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紐約艾琳颶風(圖)

——新唐人採訪手記(3)

作者:曾錚 發表:2011-10-08 05:0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剛到美國沒幾天,居然就趕上「百年不遇」的艾琳颶風,紐約市政府更做出了百年之中從未有過的「過激」決定:給超過27萬居住在「危險地帶」的居民下了強制疏散令,外加停掉所有的公共交通。

颶風來臨之前好幾天,就一直不停的在各種媒體中聽到、看到各種此次颶風有多麼「可怕」的消息。

8月27日星期六,是預報中颶風無限逼近的日子,所有的公共交通,從這天中午十二點起就要全面停運了。

可是,早在很久以前,新唐人電視臺就已定下要在這天召開年度大會,因為有許多工作人員是從其他國家趕來的,牽涉到機票、旅館、家中事務安排等諸多事宜,所以臨時再改期也不容易。所以最終還是決定頂著颶風的「壓力」按原計畫開會。

早上一出門,就已經能夠感到一些異樣,主要是平時連午夜時分仍十分熱鬧擁擠的地鐵,居然有些空曠起來。街面上倒還平靜,遇到的不多的幾個市民,看起來「情緒穩定」。

到了開會地點,一切如常。來自全球各地的新唐人員工各自分享著在新唐人中工作的體會,每個人的發言都很感人有趣。

不過,臨近中午左右,一切突然被打亂。工作人員上臺宣布:由於我們租用的會議地點已被政府徵用為臨時庇護所,所以會議必須提前結束。

所謂庇護所,就是供那些住在強制疏散區、又沒有親友可以投奔的人用來躲避颶風的。

總裁李琮發言後,會議匆匆結束。雨也開始下起來,似乎在預告颶風的來臨。因為要趕在十二點公交停運之前回到住處,大部分人很快散掉。

然而,當記者的,卻開始了跟別人完全不一樣的「異動」,別人在往家或住處趕,我們卻開著車往臺裡趕,準備分赴各自的報導現場報導颶風。

好在私家車還沒有被禁開,在颶風即將來臨的雨中穿行,想著下面的報導任務,心中有一種臨戰前的感覺。

回到臺裡,一邊做著準備,一邊打開電視看其它英文臺關於颶風的報導。好傢伙!那陣式真夠「嚇人」的,有一個臺起碼在四、五個不同地點架了直播車進行現場直播,四、五個記者輪換著與臺裡的主播連線做現場播報。雖然颶風還沒來,但記者們不停的向你報告,甚至有點渲染各種情況,讓你足不出戶,卻「充分」感受到了颶風的可怕,同時也瞭解到各方面的最新消息,比如颶風已經走到哪了,預計什麼時候到達,疏散區現在是如何的空無一人,地鐵入口如何個個都被封上了,等等。

聽了一會兒,突然感到很疲勞,也第一次體會到美國的「災害報導」,有多麼的「誇張」。

這讓我想起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我打電話給離震中只有100多公里的母親,她居然鎮定的不得了,不斷向我報告解放軍如何救災了,「溫總理」如何到現場視察了,語氣中居然還有稀微的喜感。可以想見,她從電視中看到、聽到的,與我在海外看到、聽到的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在擔心,她在鎮定。

這時聽到電視裡喋喋不休的現場災情報導,突然從另一層次明白了媒體和宣傳工具(或稱喉舌)之間的區別。我有個親戚,是學新聞的。他曾告訴我,他的一個老師曾直言說:「中國沒新聞。你們要搞不清楚這一點的話,就別吃新聞這碗飯。」

「中國沒新聞」,這句話出於一位新聞系老師口中,真是夠深刻、夠經典。那應該是89年六四屠殺之後不久的事吧?當時我的親戚對我說起這些時,還是個在校大學生,語氣中還充滿了嘲諷和悲憤;若干年後,他已經成了當地專拍「市領導」「新聞」的記者,成天跟著領導出席各種場合,拿回無數紅包。據他本人講,現在工資是從來不用的,出門哪只有兩步路,也是要打出租的。完全過上了跟領導一樣的腐敗生活。唉!

美國的記者呢?完全生活在不一樣的生態之中,喝人一杯咖啡都是不行的。看這些報導颶風的記者們,已經多少個小時連續在風雨中鏖戰了吧?

