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奧運的中國 兩岸有互信 關係才能穩

作者:北京清華大學臺研所所長 劉震濤 發表:2008-09-04 09:0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北京奧運後,兩岸經濟都得面對世界大環境與更多不確定因素的挑戰,兩岸關係要更好,最重要的是增加互信、解除誤會,創造和平發展的環境,擴大並建立穩定的交流機制。

馬政府上臺後開放兩岸經濟往來,一方面有助活絡臺灣經濟,同時也能幫助廣大台商。但馬英九上任迄今,時間太短,看不出成效,但長遠看來仍是有利的,大家要有耐心。

我認為,兩岸推動經濟發展,沒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一定要透明與公開化。未來可以加緊進行的,除了擴大包機常態化、截彎取直、貨運包機外,早日公布陸資到臺灣投資的相關配套措施,很有必要。

很多大陸企業問我,到臺灣投資什麼產業較好、有沒有安全保障等,坦白說,臺灣這部分的相關細節還要再明確、更透明。例如,大陸企業到底何時能到臺灣投資?投資什麼產業?可與什麼人合作?投資地點?以及融資貸款問題、勞工來源問題、如何避免雙重課稅、如何保障投資利益、如何進行招商活動等,都相當複雜,需要兩岸盡快協商。

一旦上述問題能盡速解決,兩岸通航的需求馬上大增,透過民間壓力提升客貨運直航,航運業者不愁沒有市場。

目前,兩岸建立互信最重要!兩岸如果能共同參與、謀求共同利益、建設共同家園,共同承擔風險、降低風險,互信就會形成。一旦沒有互信,就什麼都沒有。例如剛結束的北京奧運,讓臺灣選手參與奧運,是大陸第一要務,能體現臺灣的利益;如果不能擱置名稱爭議,不能為臺灣民眾著想,導致臺灣選手不能來,兩岸關係會受到嚴重傷害。

還有,解除誤會需要更多的基層交往,除了兩會及產業界的交流外,遍佈各層次、各界別的訪問、交流與研討會,都是參與的形式,民間形態的交流更要鼓勵。

同時,最好能建立穩定的交流機制,一是成員穩定,二是討論的問題要延續。找出問題,形成共識,討論出結果後推動,發現問題再研究,如此形成機制才有力量,兩岸關係也能愈走愈穩,達到和平發展的環境。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聯合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