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古建築:佛光寺東大殿(組圖)

發表:2011-05-29 21:3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東大殿(修建者:願誠和尚)

東大殿是現存的三座唐代木構殿堂型構架建築中規模最大的,現存唐代中最古老、最典型的實例。大殿構架由屋深柱網、鋪作層和屋頂梁架三部分疊加而成,七鋪作斗拱縱橫恣肆,威壓四方,是現存中國古建築中斗拱挑出層數最多、距離最遠的一個實例,也是我國集唐代建築、彩塑、壁畫、題記、經幢於一殿的孤例。佛光寺東大殿在脊檁下僅用叉手,是現存古建築使用這種做法的孤例。

東大殿作為唐代建築的典範,形象地體現了結構和藝術的高度統一,簡單的平面,卻有豐富的室內空間。大大小小、各種形式的上千個木構件通過榫卯緊緊地咬合在一起,構件雖然很多但是沒有多餘的、沒用的。而外觀造型則是雄健、沉穩、優美,表現出唐代建築的典型風格。

東大殿面闊七開間,進深八架椽,單檐四阿頂,雖然經過多次修葺,大體仍保持唐代原來面貌。

東大殿由內外兩圈柱組成平面柱網,內外柱等高,檐柱有側腳及升起。檐口曲線平緩,出檐深遠。斗栱尺度雄大,形式古樸。脊槫下不施侏儒柱,僅用叉手,是現存已發現古代木建築中的構造孤例。殿內遺有釋迦、彌勒、普賢、觀音等唐代塑像,以及唐、宋壁畫和題記。


佛光寺平面圖

東大殿坐東朝西,最東的高地高出前部地面約十二三米。大殿面闊為七間,長為34米;進深為四間,長為17.66米;單檐廡殿頂。殿內設有一圈內柱,後部設有「扇面牆」。由內外兩圈柱子形成「回」字形的柱網平面,稱為「金廂斗底槽」。整個構架由回字形的柱網、斗拱層和梁架三部分組成,這種水平結構層組合、疊加的做法是唐代殿堂建築的典型結構做法。


大殿的斗栱

大殿屋面坡度較平緩,舉高約1/4.77。正脊及檐口都有升起曲線,屋面筒瓦雖是後代所鋪,但鴟尾式樣及疊瓦脊仍遵舊制。

柱高與開間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約為柱高的1/2。粗壯的柱身、宏大的斗拱再加上深遠的出檐,都給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覺。

東大殿建在低矮的磚臺基上,平面柱網由內外二圈柱組成,這種形式在宋《營造法式》中稱為「金廂斗底槽」。內外柱高相等,但柱徑略有差別。柱身都是圓形直柱,僅上端略有卷殺。檐柱有側腳及升起。闌額上無普拍枋。

佛光寺簡介:(1937年建築學家梁思成發現此殿)

唐大中十一年(857),佛光寺重新建成。原創建於北魏,9世紀初存有3層7間彌勒大閣。唐武宗時,大肆滅佛,會昌五年(845),佛寺遭毀。後在舊址重建大殿,現保存完好。1937年建築學家梁思成發現此殿。大殿位於佛光寺東端山岩下高12米多的臺地上,面西,為全寺主殿。佛寺不大,但按地形布局,錯落有緻。配殿文殊殿在臺地下院落北側,建於金天會十五年(1137)。其他建築為清代以後建。佛光寺大殿是現存中國最早的木結構殿堂之一,造型精美,格調雄健昂揚,雍容大度,為中國建築藝術的精品,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建,大殿坐東面西,面寬7間,長34米,進深4間,寬17.66米。正面開5門2窗,單檐無殿頂,殿閣型構架,由上中下3層疊加成。是現存體量最大、技術水平最高、薈萃唐代建築、雕塑、繪畫、書法諸藝術精品於一堂的建築。

佛光寺依山勢而建,坐東朝西,三面環山,西向豁然開朗。寺區周圍松柏蒼翠,環境清幽。寺內建築高低錯落,布局疏朗,主從有緻。全寺可分三個院落,一院低,三院高,二院花香噴溢,爭芳吐艷。佛光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唐代達到鼎盛,名播長安、敦煌等地,遠及日本等國。

来源:藝術中國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