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 惜時如金 君子之道

發表:2009-08-25 01:1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時間如白駒之過隙,瞬間即逝。惜時如金,君子之道。我們今天給聽眾朋友們講幾個古人珍惜時間的小故事。

北宋的劉恕志潔高尚,一生勤奮好學,修養深厚,他每天都合理的安排時間做事,從不浪費一分一秒。把時間用於豐富自己的學識,培養自己的修養上,成為一代史學家。

劉恕從小就學習儒家經書,每日記誦,樂在其中,常常廢寢忘食。八歲時,家有客人說孔子沒兄弟,他立刻舉《論語》"以其兄之子妻之"一句以對,一座皆驚。小夥伴們有什麼問題問他,他沒有不知道的,他還告訴夥伴們,其實書中什麼都有,只要多看書就都能知道。

劉恕十八歲時被舉為進士,宰相晏殊見他對《春秋》和《禮記》的問題對答如流,請他到國子監試講經書,晏殊親自率官員前往聽講,人們被劉恕深厚的道德涵養和精闢的論理所折服,一時大家紛紛學起了經書。

一次,劉恕得知在亳州做官的學者宋次道家中藏書豐富,於是不遠數百裡跑去借閱。宋次道讓這位遠道而來的友人住在家裡,辦了豐盛的酒席款待他,劉恕卻說:"您應該知道,我並不是為了享受佳餚美酒才跑到您這兒來的,請您把酒餚都撤走吧,我是慕名來借書求知的。"宋次道引劉恕進了藏書樓,劉恕每天在這裡晝夜口誦手抄,堅持了十多天,直到把自己所需要的書本全部讀完、抄完。宋次道讚嘆的說:"您這種能吃苦的精神真令人欽佩。"劉恕笑著說:"哪有什麼苦啊?!越讀書理越明,我覺的有無盡的快樂在其中啊!"

當時史書因非科舉所及,學者多不讀。唯劉恕學識淵博,深明史法,分析透徹。並對上下幾千年間的史事,不論鉅細,瞭如指掌。司馬光修《資治通鑒》,首先推選的就是劉恕。一次,劉恕和司馬光等人遊覽萬安山,見山道旁邊的古碑上寫有五代時一些將官的名字,大家都不知道他們是些什麼人。劉恕一一講出他們的事跡始末。回來後大家查看史書,果然像劉恕所說的那樣,一點不差。

劉恕為人厚道,為官清正,凡事敢"是曰是,非曰非"。提倡弘揚堯舜之道,實行仁政,做事講合民心、順民意,深受百姓的擁護和愛戴。他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每日除安排僅夠睡眠的時間外, 其餘時間都用於讀書和做有意義的事情。無論身處任何環境,每天堅持讀書且數十年如一日。他曾著書自訟,稱自己有"二十失"、"十八蔽",及時反省自己並改過,他這種"自攻其短,不舍秋毫" 的坦蕩胸懷,令人肅然起敬。

元朝著名畫家、學者、詩人和篆刻家王冕,出身貧寒,家中無力供他上學,他只得到一個姓秦的人家放牛。王冕時刻想著讀書學習,每次出去放牛,都借書本帶在身上,有時騎在牛背上讀書,有時牛在吃草,他就坐在樹下看書,每晚借佛殿長明燈夜讀。就是靠著利用點點滴滴的時間,他自學了很多知識,終成一代畫家。


據說,《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的枕頭是用圓木做的,他讀書睏倦時就枕著圓木 睡覺,只要一翻身,枕木就會滾走,人就會驚醒,他用這種方法來強制自己,擠時間刻苦讀書。

晉朝陶淵明曾說:"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古人這些優秀的道德修養和思想品格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自古以來一切有遠大志向者,無一不惜時如金。古書《淮南子》有云:"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唐末王貞白的《白鹿洞》詩中更有"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妙喻。


時間對於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如何善用時間,讓自己的一生更精彩,卻取決於每個人對時間的珍視,對生命的珍視。如果能把自己的時間用於為他人服務,讓他人受益,這樣的人就是高尚的人。讓我們都來秉承君子之道,惜時如金吧。



来源:明慧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