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進民退」的說法真的不成立嗎?(圖)

作者:崔宇 發表:2010-08-13 12:2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009年以來,中是否出現了「國進民退」似乎成了一樁懸案。部分學者和媒體以鋼鐵、航空、房地產和煤炭等行業的典型案例作為論據,認為「國進民退」已蔚然成風;而政府部門則多次以統計數據說話,力證總體上並不存在「國進民退」。8月2日,新華社援引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的分析,再次表示,總體上看,統計數據並不支持「國進民退」,「國進民退」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

如此言之鑿鑿的表態難免有草率之嫌。事實上,此前政府部門以統計數據說話時就曾經有失嚴謹。記得2009年11月,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曾用 2005-2008年規模以上工業數據來否認「國進民退」的存在,他認為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在企業單位數、工業總產值、資產總額、利潤總額、從業人數幾大指標上佔的比重是逐年下降的,沒有一個年份是上升的。

但是,馬建堂局長使用的統計數據並沒有太大的說服力。一方面,這只是 2005-2008年的數據,公眾更關心的是2009年的數據變化;另一方面,這些數據只是覆蓋了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並不包括其他行業,比如批發零售業、房地產、金融和交通運輸等第三產業,僅從片面和局部的工業數據就草率地認為「總體上」不存在國進民退,顯然並不嚴謹。

也許,正是基於此,8月2日的新華社報導中補充了2009年的統計數據,而且加入了批發零售業的數據,但不得不說,報導中披露的數據仍然是不全面的,如果想論證總體上不存在「國進民退」,統計部門還需要下點功夫做一個真正「總體上」的評估。

當然,在評估之前,似乎要定義一下「國進民退」。靜態地看,「國進民退」意味著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在諸多經濟指標中佔的比重不再下降反而上升;動態地看,「國進民退」還意味著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所佔的比重雖然還在下降但其下降的速度減緩,也就是出現了「拐點」。

目前來看,統計部門是從靜態的角度來衡量「國進民退」的。比如,根據新華社的報導,2005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單位數量、工業總產值、資產總額、利潤總額和從業人數佔全部規模以上企業的比重分別為10.1%、33.3%、48.1%、44%和27.2%,到2009年,上述主要經濟指標的比重分別為4.7%、26.7%、43.7%、26.9%和20.4%,分別下降了5.4、6.6、4.4、17.1和6.8個百分點。

乍看之下,這似乎是一幅「國退民進」的圖景,而不是「國進民退」。但如前所述,我們更關注2009年的變化。根據歷年統計年鑑的數據,我們會發現,一方面,2009年上述主要指標的比重並沒有全部下降,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從業人數佔的比重從2008年的20.3%上升到2009年的20.4%,儘管是微弱的上升,但畢竟是近幾年罕見的現象;另一方面,從動態的角度來看,2009年,除了從業人數的比重出現上升外,其他大部分指標的比重雖然下降,但其下降速度已經明顯放緩,比如,2008年單位數量、資產總額和利潤總額的比重分別下降1.14%、1%和10.1%,而2009年,上述指標的比重分別下降了0.3%、0.08%和2.76%。

這兩方面都表明瞭,即使僅僅衡量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即使用備受爭議的官方統計數據,在2009年,也確實出現了「國進民退」的些許趨勢,即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在主要經濟指標中所佔的比重或者上升,或者下降的速度出現大幅減緩。

此外,在新華社的報導中,還用民間投資佔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的不斷提高來佐證「國進民退」的不存在,據其統計,2010年一季度這一比重已首次超過 50%。這固然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但是,這並不能證明2009年沒有出現「國進民退」,事實上,2009年初至2010年2月,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投資增速一直遠遠高於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平均高出6.6個百分點。

其實,這是最令人揪心的「國進民退」,如果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吸收了大量貸款,進行了大筆投資,反而在工業總產值、資產總額和利潤總額指標上依然下降(雖然降幅有所縮小),在投入一方「進」,而在產出一方「退」,則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如果統計部門還以產出一方的「退」來佐證「國進民退」的不存在,則更是自打耳光,令人啼笑皆非,因為他們拿出的數據進一步證明了國有企業效率的低下。

總之,統計部門需要拿出更細緻全面的全行業數據來論證2009年中國是否出現了「國進民退」的趨勢。如果統計數據顯示國有企業在產出方面依然在節節敗退,並不值得統計部門大書特書,考慮到國有企業享受到的大量優惠政策,這恰恰證明了國有企業的低效和國有企業改革的緊迫性。如果統計數據顯示在2009年確實出現了「國進民退」,倒讓人稍顯覺得安慰,畢竟它們沒有浪費寶貴的社會資源,但這種安慰只是暫時的,因為所有權缺位的壟斷型國有企業必定是低效的,如果它們繼續前進,中國的市場化改革將繼續後退。

来源:華爾街日報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