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一10週年,北京語出乖張

作者:陳破空 發表:2011-09-14 11:3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九一一10週年,美國肅穆紀念,氣氛莊嚴,全球同感。此時此刻,北京中共方面,卻放出另類言論,引人側目。

中南海故意藉助中國財經類報刊或網站,以掩人耳目的手法,發表針對九一一的政治言論。

中國《國際財經時報》刊登題為「九一一十週年,世界更危險」的文章,聲稱:「九一一事件十年,全球陷入更難以預測、更危險的世界;民眾失去免於恐懼的自由,到處瀰漫恐懼被恐襲的恐懼,改變了生活方式;九一一也破壞了美國政治的多元化和容忍精神,陷入前所未有的僵局和危險中。」(這裡,暫且不論中共御用文人慣常的語法錯誤百出。)

毋庸諱言,九一一事件及反恐戰爭10年來,這個世界仍然面臨恐怖主義的威脅,在世界各地,仍時不時發生規模不等的恐怖襲擊。

然而,作為恐怖勢力威脅的主要對象,美國本土,10年來,並未發生哪怕一起造成後果的恐怖攻擊(紐約成功挫敗先後13起恐襲陰謀),這從客觀上印證,美國反恐的有力成效;而民意調查顯示,美國民眾對恐怖襲擊的預期大幅降低,證明美國與世界相對更安全。

至於機場、港口、重要建築物等地強化安檢,與其說是「改變了生活方式」,不如說正體現了對生命的珍視和保護高於一切的普世價值,多數民眾心甘如此,絕無怨言;而其他的一切,諸如民主選舉、新聞自由、司法獨立、人權保障,以及多元化和容忍精神,絲毫沒有改變。

如潮水般湧入美國旅遊或留居的外國人,包括中國人,對一個安全、有序、充滿愛心與溫情的美國,都有切身體會,何從見聞中共所說「前所未有的僵局和危險」?

自稱中國(主要是新疆)至今還發生「恐怖攻擊事件」的中共,面對10年未出一件事的美國,竟然妄言「危險」。中南海自欺欺人,目的還是一個:繼續矇蔽、矇騙國內老百姓。

中國《財訊》網站也發表文章,題為「911十週年祭:美國沉沒,中國升起」。繪聲繪色道:布希上臺,原本「盯上了中國」,但「九一一改變了一切,美國把注意力、人力、財力完全轉移到了打擊本·拉登及其基地組織上。」

「如此戲劇性的轉變所導致的結果,就是東西方經濟實力的此長彼消,就是美國的相對衰落,中國的相對興盛。」

文章由此得意道:中國「悶聲發大財」;甚至毫無顧忌地吹噓:「中國的崛起借力於九一一。」

美國確因反恐戰爭,將注意力集中於中亞和中東地區,使中共從中取巧,得以坐大。但美國一旦「重返亞洲」(2009年),中共就陷入全面孤立,豈非前功盡棄?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美國也確因反恐戰爭和強化本土安全,而耗資巨大,乃至於,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經濟實力。

然而,這恰恰體現,為了生命的尊嚴和安全,美國不惜犧牲經濟利益;而口稱「以人為本」的中共,絕不會為了生命的尊嚴和安全,而犧牲「經濟發展」(中共的面子工程);不僅不會,還反其道而行,藉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中共腐敗集團從中貪污獲利的藉口),而踐踏人的尊嚴、乃至屠戮生命。

絞盡腦汁的中共喉舌,甚至把美軍和聯軍在阿富汗、伊拉克的兩場戰事,斷然定義為「兩場失敗的戰爭」。

中南海避諱的是,阿、伊兩國人民從獨裁者手中獲得的解放,尤其阿富汗婦女獲得的上學和工作權利,如果這一切,連同恐怖組織(基地)所遭受的毀滅性打擊,在中共看來,都不是美國和文明世界的勝利,那麼,阿、伊兩國民主制度的確立,以及這一模範效應所衍生的中東和北非民主演變(茉莉花革命),在中共看來,無疑都是「災難」。

北京腐敗集團的乖張言論,固然自曝其反動本性,而其幸災樂禍的心態,又激發人們的進一步懷疑,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的背後,到底有沒有中共的煽動、策劃、運作和參與?畢竟,恐怖主義的實質,是極權主義;恐怖份子與獨裁者,原本是孿生怪胎。奉行國家恐怖主義的中南海,與九一一事件究竟有沒有關聯?有多少關聯?應該仍然是一個待解的歷史之謎。

(2011年9月13日)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RFA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