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庸:也談華國鋒

作者:吳庸 發表:2008-09-17 22:2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華國鋒逝世,網上一片熱評。正如人人看莎翁《哈姆雷特》會有心目中各不相同的哈姆雷特一樣,對華國鋒的解讀也呈現品格迥異的華氏,從"大公無私的領袖"到"恩將仇報的小人",從"典型的正人君子"到"謙恭在外奸詐在心的傢伙",從"高超的指揮水平和政治智慧"到"無能又愚蠢的華國鋒",從"粉碎‘四人幫'功勛卓著"到"‘四人幫'所幹的壞事,他幾乎統統有份"。人們各依自己所據資料和所立標桿評論華氏,自然就出現多種多樣的哈姆雷特。

再現真實的、完整的華國鋒是很難的。一來,有關他的資料很少,他沒有留下任何個人經歷記錄,也缺乏專人研究他的一生或某一階段;二來,現有關於華的短文,史實的準確度和評價的客觀性良莠不等,往往滲入個人揣度,難以取信;三來,官方從特有角度對華的褒貶具有強烈的價值偏好,陷入這樣的意識形態羅網,只能得到被扭曲的華的人格。在這種情況下,要依靠不斷探索,不斷追求,從迷霧重重的歷史深層逐漸接近這個"含而不露"(葉劍英評語)和長期沉默的人,逐步看清他的真實面貌。

華國鋒一生的重要階段是他在政壇上飛快高升和迅即下滑的10年(1971至1981)。要瞭解這10年的戲劇性,必須展示當時他依以生存的社會環境和賴以活動的社會關係,即必須把個人命運同形成這種命運的社會因素的聯繫充分暴露,才能從人的社會性中認識人的本質。華的戲劇性10年正值毛澤東統治末期和向非毛統治過渡時期,是社會的轉型期。這時,高層存在3種政治力量:"四人幫",中共元老派("文革"受害者),中共新貴派("文革"受益者)。鄧小平是元老派代表,華國鋒是新貴派代表。3派均張揚毛澤東旗幟,均以毛澤東思想作為匯聚力量的源泉。毛依靠"四人幫"施政,打擊元老派,欲建立家天下,在不斷遇挫中,轉而放鬆元老派,樹立新貴派予以制衡。"四人幫"的目的是打倒元老派與新貴派以獨霸天下,這使兩派聯合剪除"四人幫"有了必要基礎。它是權力爭鬥的第一回合。剪除"四人幫"後,元老派與新貴派權力爭奪的矛盾突出起來,新貴派被迅速剪除,完成權力爭奪的第二回合。華國鋒的戲劇性10年是以此為背景而展開的,脫離這一上層爭權奪利的環境和他們相互權擊的社會關係,華國鋒的社會角色便不會呈現真實的本質。簡言之,要把他放在當時的三角矛盾中觀察才能看得清楚。

華國鋒在權力場上飛快高升,是由於他善於適應和極力鑽營當時盛行的權力分配原則。據專業者分析,華主要靠:(1)任湘譚地委書記時對毛故居的保護和完善,兩次進京呈獻徵集的毛澤東弟弟毛澤覃、堂妹毛澤建的照片和複製件,博得毛的歡心。(2)1955年農業合作化、1959年廬山反右傾,他都有文章緊跟,博得毛的讚賞。(3)"文革"時沒有站錯認,他擁戴毛但沒有跟隨"四人幫",博得毛的保護。毛掌握無限權力,成龍變蛇在他一念之間。所以,從1971年華調至國務院任業務組副組長開始,到1976年成為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國務院總理,爬上權力頂峰只用5年。

為什麼華國鋒在權力頂峰(請注意,這並不意味著他掌握了黨政軍全部最高權力,因為元老派時時對他進行權力侵蝕),在可以指揮一切的時候,卻陡然喪失一切呢?華在權力場上迅速下滑,主要由於他沒有將權力及時分配給未解放的元老派。但深究下去,即使補償了元老派喪失的權力,他就能穩住自己的頂峰地位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在高度集權的體制下,在有權就有一切的國家,對權力的渴望是沒有止境的。據熊向暉女兒回憶,葉劍英評論鄧小平,說他"不甘寂寞,擅權,他一出來就會喧賓奪主",這個觀察是很準確的。鄧恢復職權後曾指華是"造反派",意思是應被整肅的三種人之一。在鄧眼中,華是政治上被打擊的對象。據說,華曾插手軍隊活動(作為軍委主席,這是很正常的),鄧發覺後立即設法調羅瑞卿、楊成武、楊勇控制總參、總政與北京軍區,安插鄧的力量控制軍隊。這種咄咄逼人的侵權行為表明,華在政壇上滑坡是必然的。政治爭鬥就是實力的比拚,實力小者必居下風。就華本人說,既缺人馬,又乏謀士,加以不擅權謀,靠背已無,只能被元老派逼迫下馬。從兼掌黨政軍權的最高統帥到1981年被迫交權,也只用5年。

