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是封鎖消息和掩蓋真相的必然後果

發表:2009-07-28 21:3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7月17號,河南杞縣民眾突然開始大規模離家出走,從多個方向四散奔逃,一度更導致周邊的主要道路嚴重擁堵,幾近癱瘓。我們今天的話題就從這裡說起。實際上,這起所謂的"杞人憂鈷"事件,最初只是因為,杞縣利民輻照廠上月7號在使用鈷-60對農作物進行輻射時,突然發生了"卡源"故障,就是說,鈷-60放射源無法恢復到原來的安全存儲位置。對此,雖然政府方面採取了封鎖消息,既不通報情況,也不接受採訪,更不允許報導的"三不"政策,但當地有 "鈷材料發生泄漏"的傳言還是不徑而走。

《南方都市報》的社論文章接著說,在無法核實該消息準確性的情況下,杞縣老百姓只能選擇逃離。從6月7號發生故障起,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直到網上吵成一片了,當地政府才在7月12號第一次對外發布公告稱,上述鈷 -60泄漏為虛假消息,但儘管如此,一場現代版"杞人憂天"的外逃浪潮還是於五天之後悲壯上演了。

7月18號,開封警方又宣布,成功抓獲杞縣鈷-60事件五名涉嫌散佈謠言的網民。那麼,此次"杞人憂鈷"事件,究竟誰應該承擔主要責任?當地政府又該對謠言擴散負有什麼責任呢?《財經》雜誌引述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展江教授的看法認為,本次事件首先反映出地方政府在信息公開方面存在嚴重缺陷。群眾之所以不明真相,謠言滿天飛,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政府不作為造成的,因此,首先應該追究的是,負責相關信息披露的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的責任。展江指出,謠言之所以能夠傳播,其根本原因則在於群眾有獲得信息的本能需要。在這次事件中,如果散佈謠言的人並不存在主觀上"故意顛覆政府" 的目的,就只能理解為老百姓出於對自己生存和健康狀況的極度擔心,而產生的自保行為。如果並未涉及國家機密的話,那麼,正是由於政府的信息披露既不及時,也不充分,才會造成謠言四起,並在社會上引起恐慌,對此,當地政府理應承擔主要責任。另一方面,談到官方對所謂"謠言"傳播者的處罰是否過於嚴重呢?有人提出應該對被捕的那幾位網民免予處罰。對此,展江表示,由於主要責任首先在於地方政府,因此,既便是對那些不實消息的傳播者給予治安處罰的話,也應該盡量從輕為好。不能僅僅因為 "地方官員一發火",認為"給當地丟了臉,添了亂",就隨意加重或草率處理。

說起謠言這個東西,中國自古以來的執政者基本上都對其持排斥的態度,正所謂"防民之口,勝於防川"。無論是基於統治秩序的考慮,還是基於自身權威的考量,當權者往往更傾向於通過掩蓋事實真相,來壓制謠言的傳播,甚至不惜對謠言的製造和傳播者嚴加懲處。不過,有分析認為,其實,在一個民主欠發達的社會裏,謠言在某種程度上也能起到對執政者進行輿論監督的作用,比如說,在漢代,"舉謠言"就曾被作為考核地方官吏的一個重要環節。與此相比,西方學者更為重視的,則是謠言背後個人和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

中國選治網上學者王利平的文章,結合西方的研究成果與中國的社會現實,對謠言問題的方方面面作了如下總結:一、每個公民都有希望瞭解事實真相的願望,製造和傳播謠言也是公民在尋求真相過程中的某種努力和嘗試;二、如果謠言沒有廣為傳播的可能性,執政者也就缺少了主動公布事實真相的壓力;三、在網際網路時代,面對傳播速度變得更快、作用力也更強大的種種謠言,執政者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各種合法渠道及時公布、而不是封鎖事實真相,否則,當權者就會處於極為被動的境地,且難以得到民眾的信任,甚至會淪落到不惜依靠謊言來維繫自己權威的惡性循環之中。

王利平的文章強調說,在言論市場上,由於人們渴求真相,在信息不透明的情況下,謠言就會變得供不應求。就是說,越是真相不明的地方,越是各種謠言的高發區,因此,與其追究謠言的製造和傳播者的責任,不如追究那些封鎖和掩蓋事實真相者的責任。綜上所述,要想從根本上減輕謠言帶來的負面效應,就必須加快國內的政治民主化進程,實現真正的輿論自由,讓事實真相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公眾面前。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法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