準備工作做好後,我們幾組人馬也分頭出發了。我被派到能望到自由女神像的臨海的炮臺公園——那裡已經有不少其它臺的轉播車了,還有稀稀拉拉的遊人,說是專門來等著看颶風的。海面上除了浪大一些,外加下著小雨之外,也感覺不出什麼異樣。

原本說,颶風當晚七點左右到達的,但後來其強度減弱了,到達時間也推遲到第二天凌晨——那時就不是我「值班」的時段了,報導任務就落到了別的同事身上。

完成當天的報導任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同事開車在風雨中送我回寓所,除了個別地方積水很深外,一路上仍然是燈火輝煌的「繁榮景象」。

不知為何,在我心中,對讓全紐約市,特別是紐約市官員們戰戰兢兢的颶風並無「敬畏」,只拚命提醒自己:回到寓所別忘了把開著的窗戶關上再睡覺。

回去後關上窗戶倒頭就睡,第二天早上醒來,先凝神聽窗外,什麼「不正常」的動靜也沒聽見,一看表,已八點多了,按昨夜的「預報」,颶風應該已經過去了。

真的就這樣過去了嗎?掀開窗戶看看街面,似乎一切如常,除了樹葉搖動的比平時厲害些、街上人比平時少些外,沒有看到任何「不正常」的情況——順便說一下,我住在曼哈頓上城,算是很「城裡」了。

過了一會兒,接到主管的電話,說等一下派車來接我到臺裡,繼續做颶風過去之後的「後續報導」。

司機接到我後,說,我帶你走河邊那條路吧,我來時看見倒了一些樹,你可以沿途先拍些斷樹。

由於司機的「熱心」,我總算親眼目睹了幾棵折倒在地的大樹;同時也看到颶風吹過的「慘淡」的路上,已經有三三兩兩的居民出來遛彎了,有一對夫婦居然還推著看起來剛一歲的小孩,也不怕把小寶貝吹壞了,更多的人則是牽著自己的狗。

「颶風過後」的報導比起前一天來,就更加沒有「驚險色彩」了,炮臺公園的海邊,居然出現了來自中國大陸的遊客,稱自己很幸運趕上了不一樣的日子。

到星期一早上六點,地鐵就開始陸陸續續恢復了,一切似乎都回歸原樣,雖然電視裡仍然在報,說哪裡哪裡一共死了幾個人,哪裡哪裡有多少居民被斷了電,經濟損失一共有多大多大。但對紐約城裡的居民來說,這些似乎很遙遠。報紙上很快開始質疑:紐約市長彭博全面停運公交,是否是為了「政治正確」而反應過激了(去年冬天的大雪過後,彭博因反應過慢而招致批評);也有反饋說,大部分市民對這次紐約市政府的處理很滿意。

幾天後,在紐約市緊急救難中心舉辦的「全美緊急狀況應對月」宣傳活動中,我見到了美國聯邦緊急處理局局長傅格特(Craig Fugate),當我問他,有人說,紐約市這次對颶風的處理有些「防範過度」,他怎麼看時,他「狡猾」的回答說:「沒有損失的時候,人家會說我們反應過度;但如果有生命的損失,那就是我們工作不力了。」

親歷紐約颶風,雖然也在風雨中做了兩次現場報導,但颶風留給我的印象,遠不及西方主流媒體對颶風轟炸式的報導深;也親身體會了,在這裡,要「政治正確」的話,是寧可對災害採取「過度性」反應,也千萬不能置之不理,或隱藏、掩蓋關於災害的預報和事實。這一點,跟中國大陸,也是剛好相反的。

當然,在美國有大量獨立媒體存在的情況下,官員想隱藏、掩蓋關於災害的預報和災情,也根本做不到。

附:我做的兩條關於颶風的報導(加上其他同事的報導,我們一共做了27條關於這次颶風的報導):

紐約市嚴陣以待防颶風
http://www.ntdtv.com/xtr/b5/2011/08/28/a580146.html.-%E7%B4%90%E7%B4%84%...

市政府如臨大敵 紐約人鬆口氣
http://www.ntdtv.com/xtr/b5/2011/08/29/atext580488.html.-%E5%B8%82%E6%94...

美國聯邦緊急處理局局長的「狡猾」回答在這條新聞裡:

紐約官員:新唐人助華人應對災害
http://www.ntdtv.com/xtr/b5/2011/09/02/a582500.html.-%E7%B4%90%E7%B4%84%...

来源:看中國來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