮每讀《漢書》,都能從祖先那裡感受到剛正不阿、嫉惡如仇的骨氣。諸葛亮的父親、叔叔同情黨人,不與宦官為伍的充滿正氣的行為,更是深深地影響了諸葛亮。叔叔諸葛玄,給他講了許多黨人的事跡。如黨人領袖陳蕃,十五歲時曾獨居一室。他父親的朋友一次來到他家,見院內屋裡髒亂不堪,便問:「你為什麼不將屋子打掃乾淨來迎接客人呢?」陳蕃回答說:「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再比如,黨人領袖李膺任司隸校尉時,宦官張讓的弟弟張朔任野王(治今河南沁陽)縣令。他在任貪殘無道,甚至無故殺害孕婦。當他聽說李膺準備懲治他時,便藏進張讓家中。李膺知道後,便率領將吏將張朔從張讓家中搜出,審訊後立即正法。這件事以後,「諸黃門常侍皆鞠躬屏氣,休沐不敢復出宮省」。又比如,黨錮事件發生後,朝廷下令逮捕黨人。黨人領袖範滂聽說縣中正在為拘捕自己而為難時,便到縣衙投案。縣令郭揖表示寧可棄官不作,也要放範滂逃生。範滂卻說:「滂死則禍塞,何敢以罪累君。」他從容地訣別家人,然後慷慨就死。黨人這些憂國憂時、心懷濟世、嫉惡如仇、不畏強暴、舍生殉道、敢做敢當的品質,深深地震撼著諸葛亮那幼小的心靈。他從叔叔那裡明白了一個道理,那些污蔑別人鉤黨不軌的人正是禍國殃民的國賊,而那些身背圖謀大逆罪名的黨人卻是國家的忠良之臣。任何事情都不要聽別人怎麼說,而是要看他們怎麼做。

這是一個看重知識學問、講求博學廣聞的家族。諸葛家族累世經學,從諸葛亮的父親、叔叔與漢末名士劉表、朝中公卿袁氏的密切關係中可以看出,他們都是名士之流。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自幼刻苦好學,年紀不大時便到京師遊學,學習《詩經》、《尚書》、《左傳》等儒家經典。在這種家庭環境中,諸葛亮也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大約在諸葛亮六歲的時候,他的母親章氏因病去世了。章氏是個知書達理、聰明賢惠的母親,她不但支持長子諸葛瑾到京師洛陽去遊學深造,學習儒家經典,還教諸葛亮認字,對他進行啟蒙教育。母親的去世,使諸葛亮感到失去了一位世界上最親愛最慈祥的啟蒙老師。哥哥諸葛瑾也中斷了遊學生涯回鄉為母親守孝。失去母愛是不幸的,但諸葛亮感到比自己更不幸的是弟弟諸葛均。他那幼小的年紀,正是需要母親愛撫的時候啊!諸葛亮頓時覺得自己長大了許多,他覺得應該以自己的兄長之愛,去減輕弟弟失去母愛的苦痛。不久以後,為了照顧家庭,撫育孤弱,諸葛珪又續弦娶妻,把孩子們的繼母領進了家門。

新來的繼母很愛孩子,諸葛亮兄弟們對繼母也很尊敬。母親的去世,雖使諸葛亮失去了啟蒙老師,但諸葛瑾的還鄉,又使諸葛亮有了可以請教學問的兄長。孝敬、友悌、切磋、求知,一個經過震盪的家庭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與和諧。

然而,好景不長。

諸葛亮八歲那年,父親諸葛珪又因病去世。清人張澍引《諸葛氏譜》說:「玄死時,瑾年十三,亮年八歲。」此說錯誤頗多,疑為「珪死時,瑾年十五,亮年八歲」。封建時代,父親是一家之長,家中的頂樑柱。頂樑柱的崩折,給這個家帶來了很大的變化。長子諸葛瑾已經十五歲,承擔起奉養繼母的義務,八歲的諸葛亮、年幼的弟弟諸葛均以及尚未出嫁的兩個姐姐全部由叔父諸葛玄撫養。
家庭的變化是巨大的,而社會的變化更是驚人。

早在諸葛亮四歲的時候,全國就爆發了黃巾起義,雖然黃巾軍主力很快遭到鎮壓,但黃巾軍余部堅持鬥爭二十餘年,給東漢朝廷以沈重打擊。

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為了擴大自己的力量,東漢朝廷解除了黨錮。黨錮的解除,給了士大夫集團在政治上發展的機會,他們關心政治、匡時濟世、舍生殉道的精神對社會產生了很大影響。
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漢靈帝為了加強地方政權的力量,平定各地區的反抗,採納了太常劉焉的建議,設立州一級的行政長官州牧,一改郡縣兩級的行政體制。出任州牧者,多為朝廷重臣,掌握州中財、政、軍大權,「州任之重,自此而始」。

東漢朝廷本想通過鎮壓黃巾起義,以加強中央的統治,但當黃巾起義的風暴過後,統治者驚奇地發現,欲恢復原來的秩序已根本不可能了。各地方豪強勢力擁兵自重,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武裝軍閥集團。在中央朝廷,士大夫集團的勢力不斷壯大,成為地方豪強在中央的政治代表。中平六年(189)四月,漢靈帝死,少帝即位。在此期間,外戚何進企圖在士大夫集團的支持下除掉宦官,結果反被宦官所殺。士大夫集團中的實力派袁紹又將宦官斬盡殺絕。隨後地方軍閥董卓進入京城,掌握朝政。關東的實力派又以討伐國賊董卓的名義擴展自己勢力。至漢獻帝(189—220年在位)初年,全國各地先後形成了幾個大的武裝割據集團:

公孫度佔據了遼東(今遼寧西部)。
公孫瓚佔據了幽州(今河北北部)。
袁紹佔據了冀、青、並三州(今河北中南部、山東東北部和山西)。
袁術佔據了江淮地區。
曹操佔據了兗州(今山東西南、河南中東部)。
劉表佔據了荊州(今湖北、湖南)。
陶謙佔據了徐州(今山東東南及江蘇北部)。
孫策佔據了江東地區(今長江下游以南地區)。
劉璋佔據了益州(今四川及貴州、雲南、甘肅部分地區)。
張魯佔據了漢中(今陝西南部)。
馬騰、韓遂佔據了關隴地區(今陝西西部、甘肅、寧夏及青海北部)。

以上的格局表明,由中央朝廷統一號令全國的大一統局面已經不復存在。這是一個中央集權土崩瓦解的時期,一個地方實力派爭奪地盤的時期,一個分裂割據的時期,一個只能謀求局部統一,然後再進一步實現全國統一的時期。生活在這樣一個動盪的時期,諸葛亮是不幸的。

但從另一角度看,諸葛亮又是幸運的。因為這又是一個政治舞颱風雲際會的時代,一個為實現國家統一、人民生活安定,從而出現的龍爭虎鬥各顯英雄本色的時代,一個呼喚英雄、需要英才的時代。如果說,諸葛亮家鄉豐厚的文化土壤是他成長的地利,家庭的良好教育和影響是人和,那麼這個時代就是他成長的天時。天時、地利、人和,終於使諸葛亮成為三國時期人才群星中最燦爛、最耀眼的一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