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滋味(圖)

發表:2007-11-23 15: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這是南宋.蔣捷所寫〈虞美人〉,此詞從"聽雨"這一獨特視角,表現了少年、壯年、晚年三個人生階段的不同境遇,而這用來表現不同年紀、不同環境下的讀書滋味,也頗能相激。

有一個學生,大一時讀《燕山夜話》,大失所望。大二再讀,忽然發現了鄧拓的"一絲自我"。一日和畢業學生聊天,他說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淮南煤礦一個學校教外語,閑暇好讀書。有一年冬天,天下著大雪,當時他借住鄉親的院落裡,目睹瑞雪飄飄,耳聞雞犬之聲,手執《世說新語》。他說:"那種讀書的滋味美妙極了。"

讀高中時,我在化學課上看《封神榜》。正讀得有滋有味,此書被老師"沒收"了。上大學後,找來《封神榜》,可惜味同嚼蠟。上大學時,講古典文學的老師把《儒林外史》誇得天花亂墜。當時我二十出頭,找來《儒林外史》一看,並未體會到老師說的那種美妙感受。轉眼我已四十出頭。去年寒假再讀,天哪,味道好極了!正所謂銅山西崩,靈鐘東應。或許在中學教書已有十多年之故,這次再見到王冕、杜少卿、莊紹光、楊執中、匡超人、馬二先生、牛布衣、王玉輝這些"先生們"時,真是親切異常。

聽說一位高中老師退休後,"科頭箕居長松下",每天找個公園僻靜處大聲誦讀陶淵明的〈歸去來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無獨有偶。《世說新語》"文學第四"記載了東晉名士殷浩被解官時,也奮力讀佛經:"殷中軍被廢東陽,始看佛經。""殷中軍被廢,徙東陽,大讀佛經,皆精解。"

說到陶淵明,曾讀陶集,對〈九日閑居〉這首詩大感興趣。尤其對"露淒喧風息,氣澈天象明"有好感。或問,"妙在何處?"借陶詩答曰:"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来源:人間福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