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它們成為歷史 全球變暖中保護野生動物(圖)

發表:2010-11-03 14:5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無論是極地融化冰川旁的北極熊,還是北美西部日漸暖化的山頂的鼠兔,如果人類不幫助它們的話,遲早有一天,它們會變作歷史的腳注--科學家如此說。

先把動物們推到生存的邊緣,再努力把它們搶救回來,這樣的經驗對人類來說並不新鮮。長期以來,對於動物,人類有不同的補救措施,最常見的包括設立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如斑點貓頭鷹)和立法禁止獵殺野生動物(如美洲鶴)。

但是,隨著全球氣候日漸變暖,動物傳統的生活區域可能在若干年後不再適合居住,關鍵的食物來源和所需資源也會消失不見。於是在全球日漸變暖的情況下,需要拿出新的動物保護解決方案。

尋求野生動物保護新方案

「過去對野生動物的數目和資源進行管理的方式,似乎已經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了」,加州佩塔盧馬市雷耶斯鳥類觀察點的自然保護科學主任說,「我們不能再只是說‘嘿,我們設法控制威脅,就能萬事大吉’或者‘為這些動物設立自然保護區,情況就好轉’。」

因為傳統方法無法奏效,野生動物保護的氣候變化議題在許多年裡停滯不前。不過,近些年開始出現新的跡象。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局(FWS)開始領導各州政府和其他組織邁出與目前的物種保存模式截然不同的腳步。

FWS的計畫是通過綜合和預測性的 「適應性管理」計畫,幫助受困的野生動物。其核心工作是創建8個新的區域景觀保護合作社(LCC),未來總計要建立20個,在全美範圍內尋找多樣化的合作夥伴,共同應對全球變暖帶來的預期影響。FWS正在和美國地質調查局、各州政府和其他的機構一起召開聯合會議,商討如何展開合作。「LCC還處在起始階段」,FWS的副主任丹·阿什表示,「我們必須更具預測性,調查清楚氣候變化在未來如何影響物種生存,如大灰熊、北極熊和大馬哈魚。」

問題的關鍵在於對未來的預測。不久前,美國國會向各合作社提供了2500萬美元資金支持,幫助其核心科學家團隊創建可能的區域氣候影響模式,並為未來野生動物管理計畫提供科學分析。

幫助野生動物應對氣候變化是LCC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但其工作遠遠不止於此,「野生動物保護面臨著一系列廣泛的挑戰,LCC會對其提供科學支持,除了氣候變化,還包括水資源短缺、物種入侵、動物疾病等」。

建野生動物走廊幫助遷移

運用先進的計算模式,LCC的科學家將報導二十年後氣候變暖如何改變區域生態系統,並估算出在物種的原始生存區域,所謂的物種復原計畫是否有效。然後,LCC根據這些調查作出決定:是否要建立野生動物走廊,幫助動物穿越高速公路和城市進行遷移,到達氣候更涼爽的北方。或者決定是否有必要採取更激烈的舉措,比如由人類搬遷一個物種:先捕獲它們,然後把它們移動到另一處。

加州斯坦福大學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斯科特·勞艾瑞博士的一項針對鼠兔的預測研究頗具先鋒性。他發現: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達到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預測範圍的較高值,美國西部的鼠兔的數目將下降59%。即使根據IPCC的最樂觀估計,仍然會有15%的鼠兔會消失。如此高的衰退率,呼喚更根本的適應性技術的出現。對鼠兔來說,應對方案之一是,花更多的時間呆在地底下,從而逃避「高溫」(鼠兔生存的氣溫不能超過華氏80度)。不過這樣的話,鼠兔不能充分地吃草,不能長得足夠胖,好度過嚴冬。不過,勞艾瑞博士說:「如果政策制定者擴大保護區域面積,並在高海拔的地方減少牧羊和伐木,會有助於鼠兔們生存下來。」

另外,還有更激進的舉措可供選擇。比如搬遷鼠兔,這個選擇遭到了更多的爭議。「鼠兔的搬遷會帶來各種倫理問題,其中主要的議題是本地物種和入侵物種的話題」,勞艾瑞博士說,「如果採取氣候避難把鼠兔搬遷到另一個區域,它是變成了當地物種,還是算作變外地入侵物種?這對當地生態系統來說,是否合理?這裡面有巨大的爭議。」

戰勝氣候威脅需要全球合作

不過,有一點越來越清楚:拯救那些受到氣候變化威脅的野生動物需要全球合作,而這項合作將給科學家和談判代表都帶來挑戰。

不久前,FWS把共計20萬平方英里的區域定為瀕危的北極熊的主要棲息地。「美國將北極熊列在《瀕危物種法》的保護之下,但如果只是在我們自己國家範圍內,這種保護還是不夠的」,阿什先生說,「需要聯合相關的九個國家一起,採取共同的適應性戰略。」

氣候變化危害性的出現具有突然性,甚至那些已經得到良好復原的物種也會遭受打擊。黃石公園的大灰熊就是一例。其數目原本在回升,可如今氣候變化導致的甲蟲橫行和疾病蔓延,已致使黃石公園裡 60%的白皮鬆死去,而接下來的5-7年裡,剩下的白皮鬆也有可能消失。

白皮鬆果是幫助灰熊過冬的關鍵食物。當白皮鬆一棵棵死去,300-400頭灰熊需要轉戰其他區域覓食。當它們開始把麋鹿當做食物來源,獵鹿者會端起獵槍向他們射擊。

美國蒙大拿州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的資深野生動物保護人士路易莎·威爾科克斯說:灰熊們需要更多的「關聯棲息地」--走廊甚至島嶼,他們可以在山脈的棲息地之間安全地遷移,在更廣的範圍內搜尋食物。「關聯」是生物學家們常用的流行詞彙。多年關注動物遷移的生物學家韋恩斯博士的研究指出,因為氣候變化的複雜性,關聯棲息地往往並不是簡單的南北走向的走廊,而是強調地區之間的環境漸變性,因此他也將其稱之為「環境階梯」。只有測算出氣候變化對於受保護區域和相關區域的影響,並「研究如何制定土地利用和保護的方案,才能更好地幫助野生動物沿著不同的梯度移動」。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未發布的數據,到2100年,美國520個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生物環境將會被氣候變化徹底改變。至少65%的保護區的生物環境會與現在完全不同。氣候變暖的狀況現在已普遍存在,在北極表現更為顯著,那裡海平面的冰在2007年達到最低水平,比預測的快了30年。而在人口稠密的東海岸,需要涼爽氣候的動物們在試圖向北遷移時,被城市區域阻擋。美國國家野生動物聯盟的資深科學家道格拉斯·英克雷說:「作為一項專業研究,野生動物學家在如何進行適應性管理的問題上,還只能說處於剛剛起步的探索階段。」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