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溯源

發表:2009-07-19 15:2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古代極端重視「官本位主義」,官員任職如年事已高,就得光榮「退休」,「退休」是一件極其隆重的大事。

所以,唐朝以前不說「退休」,而用極為雅緻的字眼「致仕」、「致政」、「致事」,這均是退休之意。致,給與,含有鄭重之意,是表敬之詞;仕,官職;致仕,把官職交回給朝廷。可不要把「致仕」誤解為「做官」,「至仕」才是「做官」。

唐朝才開始出現「退休」一詞。韓愈在《復志賦序》中說:「退休於居,作《復志賦》。」退休於居,即退出官場,在家休閑。

《宋史‧韓贄傳》曰:「(韓贄)退休十五年,謝絕人事,讀書賦詩以自娛。」

至於退休年齡,各朝不一。周朝定「大夫七十而致事」。唐朝曰「諸職官年及七十,精力衰耗,例行致仕」。到了明、清兩朝,漸定六十歲退休。

清朝,低級官員多提前退休:「參將五十四,游擊五十一,都司、守備四十八,千總、把總四十五。」亦即官職越小退得越早。

當然,也有例外。對於那些德高望重、才能尤其傑出、皇上特別喜歡的官員,常會「終身制」。元代大天文學家郭守敬,年逾七十,多次呈書退休,惟未獲皇上恩准,直至八十六歲,終卒於知太史院事任上,誠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清朝名臣紀曉嵐,由禮部尚書(正部長級)、兵部尚書,到八十二歲時,仍任協辦大學士、禮部尚書、太子少保。

不過,這個容貌奇醜、才華奇高、煙癮又奇大的才子,身體亦奇好,據說,八十歲時還「色心不衰」、「日馭三女 」,成為士大夫中的美談。

正常退休大概如此,至於非正常退休,如病退,則稱「乞身」、「乞骸骨」,這是表謙的說法,意即把老骨頭給回我。

至於退休後的待遇,當然多數優厚,如政治待遇、經濟待遇等,均有明確規定。



来源:世界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