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雪災後媒體一片歡呼:哪來這麼多「勝利」?

發表:2008-02-19 12:3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南方雪災後媒體一片歡呼,紛紛慶賀軍民官員們抗擊雪災所取得的全面勝利。奧運會召開在即,以如此心態渲染所謂勝利,真讓人大惑不解。

勝利是相對失敗而言,一方能取得勝利,必然有另一方失敗。我們的對手是誰?我們給對方造成了多大損失?對方是如何向我們認輸的?沒有這些基本要件,如何確定我們已經取得了勝利?

平心而論,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只是不足挂齒的侏儒。在大自然製造的諸多現象面前,我們所能做的頂多是預防和減少一些損失,奢談取得勝利無異於痴人說夢。

回想起來,這種動不動就歡呼勝利的情景,確實頗具中國特色。

由於專制制度閹割了道德(沒有平等就沒有道德可言),急功近利便成為行為準則。國人從骨子裡崇尚"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勝與敗(而不是法與德)成為衡量功過得失的唯一標準。雖然大家都知道 "一將成名萬骨枯",極少數人的勝利背後乃是天下人的苦難。但當局者有自己的邏輯,"勝利者是不受指責的"(斯大林語)。因此一些人為了贏得勝利無法無天,只求目的,不擇手段。

作為鬥爭哲學集大成者,毛澤東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經典名言: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他穩操勝券,游刃有餘的戰勝了幾乎所有政治對手,自然是樂在其中,可是那些冤死者和無辜株連者的感受不知他老人家是否在意。不過直到今天,以成敗論英雄的一些人對他還是十分崇拜,世界拳王泰森甚至視毛澤東為偶像,把他的頭像剌到了自己臂膀上。

在毛澤東時代,勝利口號出現的頻率之高,恐怕空前絕後。毛澤東作為個人的確勝利了,但誰是失敗者呢?難道僅僅是他的幾個政治對手嗎?難道只是冤假錯案受害者嗎?我想,真正失敗的是政體、憲法,乃至整個中華民族。

。。。。。。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血雨腥風的政治運動告一段落,根深蒂固的鬥爭思想文化依然佔據著不小的市場份額,動不動就以勝利者自居便是其中一例。

----無論開什麼會,首先定性為勝利召開,會議結束了也是勝利閉幕;

----天旱了,動員抗旱成了奪取抗旱鬥爭的偉大勝利;

----發生事故了,搶救事故成了譜寫勝利的凱歌;

----體育比賽取得了獎牌,成了振奮民族精神的偉大勝利。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草民的阿Q精神勝利法是出於無奈,官方動不動也扮出阿Q像則顯得不倫不類。佔據著媒體一天到晚拿莫須有的勝利說事,更是讓大家嗤之以鼻。官方拿著納稅人的錢,干好了理所應當,干不好就該受罰,老百姓不需要你們製造什麼勝利,只要你們干好本職工作就謝天謝地了。事實上,但凡官方宣稱取得了勝利,往往需要老百姓付出更大代價,這樣的教訓我們已經領教的太多了。

有道是夫妻之爭無勝者。這條原理對於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每個成員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國人之間斗來斗去的結果很簡單,那就是洪洞縣裡無好人。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矯枉過正,今天的勝利者成了明天的失敗者,這樣的教訓難道還少嗎?

中國人彼此之間不需要通過暴力手段或陰謀詭計爭出勝負,也許這就是黨中央構建和諧社會的依據。中國社會需要的是憲法、法律框架內的健康和諧,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建立確保政治家們只能循規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制度,建立競爭、妥協、諒解、監督的多黨合作體制。

文明社會的標誌是大家都成為贏家----讓所有社會成員受益,不能把一些人的勝利喜悅,建築在其他人的失敗痛苦之上。

構建健康和諧社會的政治目標,雖然深受國人歡迎。但是要從思想深處剔除鬥爭哲學糟粕,樹立高尚的道德境界,還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奧運會召開在即,引導國人敬重對手,而不是敵視對手;做到道德優先而不是得失優先;保持重規則輕勝負心態,才是泱泱大國、偉大民族的應有風範,才能成為合格的東道主。

因此,恭請各路媒體少一些浮躁的追捧,多一些冷靜的提醒,不要動不動就拿取得勝利說事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和訊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