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醜聞:毒奶何以如此多?

發表:2008-09-21 09:2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目前,中國官方公布的喝了三鹿奶粉的患病嬰幼兒已經超過6000人,而且還在不斷增加,其中100多人發生過急性腎功能衰竭,4人死亡。另外,中國所有主要奶製品企業的產品都發現了有毒物質三聚氰胺。毒奶何以如此之多呢?我們現在來對比一下中外媒體的新聞報導。

*事發之前榮譽多*

這次醜聞的中心--三鹿集團可是非同小可。據新華網上的情況介紹說:

"石家莊三鹿集團...是中國食品工業百強、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連續6年入選中國企業500強。企業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輕工業十佳企業、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科技創新型星火龍頭企業、中國食品工業優秀企業、中國優秀誠信企業等省以上榮譽稱號二百餘項。"一句話,三鹿公司是中國最優秀的大型企業之一。

同時,已經被罷免和刑事拘留的田文華也絕非等閑之輩。根據《東方早報》9月18日的報導:

"田文華現任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質量管理先進工作者、首屆中國創業企業家、全國優秀女企業家等100多項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她還是第九、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同時擔任中國奶業協會副理事長、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等職務。"一句話,她是一位政治上可靠、業務上能幹的中國現代企業家。

最"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尚且如此,一般企業和普通商人會怎麼樣?

*震顫名單*

中國官方的檢查結果讓人不寒而慄:二十多家企業的嬰兒配方奶粉、液態奶都查出了三聚氰胺,包括佔有市場主要份額的中國知名企業蒙牛、光明和贊助北京奧運會的伊利公司。

*無獨有偶 此起彼伏*

與此同時,中外媒體都強調了一點:這不是中國的第一次。

英國《衛報》9月17號的報導說:"這是近年來第二次與嬰兒配方奶粉有關的重大案件。2004年,200多個中國嬰兒由於喝了沒有營養成分的假配方奶粉之後營養不良,至少有12個嬰兒死去。"

美國《時代》在線9月16號的報導說:"三鹿醜聞再一次引起人們長期以來對中國產品安全性的擔憂。......去年,中國的食品供應鏈成為國際上擔憂的焦點,因為發現了一系列有問題的中國出口產品,包括含有違禁藥物的魚、含有有毒化學品的牙膏和咳嗽糖漿,以及用於玩具的含鉛油漆。

"2007年3月和4月,人們發現,使用一些中國原料製造的寵物食品造成美國成千上萬隻狗和貓中毒,三聚氰胺成為首要嫌疑。中國因此禁止在動物食品中使用這種化學品,然而這種物質竟然在奶粉中又出來了,這令人痛苦地想到,中國在食品供應安全性方面仍然任重道遠。"

*觸目驚心 觸目寒心*

中國的《華商報》9月17號的一篇評論則歷數道:"這些年從蘇丹紅、‘瘦肉精'、‘空殼奶粉',到工業鹽、‘齊二藥'、紅心鴨蛋、康師傅 、‘優質水源';從飲用水、食用油到藥品、保健品,國人的食品藥品安全早已到了觸目驚心、觸目寒心的地步。"

*行業潛規則*

中國媒體還紛紛指出,在牛奶行業裡,造假是人人都清楚的潛規則。人民網9月16號的一篇報導說:

"三鹿‘問題奶粉'被曝光後,9月12日,有記者從河南一家蛋白粉銷售企業總經理處得知,此前行業內就確實有往蛋白粉或飼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的情況,有的廠家已有10多年的添加史。""奶製品企業,乃至整個食品行業,添加三聚氰胺等有害的添加劑已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西安晚報》9月15號轉載《21世紀經濟報導》的一篇報導說:"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王丁棉介紹,‘"奶霸"就是奶販子,他們經常強行收購奶農奶源,再添加各種水、添加劑,造假。'"

報導說:"為了使牛奶多賣些錢,奶農就開始普遍往奶裡摻水。但是變淡的牛奶很容易會被測出來。當地的農民就開始學會往牛奶中加尿素、甚至氫氧化鈉等物質。最後終於發展到摻雜三聚氰胺── 一種很難被查出來的物質。"