元老派極力攻擊華國鋒的"兩個凡是",以為抓住了把柄,佔據了輿論優勢,以此來俘虜中間派屈服自己。說實在的,"兩個凡是"只是演出所用道具,圍繞"兩個凡是"進行的是權力的博弈。華國鋒藉助這個道具欲穩定他對權力運作的合法性,以此抵擋元老派對他手中權力的威脅。元老派攻擊"兩個凡是"則是以這個道具的過時性,掩蓋其目的在於攫取華手中權力的野心。說到底,元老派也明白張揚毛這面旗幟的重要性,他們對毛的宣揚並沒有超脫"兩個凡是"的水平。鄧小平在 1978年11月27日就毛澤東的評價問題說:"毛主席的偉大,怎麼說也不過分",這個立論較之"兩個凡是"的包容性更大。既然"怎麼說都不過分",不就成了"凡是毛主席說的、做的都是偉大的"嗎?這與"兩個凡是"有多大區別?鄧小平在起草歷史問題決議時指示:"不僅今天,而且今後,我們都要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說得何等決絕!可見,在當時的環境下,出於各自的利益考慮,鄧小平與華國鋒在對待毛為旗幟這點,是一致的,彼此彼此,大同小異。由此也就說明,指責"兩個凡是"是錯誤的,宣布"完整地、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才是正確的,不過是在忽悠大眾罷了。

在權力的爭鬥中是沒有什麼信義可講的,翻雲復雨是中共權力大佬的慣伎。元老派指責華國鋒主持的中共十一大"沒有能夠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政策和口號",這成為華的一大罪狀。是的,十一大肯定階級鬥爭為綱,肯定"文革"還要進行多次,肯定繼續執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方針,這當然是華國鋒信守的教條,不過,所有這些都是與會者一致舉手通過的,沒有任何異議。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軍隊總參謀長的鄧小平是十一大主席團的副主席,擁有如此權威地位,為什麼不對十一大的綱領提出反對意見,也舉手贊同呢?在這之前不到一年,鄧小平還在效忠信上說"在政治上思想上華國鋒同志是最適合的毛主席的接班人",極盡溜舔能事。轉眼就翻觔斗,倒打一耙,權力的爭鬥就是如此翻雲復雨,隨時可以反目。

元老派指責華國鋒的罪狀還有"經濟工作中的求成過急"。這是指所謂"洋躍進"。如果核對一下歷史就可知道,"洋躍進"的始作俑者不是華而是鄧。1975年鄧小平主持國務院工作,編製《十年規劃綱要》,要搞10個鞍鋼、10個大慶,設想引進設備從65億美元擴大到180億美元,鄧還不滿足,說"搞它500億(美元)","不要老是議論,看準了就干,明天就開始,搞它幾百個項目","幾年內爭取引進800億美元",當時出口的外匯收入才76億美元。公平一點說,鄧對"洋躍進"應負主要責任,華也有不可推卻的領導責任。不過,拿到權力較量的天平上,公平就失去準星,重量向失敗者大力傾斜,罪名就按在失敗者頭上。所以,在官方文件中,華是"洋躍進"的責任者,鄧成了改革開放總設計師。其實,這位"總設計師"正是"洋躍進"這種瞎指揮、胡折騰的罪魁禍首。

