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鳴表示中國實體經濟受金融海嘯影響大

發表:2009-04-01 12:1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金融危機與國際經濟新秩序:目標與途徑"論壇3月28日在北京舉辦。中國政府相關部門官員、研究機構專家學者、外國駐由或使領館官員、中國境內外金融機構代表和中國境內外媒體代表圍繞關乎世界與中國前途命運的重大話題進行交流。中國發改委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發表演講時稱:"中國是受金融危機衝擊最大的國家之一,中國實體經濟受到的影響非常大,當前面臨著一些挑戰。"他稱,中國經濟的變化在金融危機前就已經開始出現了,中國推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主要措施有四個方面。

2008年9月以雷曼兄弟破產為標誌,發端於美國的這場危機演變成了全球金融危機,由此形成的衝擊波對中國經濟也形成了巨大的危機,雖然中國金融部門受到的影響不是很大,但是從中國的出口、工業生產、經濟增速回落、事業人數規模而言,中國可以說是受金融危機衝擊最大的國家之一。中國實體經濟受到的影響非常大,當前中國面臨著一些挑戰。

第一、外需急劇收縮造成出口增速大幅下滑。這個回落的趨勢是非常明顯的,雖然中國的順差還保持一定的規模,但是出口對於經濟增長的影響明顯減弱。

第二庫存也在明顯的增加,2008年年末工業增加值的增長率下降趨勢仍然在持續,特別是主要工業產品鋼鐵、水泥、玻璃等等都出現了負增長,產能過剩局面更加嚴重。

第三、能源和電力生產急劇下挫。

第四、經濟減速壓力持續加大。從年度來看,下降的幅度是非常大的。

第五、就業形勢趨於嚴峻。特別是沿海地區停產關閉的企業增加,2009年還有大學生611萬畢業,城鎮新增就業有1300萬人,就業形勢是非常嚴峻的。

第六、房地產、汽車等消費熱點明顯降溫。這對關聯產業的影響非常大,比如說水泥、鋼鐵、鋁合金等。

第七、企業的利潤和財政收入都是在明顯的回落,很多行業的利潤都出現了負增長。這是金融危機以來的脈絡。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中國經濟投資增長偏快,信貸過多,流動性過剩的問題已經非常突出。中國2001年的順差規模達到1000億,2008年就接近了3000億,造成了市場流動性過剩,導致產能過渡擴張。

事實上,中國經濟的變化在金融危機前就已經開始出現了,回顧2005年7月匯率制度改革以後,人民幣進入了升值通道,通脹壓力加大,當時考慮到了美元的低利率不能去大幅度提高利率,導致了這種銀行資金的負利率,就促使了股市和樓市的升溫,2007年下半年由於通脹的壓力進一步加大,人民銀行不得不採取一定的政策,國際金融危機開始衝擊中國,進一步增加經濟了壓力。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