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特點

作者:王海峰 發表:2011-03-13 15:4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當前,處於調整中的世界經濟,出現了一些新的特徵,世界經濟治理的變革出現了一些新跡象,面臨一些難題,這些對中國經濟發展及政策調整有哪些影響?

2010年,世界經濟在經濟刺激計畫和寬鬆貨幣政策的支撐下,復甦勢頭較為強勁。2011年,儘管國際經濟環境短期向好,但是各國經濟刺激計畫基本結束,世界經濟、貿易和工業生產難以保持2010年的反彈性增長,增速可能明顯放緩;就業、赤字、債務、產能過剩、通脹、資本流動等引發的不確定性風險可能繼續釋放,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政策可能進一步分化。

世界經濟進一步深化調整,主要經濟體宏觀政策明顯分化。發達經濟體復甦步調不一,宏觀經濟政策出現分化。美國經濟復甦態勢好於預期,但工業生產尚未恢復到危機前水平,產能利用率依然處於較低水平,私人消費對經濟的支撐作用有限,失業率居高不下。歐元區經濟受主權債務危機拖累,復甦力度弱於美國和日本。日本經濟回升較快,但繼續面臨通貨緊縮壓力。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減速,通脹壓力普遍較大。

全球流動性氾濫增加了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美國和日本央行繼續實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歐元區維持低利率政策,全球貨幣供應量持續超出實體經濟的需求,導致流動性氾濫,美元指數再創歷史新低,推升國際大宗商品和資產價格上升,使得股市虛假復甦和波動,風險更多向新興市場國家轉移。

市場不確定性風險增加,全球股市出現分化。世界經濟不平衡復甦,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政策取向明顯分化。主要發達經濟體增長緩慢,失業率居高不下,市場缺乏信心,短期內仍然需要寬鬆財政貨幣政策的支撐,而美國等發達經濟體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對國內經濟刺激作用有限,新增貨幣供應主要流向新興市場國家。主要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儘管增速放緩,但由於通貨膨脹壓力增大,很多國家需要緊縮貨幣政策。同時,全球流動性向增長較快的發展中國家集聚,增加了這些國家管理通脹的難度,不僅加大本幣升值壓力,而且增加了資產泡沫。

世界經濟再平衡難度增大,全球治理模式的變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緩解世界經濟失衡需要主要經濟體的消費、儲蓄和投資結構進行實質性調整,核心是美歐等發達國家超前消費和透支消費行為的調整。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可以看作是對世界經濟不平衡的一次強制調整。但是,隨經濟復甦世界經濟再平衡難度加大。

世界經濟不平衡的調整在很大程度上受跨國公司全球化戰略的影響。金融危機爆發前的世界經濟不平衡,既存在於發達國家之間,也存在於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這種新的現象歸根結底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跨國公司在全球不斷擴張和逐利的結果,是全球產業轉移和重新分工中,國際資本和發展中國家廉價要素的結合。在全球化趨勢不會逆轉的情況下,資本、要素和市場的這種不對稱分布,很難改變跨國公司的投資行為。同時,發達國家要求發展中國家進一步開放市場、主要發展中國家較快的經濟增長和明顯的成本優勢,進一步強化了跨國公司的投資行為。世界經濟再平衡需要各國發展方式和治理結構進行有效的調整。對發展中國家而言,通過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來啟動消費並逐步擺脫過分依靠投資和出口的模式,涉及到經濟利益的重大調整,需要大量的投入,也是一個中長期的過程。如不改變現有的以美元為主體的國家貨幣體系,世界經濟不平衡狀況難以從根本上改變,而改變以美元為主體的國際貨幣體系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加嚴峻,宏觀經濟政策調整面臨兩難選擇。2011年,世界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依然不足,發達經濟體私人需求乏力,美國繼續受失業困擾,歐元區面臨財政緊縮壓力,日本則繼續面臨通縮壓力,發展中經濟體通脹壓力可能進一步加大,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將更加嚴峻。

世界經濟調整緩慢曲折,外貿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難有大的作為。「十二五」期間,我國外貿環境仍會持續面臨挑戰。我國繼續面臨國際短期資本的衝擊和干擾。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特別是糧食產品價格上漲,增大了管理通脹的難度。宏觀經濟政策,特別是貨幣政策調整面臨兩難選擇。一方面,決策者擔心持續加息可能進一步加劇熱錢流入,增加國內通脹壓力,對國內經濟帶來衝擊,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另一方面,目前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已經不斷刷新歷史記錄,雖然央行仍有進一步上調準備金率的空間,但過分依靠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政策效果不僅有限,而且負面影響也在增大。

来源:中國經濟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