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保健

發表:2007-10-10 20:5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立秋之後,天氣漸涼,氣候乾燥。人在經過夏季之後,各組織均感水分不足,此時如受風寒,易引起頭痛、流淚、咽乾、鼻塞、咳嗽、胃疼、腹瀉等多種病症,故金秋需慎保健。
飲食調養,「清潤」為上。秋季易傷津液,要適當多飲些開水,多吃些具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如蘿蔔、西紅柿、豆腐、銀耳、梨、柿子、香蕉等。暮秋時節,人們的精氣開始封藏,進食滋補食品易被肌體消化、吸收和藏納,有利於改善臟器的功能,增強人的體質。這時可適當多吃些雞、鴨、牛肉、豬肝、魚以及蓮子、大棗之類的食品。
勤習吐納,防燥保健。中醫素有「腎液為唾」之說,認為唾液的盈虧與腎的盛衰息息相關。因此,應經常做漱泉術,即每日清晨洗漱完畢,於靜室內閉目靜坐片刻,先叩齒36下,然後用舌在口中攪動,待口中唾液滿,漱練數遍,分三次嚥下,並用意念送至丹田,再緩緩將氣從口中呼出,呼氣時口唇微張,但不要出聲,如此反覆36次,,對預防秋燥大有裨益。
加強鍛練,適當「秋凍」。民諺云:「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秋天的氣溫變化較大,早晚溫差懸殊,體質較好的人衣著以輕裝薄素為宜,不可驟增厚衣,應適當受些寒涼,以逐步增強機體的抗寒能力。抵抗力較弱的人,宜逐漸增衣,切不可驟增驟減,以防寒氣侵襲,誘發新病。另外,還應根據個人的愛好和興趣,選擇適宜的鍛練項目,提高肺的功能和機體的耐受能力,以抵禦秋燥肅殺之氣。
秋季養生肺為先
秋季氣候多變,乍寒乍熱,晝夜溫差大。中醫認為「秋氣通於肺」,「肺乃氣之海」「氣乃人之根」。這一理論提示人們,秋季養生保健必須順應時令的變遷,注意保養肺氣,避免發生呼吸系統疾患。
起居順時
秋季氣溫由熱轉涼,且晝熱晚涼,應做到中醫理論所說「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睡以避晚涼,早起以從清爽,吸納新鮮空氣。要敞門開窗,使室內空氣流通。還應適度「秋凍」,不要急於多添衣服,注重耐寒鍛練,以增強機體對天氣變化的適應能力。
飲食潤燥
秋季氣候的特點是乾燥,燥是秋令主氣。中醫認為肺是嬌髒,喜潤惡燥,然而燥邪最易犯肺,傷津耗液,使人發生鼻乾嚥燥、聲啞乾咳、大便乾結等所謂的「秋燥症」。因此,為防燥邪為患,秋季宜多吃生津增液的食物,如芝麻、梨、藕、香蕉、蘋果、銀耳、百合、柿子、橄欖以及鴨肉、豬肺、龜、鱉、蜂蜜、蔬菜等以潤燥養肺,凡辛熱麻辣、煎烤熏炸等食物,宜少吃或不吃。
摩鼻健身
中醫理論認為「肺開竅於鼻」。不少人鼻黏膜對冷空氣過敏,秋風一吹,便不斷傷風感冒,打噴嚏,流清涕、咽痛、咳嗽。這類患者應從初秋起就開始做預防工作,每天堅持用冷水洗臉、洗鼻,然後按摩鼻部,做法是將兩拇指外側相互搓熱,沿鼻兩側(重點是鼻孔兩旁的「迎香」穴)上下按摩30次,每天1∼2遍,以增強耐寒能力。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