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講堂】「上善若水」——老子篇

中華五千神傳文化大系列之點睛傳統

作者:千載雪 發表:2011-06-10 22:1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老子姓李,名重耳,字伯陽,是春秋時代楚國苦縣曲仁裡的人。其實在人類這個空間的開天闢地之前(宇宙有不同的空間,當然就有不同層次的開天闢地),老子就產生了,他是天的精靈神魄,自然就是神靈了,而這次轉世為人的目地,無他,唯有傳世人道法而已。傳說他的母親有一次看見空中大流星飛過後就懷了身孕。一般,此種情況都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的表象。老子的母親懷了他七十二年才剖開左腋生下了他,一出生就是白髮蒼蒼,所以才名叫老子。由於是上界的神靈之氣出現在李家,所以老子生下後姓了凡人的李氏,更何況母親碰巧是在李樹下生了老子,老子一出生就能說話,指著李樹說:「就用它作我的姓吧。」

我們都知道作為一位教化人的覺者,來到人間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明白所有的事,都有一定的迷。那麼就得有一種修行的過程。雖然這種過程是因人而異,千差萬別。而且凡是受命於天的人,必然是通神而有遠見的人,他的稟賦氣質也與眾不同,並得之於天的助佑。不管怎麼說,都得經過一個過程。

今天我們就說說在這個過程中的一件對老子影響最大的事情:

在周朝當官的時候,老子做守藏史(管庫的官名),他還擔任柱下史(相當秦漢的御史),使得他有機會接觸先前的一些理論和著作。一次當老子查閱一些關於上古先王的竹簡的時候,發現,在那些字數不多的竹簡上面好像有人影晃動。當他十分認同上古先王那些賢德的事情的時候,他的眼界被打開了:那裡的每個字都好像一個宇宙般,滲透著無邊的內涵,而那些字組合在一起的時候,更是一種新的境界和領域。

此時的老子,坐在那裡,聚精會神地思索著天地和宇宙的奧秘。忽然眼前出現一位天上的神,手裡似乎拿著一捆竹簡,微笑著向他走來。老子的魂魄(或者叫做元神)也迎上前去。瞬間,那位天神進入那些竹簡之內,老子的魂魄也進入那竹簡之內。進入之後,老子發現原來他一直想弄通的天地與宇宙的奧妙都在這部竹簡之中呀!每一個文字,表面上看起來都只是文字,其實那些是宇宙組成物質因素的「道」。生命與宇宙都有一種和諧的規律,只有通過最清淨、最無為的心才能體悟和展現。通過這個過程使老子明白了天地萬物的理都是相通的,這個關係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全息論」。所以後來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就是這個道理。

那位神人說:「今生你也會遊走四方的,也許你明白的‘道’會通過一個人而流傳下來,不過在任何時候,根基不好的人即使看到那些竹簡上刻的‘道’也無法理解什麼是真正的‘道’。」

古來任何人在傳法弘道之時,都不准將自己所證悟的一切直接親手留給世人,因為人的觀念太雜而險惡。完全是神界的東西是不能留給人的,更何況一切都是為了在兩千多年以後,在人類將洪傳整個宇宙的大法大道,任何了悟生命與宇宙奧秘的人都不會把自己的東西留到將來,干擾那時的宇宙大法的洪傳。

神人又說:「你現在所做的就是開創一種文化,一種道這種體系生命的清修、無為的文化,正因為這樣,你所要給人留下的部分,需要人‘悟’,也就是千萬不要寫明瞭,而且你的這個成就‘道’的過程,很大一部分將湮沒於歷史的長河之中,後世能記得下來的除了你留給人的東西之外,關於你自己的經歷就會極其少見。也許到一定時期,機緣促使,會讓一人用他的方式寫把你成就‘道’的過程簡要的寫出來。」

老子抱拳施禮道:「多謝神人點化,吾將努力勤於無為與清修,不會把那些真理只當作學問研習。」

神人說:「對了,因你的修習機緣已經成熟,我特奉天地之命而點悟於你,願你好自為之。還有,你將遇到另一位將傳人間儒理的人,你要用你的能力點悟和使之開竅。」(就是開發他的潛在的能力,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能,只是由於在這個空間道德標準的低下,逐漸封閉了,在那個時代,開發這些還是很容易的。)

