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氣象臺發布消息稱,7月20日左右至8月10日是北京的主汛期,兩個月佔汛期降水量的82%。對於「乾渴」的北京而言,一般均勻降水不會帶來災害,但主汛期內不僅降水量大而且時空分布不均。北京防汛抗旱指揮部副指揮潘安君說,重點是應對極端天氣造成的汛情。
新華社引述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總工程師王毅說,自2004年以來,北京平均每年有6次極端天氣,容易形成城市積水,地下設施倒灌,阻礙城市安全運行。
根據城市規劃,北京市政的排水設施,設計標準是3到5年一遇的排水量,但極端天氣的降雨量遠遠大於市政排水能力。王毅說,現在城區硬化路面多,雨水迅速彙集,洪量增加,風險時間提前。
北京防汛部門已制定了汛情預警機制和汛情搶險制度。一旦發生汛情,將及時通過廣播和電視發布消息。同時由交管局、排水集團、環衛集團等單位組成的專業防汛搶險隊將及時趕赴現場,處置險情。
潘安君說,北京已經建立起市、區縣和街鄉鎮三級防汛指揮體系,全市設立積水監測點85處,覆蓋城區下凹式立交橋及出現過積水的低窪道路,可實時掌握積水動態和降雨量。如果突降暴雨,既有疏導車流的應急預案,也有輸導水流的應急預案。
截至16日,今年北京的平均降雨量只有178毫米,遠遠低於去年同期的312毫米。北京市氣象部門將根據天氣條件,組織實施好人工增雨作業。全市共建成雨洪利用工程1200餘項,蓄積雨洪能力達4500萬立方公尺。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