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憲容:中國銀行業是暴發戶

作者:易憲容 發表:2011-05-26 12:1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銀行業靠政策性注資和政府隱性擔保進行無限擴張,收益歸自己,風險歸政府或社會

國內銀行業並沒有真正經受現代銀行商業競爭的洗禮,因此,其榮登國際銀行業榜首,並非銀行間市場競爭使然,它的發展,是靠政府政策性注資及政府隱性擔保而進行的業務擴張。

對於國內銀行業來說,這幾年可說是如日中天,其規模擴張程度、資產及利潤水平上升等都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無論是英國銀行家雜誌The Banker 所公布的2010年全球銀行排名,還是國內上市銀行的市值及盈利情況,都表明國內不少銀行開始林立於世界了。

工行成了世界最賺錢的銀行,且四大國有銀行都進入世界銀行業的前十名。小銀行也毫無遜色,《銀行家》指出,目前中國有84家銀行業者躋身全球前1000大榜單,多於一年前的52家。正因為當前國內銀行業正如日中天,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無論國有資本還是民營資金,都希望進入銀行業分一份利。對國內銀行業的看好,是當前國內市場的一種基本態勢。

銀行業靠政策性資源注入快速崛起

國內銀行盈利水平增長如此之快,是不是國內銀行經過脫胎換骨而建立起現代銀行制度與體繫了?是不是國內銀行有好的治理機制與管制架構而競爭力水平快速上升了?是不是國內銀行業真正能夠走出國境與國外銀行業抗衡了?對此,市場質疑是普遍的。

對於國內銀行業的競爭力,由於各人各機構所站的基點不一樣,國內外對中國銀行業評價的結果也殊異。這點在A、H兩股市上表現得十分明顯。作為H股的國內銀行業上市公司來說,市場基本上認為其增長潛力大,未來的增長前景佳,因此其股價表現比國內A股表現好;而作為A股的國內銀行上市公司來說,國內投資者對中國銀行業知根知底,認為中國銀行業存在的風險高,其股價也就差強人意。儘管近年來國內銀行業上市公司表現出高度的成長性,但是國內市場對這些上市公司的前景仍然不看好。因此,多數A股的銀行業上市公司股價遠遠低於H股市場的價格。應該如何解釋這些現象,就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國內銀行業榮登國際銀行業榜首,主要是近幾年特別是2008年以後的事情。而這樣的事情發生,並非國內銀行間市場競爭使然,也不是國內銀行業自身十分努力的結果,反之,基本上是政府政策導致的結果。而這種結果實際上讓國內不少銀行或國內銀行業完全成了政府政策注入資源的「暴發戶」。

我們看一下國內銀行業資產增長的情況,就能夠從中知道國內銀行業是如何成長起來的。2003年年底、2005年年底、2008年年底、2010年年底國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分別為27.64萬億元、37.47萬億元、62.39萬億元、95.3萬億元,即2005年國內銀行業的總資產是2003年的136%;2008年國內銀行業的總資產是2003年的226%;2010年國內銀行業的總資產是2003年的345%。也就是說,在7年的時間裏,國內銀行業的總體實力增長3倍,其年均增長也達到近50%。對於一個如此龐大的中國銀行業,對於在1998年會計負債表上技術性破產的行業,為何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快速崛起?對於國際市場投資者來說,一定會是一頭霧水。不過,只要看看國內銀行業得以發展的歷程,其結果也就一目瞭然。

可以說,從2003年起,國內銀行業之所以得到如此快速發展與繁榮,主要得益於政府兩大方面的政策注資。一是得益於從2003年初開始的國有銀行的財務重組、股改上市。四大國有銀行全面的股改上市,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四大國有銀行的運作機制和提高了風險管理的能力,讓中國銀行業在現代制度上走出了重要一步,而且政府無論是實質性資源注入還是政策性資源注入,都成了國內銀行業得以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