元老派對華國鋒的圍剿步步為營,精心策劃,華是在被拖、被騙中逐步喪失了權力的。這裡,粗淺地縷出拿下華國鋒的脈胳:(1)推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造輿論,演變為地方勢力為此一一表態,還拉攏軍委秘書長羅瑞卿幫忙造勢,元老派藉此檢閱了自己的力量。而華國鋒卻茫然無措,當王任重試探華對這場聲勢浩大的輿論翻騰作何反應時,華說,這是一個重要問題,要搞清楚,從團結的願望出發,達到團結。政治上何其遲鈍!(2)1977年底胡耀邦調任中央組織部長,加快了平反被害老幹部的步伐。眾多被剝奪權力的中共骨幹重新大權在握。而華國鋒只是跟在後面,被動地表示同意。(3)1978年底胡耀邦躍升為政治局委員,旋即任命為中央秘書長,華的得力幫手汪東興被免去中央辦公廳主任、中央警衛局長、八三四一部隊政委、毛著編委主任職務,只剩下"中共中央副主席"這個空洞職稱。汪東興的實權被奪,受挫。1980年2月中共中央副主席汪東興終於辭職。與他一起辭職的還有華國鋒的助手紀登奎、吳德、陳錫聯,華的知心夥伴陳永貴被黜。(4)1980年2月成立中央書記處,胡耀邦為總書記,書記處成員都是元老派一邊的,由此而將華國鋒手中黨政大權分出一大塊。1980年8月決定華國鋒不再兼任國務院總理,由趙紫陽取代。(5)1980年11月政治局會議,與會者脅迫華國鋒辭職,華多次聲辯,使會議長達21天,最後葉劍英說: "如果國鋒同志不願意承擔責任,那就由我承擔好了。所有中央這4年來的錯誤都是我造成的,你們怨我,批評我都可以。"葉劍英表示願為此辭職。在這種情況下,華再次表示辭去中央主席和軍委主席職務。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華履行辭職手續。至此,元老派取得對新貴派的全面勝利,鄧小平時代開始。

這裡需要提及華國鋒與胡耀邦的關係。胡耀邦是元老派重要成員,對奪取中共最高權力建立了汗馬功勞。他在脅迫華國鋒辭職的政治局會上作了發言,列舉華的5條罪狀,並提出經濟方面的"一個高指標,一個大轟大嗡,華國鋒也負有責任"。結論是:"國鋒同志繼續當黨的主席、軍委主席,看來黨內多數同志是不贊成的。" 這就是發言主旨。可以說,在爭奪最高權力時,胡耀邦對華國鋒是毫不容情的,並無"恨"不起來的表現。權力場上兩派短兵相接,各不相讓,脅迫對方下馬投降就是最無情的"恨"。結果是華國鋒的中央主席和軍委主席職務由胡耀邦與鄧小平分別取代。對新貴派權力的剝奪至此取得完全勝利。

從上述剖析中可以捕捉到華國鋒行止的若干蛛絲馬跡。這當然不是正面接觸華本人,只是從社會關係中見到他的一些身影。如此留下的印象,較為清楚的是:他抓住權力這根繩索向上攀登,是"文革"的受益者;對毛忠心耿耿,不懷二心,被毛稱為"老黃牛式的同志";他長期在地方權力圈週旋,見識範圍較窄,思維的開闊性較差,缺乏雄才大略;他承認在搞陰謀詭計方面不如元老派,即不擅權謀;他深知權力對違規者懲罰的厲害,他的"老實"表現為謹守黨規,不敢越距。這些,能否說再現了華國鋒的一些真實側影呢?現在還不敢十分肯定,願就此向諸先進請教。此外,還存在兩個疑惑,目前難以給出答案:(1)毛於1976年9月9日逝世,華於10日就開始秘密醞釀抓捕"四人幫",進行暗地串聯,僅用27天就實現了這一非凡設想。這裡表現的大膽、果斷的性格與他同元老派較量時表現的謹小慎微、優柔寡斷的性格形成強烈反差。如何破解這種性格逆向的二重性?(2)華出訪南斯拉夫大開眼界。他肯定"工人自治"有好的一面,認為對外開放,吸收外資,並未損失國家主權,中國效仿"似無不可",對農工聯合企業更感興趣,指示隨團訪問的趙紫陽在四川省試點,"北京也搞幾個"。華說,這次訪問增強了加快中國經濟建設的信心,認為"省委書記們應多出去看看"。這裡表現的吸納新事物的敏銳性和思想的開放性與他在國內政壇表現的墨守陳規、趨向保守的特點也形成強烈反差。如何破解這種思維特點的二重性?類似這樣令人困惑的華國鋒之謎,正期待人們破解。

研究華國鋒,有助於瞭解中共內部各個派別之間如何在專制主義框架內爭權奪利,彼此廝殺。這個黨對權力的貪婪決定了3派不可能和平共處,只能你死我活。3派唯一的共性是對工農和廣大知識份子的壓制、剝奪和屠殺,在這方面他們是一致的,哪派掌權都會如此對待社會下層。這樣,就有兩種不同的矛盾:共產黨內部的派系矛盾與共產黨同人民大眾的矛盾。華國鋒聯合元老派扑滅"四人幫"是兩派權力爭鬥的需要,是派別利益使然,他們並沒有為民除害的意願。只是由於這一爭鬥客觀上符合大眾結束"文革"苦難的需要,才得到民間有限度的而不是無條件的支持。對統治階層的一切政治舉措均宜取這種態度,既不一律反對,也不一律支持。(2008.9.9)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議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