說完,那位天神就蹤跡不見。臨別的時候,他一再說:「一定要懂得清修與無為的重要,人間的一切都是‘虛’的,是不實的;如果把‘道’當作學問,那就是‘舍本逐末’或者是‘誤入歧途’!而且既然我與你有這段緣分,那麼我將送與你一隻青牛,它將陪著你雲遊四海,此牛其實為天上之神物,望汝善待之。」(大意)老子再三說:「銘記神語於吾心。」

老子出關 

老子最後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弱了,衰敗得不像樣子了。他決定出走離開那裡。開始他雲遊四方一方面清修自己,另一方面他也想把他的理念傳給更多的人,教化一方百姓。

老子要到秦國去,到西域去,這就得經過函谷關。函谷關大概原來在今天的河南靈寶縣,後來關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縣。這裡兩山對峙,中間一條小路,因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險要,好像在函子裡一樣,所以取名為函谷關。

守關的長官是尹喜,稱關令尹喜。這一天他正站在城關上瞭望著,只見關谷中有一團紫氣從東方冉冉飄移過來。關令尹喜是一個修養與學識極其高深而且根基非常好的人,而且是與老子有很大緣分的。(關於緣分,那就是屬於「輪迴」範疇,不是「文化」範疇,這裡略)他一看到這種氣象,心裏一頓,這是有聖人來了!只有聖人來才會有這樣的雲氣,今天一定有聖人要經過我的城關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會兒,就見到一位氣質非凡、仙風道骨的人,騎著一頭青牛慢慢向關口行來。竟然是老子!關令尹喜知道他要遠走高飛了,就一定要讓這位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來,於是纏著他,要他寫一點著作,作為放他出關的條件。

老子當然是不太願意的,但是不答應關令尹喜,是不會放他過關的!老子沒辦法,於是只得答應條件。另外,老子答應他還有一個原因。《史記集解》有材料說,關令尹喜「善內學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看雲氣,看到一團紫氣飄來便知是聖人來了。我們就是看到這團紫氣也解讀不出來嘛。據說關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名《關令子》。老子也佩服這位「服精華,隱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種得遇知音的感覺,這就為他著書了,能為知音著述不亦樂乎?實則是通過他的手,把一種清修無為的方法給人們留下來,但又不能寫的明白,所以很多人看的不知所以。

那時老子沉思默想,將他的智慧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在了簡牘上,先寫了上篇,又接著寫了下篇,據說寫了幾天。寫完了一數,共有五千來字,取名為《道德經》,上篇叫《道經》,下篇叫《德經》,又分成八十一章。於是一部「五千言」的驚天動地的偉大著作誕生了!當老子寫完的時候,他看到天空出現一隻特別美麗的仙鶴在那裡翩翩起舞,看到了天上的諸仙的笑容。

據說,關令尹喜讀到這樣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他對老子說:「讀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當這個邊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爾一笑,同意了。據說,關令尹喜真的跟著老子出走了,後來還有人看到他們兩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兒呢,而且都活了好長好長的歲數!

一段傳說

有趣的是老子騎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個著名的意象,青牛後來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騎了。到後來,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詞了,老子又被稱為「青牛師」、「青牛翁」等。這青牛還被老子家鄉的百姓看作是神牛,說老子當初出關是乘這青牛飛過去的,並且又有一段美妙的傳說。