最近幾年來,大銀行的業績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長,很大程度上都是與上述資源注入有關。因此,政府大量的實質性資源注入,也就是讓這些國有銀行把其包袱與風險拋開放下,也增強了這些國有銀行的體質,改進了其運作機制及管理制度。當前國內各類銀行都在搶著上市,其核心所在就是希望獲得這些不同的政策性資源注入。也就是說,近幾年來,國內銀行業的高增長並非源自管理創新、技術進步及現代銀行制度的建立,而在於政府政策性資源的注入,比如信貸規模及利率管制下的高利差就是一種純粹的政策性資源注入。

信貸風險完全轉移給國家及整個社會

2008年下半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後,在中國沒有發生金融危機的情況下,政府全面放鬆了對銀行信貸的數量規模管制及價格管制,從而使得國內各商業銀行放開膽子主動開閘放水,以信貸規模的快速擴張與增長來體現其銀行的市場競爭實力。這與美國銀行業在金融危機後放貸意願落至冰點形成顯著對比。在國內銀行業當時的政策氛圍下,客戶申請銀行貸款不需要經過嚴格審批,而是各商業銀行以高激勵(比如不少商業銀行給信貸員的激勵為每貸款一億元就可獲得25萬—30萬獎勵)來快速擴張以增加其信貸規模。在這種條件下,誰的信貸規模擴張速度快,誰就是勝利者;誰信貸規模擴張慢,誰分得的利益就小。在這樣一種不計成本、不計代價,並且可以讓其信貸風險完全轉移給國家及整個社會的背景條件下,在短短的26個月裡(2008年11月到2010年12月),銀行信貸增長達到近19萬億之多。

而且國內商業銀行這種不計成本、不考慮風險的信貸無限擴張,還通過銀行信貸的乘數效應,使銀行信貸的無限擴張速度加快,規模更加膨脹。如此一來,銀行的總資產快速增加了,銀行盈利水平提高了,但國內房地產泡沫也吹大了,同時,國內金融體系的巨大風險也積累起來了。可以說,國內商業銀行這種不計成本及不考慮風險的信貸無限擴張,如果不是銀行業監管機構不斷敲響風險警鐘,出臺相應監管政策及提高監管標準,當前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房地產泡沫風險不知會積累到多大!

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對於在這次信貸無限擴張過程中銀行業的風險到底有多大,在房地產泡沫沒有破滅之前,誰也無法估計,即使通過不同的經濟計量模型對國內房地產泡沫在不同的情況下的壓力測試,也同樣無法得出具體結果。只有當國內房地產泡沫破滅時,這些風險才會顯露出來。

所以,直到2010年,中央政府才意識到國內銀行信貸無限擴張風險的嚴重性,貨幣政策從適度寬鬆轉到穩健。其實,穩健貨幣政策的實施,並非僅是為了金融市場流動性收緊,更為重要的是,要改變商業銀行的信貸行為模式及讓商業銀行重新認識房地產泡沫的危害性。從2010年開始收緊信貸、下半年進入加息通道後,銀行業的業績增長邏輯上從「以量補價」為驅動轉化為「以價補量」。銀行業信貸的競爭方式也就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可以說,「以價補量」的國內商業銀行競爭模式儘管是以價格機制為主導,但是這種價格仍然是政府管制下的價格,銀行只能在管制的價格下跳舞。而這種競爭方式的最大作用就是改變了商業銀行對住房按揭的認識,各銀行全面取消過度優惠住房按揭。但實際上,國內商業銀行內在治理機制及管理風險制度與文化並沒有多少改變。國內銀行業仍然是以政府的政策性資源注入為最便利的盈利模式。

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國內銀行業並沒有真正經受現代銀行商業競爭的洗禮,它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政府政策性注資及政府隱性擔保的基礎上,在這種情況下,銀行信貸無限擴張就是必然。銀行信貸無限擴張,其收益可以歸自己,而所面臨的風險則可讓政府或整個社會來承擔。這就是國內銀行業與國外銀行業的根本區別所在。對此,政府監管部門要有足夠的清楚認識。

来源:中國經濟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