*掩護注水 糊弄檢測*

《南方農村報》9月16號的一篇評論說:"奶農為增加收益,在向收奶員賣奶的過程中大量注水,直接加水會讓原料奶變得稀薄,為逃過乳品企業的檢測,他們又添加工業品──三聚氰胺,使蛋白質測定含量虛漲,這也成為奶粉結石的最初源頭。"

人民網9月15號的一篇評論說:"摻雜使假成為業內約定俗成相安無事的‘潛規則'。據一位知名乳業專家介紹,‘在業內,奶農向牛奶添加三聚氰胺已是一個潛規則......。'其還透露,在華北、華東、華中等地區的部分奶農會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而設若按照這三個區域劃分,那麼多家國產奶粉生產商都可能被囊括其中。

"而一位曾經在國內某著名品牌擔任過管理層的知情人士如是直言不諱,對於奶農、奶販子們添加三聚氰胺的事情,很多企業早就知道,這是一個不公開的業內秘密,‘但一直沒有出事,大家誰也沒有把它當回事。'"

*醜聞頻傳誰之錯?*

於是,人們在對"優秀"企業三鹿、"出色"企業家田文華突然爆出這麼大的醜聞感到驚訝的同時,在對這麼多企業的產品含有三聚氰胺感到震驚和憤怒的同時,還在考慮一個更深層的問題:摻假毒奶何以如此普遍、如此之多呢?

*見利忘義+制度失靈*

個別西方媒體提到了商業道德問題。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9月17號報導的題目一針見血:《在有毒嬰兒牛奶的背後:中國企業的道德差距》。報導說:"美國西東大學國際健康專家黃延中說:‘中國面臨的更深層和更基本的挑戰是,普遍缺乏商業道德。'"

英國《泰晤士報》所屬的《泰晤士在線》9月17號報導說:"這場悲劇是由中國制度的兩種弊端造成的,即:幾十年物質稀缺造成的貪婪和缺少制約機制的制度。"

更多、更深刻、更尖銳探討這個問題的是一些中國媒體。中國《生命時報》9月18號的報導說:"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國際生命科學學會中國辦事處負責人陳春明教授說:‘當然,最重要的是,每個食品生產企業,尤其是嬰幼兒食品生產企業,一定要有最起碼的良知,對自己的產品和全社會的健康負責。'"

*普世商業道德和基本義利底線*

人民網9月15號題為《要清剿三鹿受污染奶粉更要鏟除毒土壤》的評論說:"一位曾經在國內某著名品牌擔任過管理層的知情人士說,‘在奶農分布的一些地區,當地政府大多也知曉此事,但為了經濟利益,大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經營者義利觀倒錯已然突破底線。無論是始作俑者基於商業利益鋌而走險以身試法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抑或三鹿集團知情不報捂蓋子,皆突破了文明社會普世商業道德和市場經濟基本義利底線。

"來自三鹿集團內部的調查報告顯示,8月1日三鹿集團就已經知曉奶粉受污染卻一直未公布,至9月11日晚整整42天。對此,一位業內知情人士如是說:‘三鹿沒有公布的原因應是怕引起市場恐慌,對品牌造成毀滅性的打擊,而數量巨大的召回和索賠都是三鹿無法承受之重,三鹿試圖通過私下裡和一些出現病情的患者進行賠償來私了,但是後來事情開始變得不可收拾了。'"

這位評論員激憤地問道:"請問,假如不是見利忘義,事情能發展至這步田地嗎?"

*改變文化*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報導說:"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楊大力說:‘許多東西仰賴社會行為準則的變化。人們必須認識到,誠信很重要。'""俄勒岡大學中國產品安全專家裡查德·薩特邁耶說:‘真正需要的是一種文化上的變化。'"

*制度小改小革無濟於事*

然而,中國《南方農村報》9月16號的一篇評論頗為悲觀地說:"在一個向食品中添加工業原料沒有愧疚感的社會,在一個讓小農無以自處而公眾又缺乏反思的社會,在一個民眾缺乏道德基礎、企業缺乏信託責任的社會,任何細枝末節的制度改良都難以使現狀發生根本性改觀。"



来源:VOA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