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通吃,大學還能貢獻什麼

作者:鄧輝林 發表:2009-09-13 23: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圖為北京大學校門,與本文無直接聯繫)

由不得你不信,有些大學的校級領導以及忙於行政事務的基層「一把手」,真是特殊材料造就的超人。

有報導說,教育部近日評出總數100人的高校教學名師,其中擔任黨委書記、校長、院長、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實驗室主任、研究所所長等行政職務的佔到九成,還有人身兼多種職務,不當官的一線教師僅約10人。

這個評選結果看上去很美——管理學認為,一個出色的管理者應該既是傑出的管理學專家,又是相關專業領域的權威專家。90%的官員型名師,不正是大學照此規律辦事的結果嗎?為何又引起一片質疑呢?

問題不在於一個人能否身兼高校名師和高校官員的雙重身份:事實上,國內不少高校的領導,就是從優秀的院長、系主任中挑選出來的。在出任校級領導之前,這些院系負責人本身就是教學、科研一線的專家。

但是,在出任「校座」級領導之後,他們哪還有那麼多精力去從事教學呢?新聞報導中一位網友的質疑證明此言非虛:獲獎名師中的個別候選人,在10年內幾乎沒有上過一門本科課程。

「教學名師」的頭銜,當然只應授予那些常年人在講臺、身居教學一線的老師。而那些忙於行政事務的校級領導以及院系等基層單位的官員們,又何以分身有術,取得斐然的教學成績,並成功地以壓倒性優勢佔據了教學名師的大半席位呢?

看來,說高校也存在「權力通吃」現象並不過分。手握權力者,憑藉自身的地位和手中的職權,就能夠率先獲得各種科研、教學資源以及待遇,諸如獎金、項目、成果、房子……當然也少不了各種榮譽。

既然權力能通吃,「被通吃」的教師又怎能安心於教學、科研呢?既然數載執教比不上一朝為官,那麼,凡自覺有點為官潛質者,又怎會不汲汲於官位呢?怎麼還能安心於學術與教學呢?

眾所周知,大學的特質在於育人與學術。而一旦權力通吃盛行,引發教師爭相當官,大學的這兩個特質將消失殆盡。一所盛產官迷的大學,產出的人才必將是官迷眾多,但一定少了一批學術成果和一批學術大師。校園中專注於陞官者愈多,專注於學術者愈少,國家科技實力何來?長此以往,國力堪憂。

如果不是「官本位」攪得大學院系的院長、系主任不能安心於教學、科研的話,他們當選名師本來不應該像黨委書記、校長當選名師那樣引起議論紛紛。

以一所大學之大,制定戰略規劃、建設大學文化、網羅社會資源之重要與繁雜,不言而喻。因此,要求校級領導從教學科研中解脫出來,成為職業型領導,已成國際慣例。而對院系的院長、系主任而言,其職務主要是學術職務而非行政職務,其身份主要是學術、科研帶頭人而非官員。他們直接承擔管理教學、科研的任務,因此對其專業造詣的要求較高,最佳辦法就是將教學、科研最優秀的人才推向院長、系主任崗位,並讓其繼續身居教學、科研一線。這一點在國內外大致相同。

可惜的是,在權力通吃的誘惑下,現在國內大學的院長、系主任們,潛心學術、安心教學者愈少,熱衷官位、關心升遷者愈多。這樣一來,他們到底還夠不夠格當選名師,當然就眾說紛紜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