今天的河南鹿邑縣城內的東北角上還有一處高約13米的高臺,叫「老君臺」,又叫「升仙臺」,台上有座老子廟。廟前埋有一根碗口粗的鐵柱子,稱為「趕山鞭」。相傳老子50多歲時曾在這裡講學,此地離自己家有好多路,來來往往都要經過一座山叫「隱陽山」。這座山很高,遮天蔽日,山北見不到太陽,冰天雪地,寸草不生。山南又烈日當空,莊稼枯死,老百姓受盡了苦難。老子目睹這一切,雖想解救百姓,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如今騎青牛飛過了函谷關,知道自己已經成仙,青牛也會說人話了,於是又要青牛一起飛回家鄉去治理那座山。到了家鄉,老子揮鞭打山,山頂削去了,並且飛到了山東,成了泰山。再一鞭子打去,把山腰打到了河南,成了平頂山。這時鞭梢甩斷,甩斷的鞭子飛到了山西。老子一看手中的鞭子只剩下一個桿子,就順手插在地上,這就是這個鐵拄子的來歷。老子又乘青牛飛走了,而那桿子就永遠留在了那兒。百姓感謝老子前來趕走山,因為從這以後老子家鄉就過起了風調雨順的好日子了。百姓就把老子揮鞭趕走山時站立的土臺叫「升仙臺」,將地上的鐵柱子稱「趕山鞭」。唐高祖李淵尊老子為「太上老君」,又把這個臺稱為「老君臺」,還修了廟,進行祭祀。這是老百姓何等瑰麗的想像啊!讀了老子家鄉的這一則傳說,更感到老子又是有血有肉地活在老百姓中間!老子文化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的,中國的博大深厚的文化也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衍生出來,又一層一層地累積起來的。

老子傳道度人

宋人《錦繡萬花谷》前集卷三十引《真誥》云:「傅先生入焦山七年,老君與之木鑽,使穿一石,厚五尺,雲穿此便當得道。其人晝夜鑽之,積四十七年,鑽盡石穿,遂得仙升天。」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亦有此記錄。前面提到的關令尹喜自然也是得道成仙了。

老子治水

《民間文學•鐵鞭打黃河》一九七九年二期講,李耳治水至濟源王屋山(今河南濟源境內),欲略事休息,乃偕其侶下棋於山洞中。不料黃河水發,已由李耳以之遏阻水勢之鳳凰山而西,繞潼關、風陵渡,洶湧奔騰,直趨大海。李耳見狀,即生洪爐,舉鐵錘,於膝上打就鐵鞭數十丈,猛追黃河至中流,大喝;「好爾野水!」一鞭擊下,山動地搖,河水翻滾發岔,遂安流至海。至今濟源黃河有夾河灘長十餘裡,謂之當年李耳鐵鞭打岔之所留;李耳偕侶下棋之山名棋盤山。有學者認為,此文所傳治水之李耳,當是古代傳說之仙人老子。

對中國文化的貢獻

道家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是與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為表顯一為裹藏之別而已。而道家在理論能力上的深厚度與辯證性,則為中國哲學思想中所有其它傳統提供了創造力的泉源。至於道家文化在中國藝術、繪畫、文學、彫刻等各方面的影響,則是佔據絕對性的優勢主導地位,即使說中國藝術的表現即為道家藝術的表現亦不為過。當然,道家哲學對中國政治活動也提供了活絡的空間,使得中國知識份子不會因著有太強的儒家本位的政治理想而執著於官場的追逐與性命的投入,而能更輕鬆地發現進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間的智慧。

《道德經》是中華神傳文化的瑰寶,他教人向善、返本歸真、順應天意,給華夏子孫送來了福音。幾千年來,一直為國人所尊崇,深受其益。而老子自他來到中原大地,橫跨江河,西遊過關,傳道度人,南下蜀國講經救世,以後「老君西越流沙,歷八十一國,烏戈、身毒,為浮屠,化被三千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玉格》)「則其澤惠廣矣、遠矣!」

而今,很多人只是把《道德經》當作學問來研究,幾千年來,也研究不明白。其實那些文字所表達的是一種境界,一種心態,為的是脫離這種世俗的,而不是讓人們沉浸在研究學問的誤區中;那麼反過來說,當人們洞徹了宇宙與生命的奧秘的時候,自然就會成為人中的智者!

當時光流轉了兩千多年之後,我們今朝回顧老子成道經歷的時候,就會發現,一個人要想完成自己的使命,必須先有「大德」才會具有一種「奇緣」!

「上善若水」哉!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