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安魂記(圖)

作者:尋名 發表:2012-03-29 13: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

黃花崗起義失敗後,兩廣總督張鳴歧與曾積極參與鎮壓起義的水師提督李准,一面互相吹捧,聯名向朝廷報功請賞,一面各自逞能,分別向革命黨人濫施淫威,急不可待地升堂審訊受傷被俘的起義志士,下令處死;並凶神惡煞地宣布,已死亂黨,不得收屍,曝諸街頭,以儆傚尤。在兩人的嚴密控制下,這次起義中死難的幾十位烈士遺體,好些天了,仍不能收殮。革命黨人既為一批同志死於非命悲痛萬分,更為他們死後得不到安息憂心如焚。許多同情者雖都憤憤不平,但大多數人也只能噤若寒蟬。

這時候,一位沒有暴露真實身份的同盟會員,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公開身份,開始了安葬死難烈士的艱苦工作。

他叫潘達微。這位出身於廣東番禺名門的才子,其父還是當朝一位頗有地位的武官呢!他對腐敗的清王朝徹底失望,秘密加入了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在廣州,他參與創辦《平民報》,親自出任主筆,撰文抨擊時弊,揭露封建專制的腐朽,又以報社和家庭為秘密聯絡據點,掩護革命同志。此次起義所用武器,有一部分就是由潘達微與夫人陳偉裝扮成迎親,暗藏在「新娘」的花轎中運到秘密據點的。潘達微原本要親自參加起義行動,黃興派人勸他說:「君乃才子,並非武夫,衝鋒陷陣,非君所長。且在社會上站穩腳跟,代民立言,亦非易事,不宜輕易放棄。此次起義成功與否,均需報社仗義執言,君堅守報社陣地,更為有利。」潘達微覺得有理,也就打消了上前線的念頭。

起義失敗後,潘達微悲痛欲絕,特別是死難烈士遺骸尚暴露街頭,更使他坐立不安。經絞盡腦汁,他覺得還是遊說慈善機構出面辦理最為妥當。於是,他便以《平民報》主筆的身份,到廣仁、廣濟、方便等善堂訪談,只說報社收到許多市民反映:街頭曝屍,有損市容,有礙衛生,懇請眾善堂求得官府准許代為安葬。眾善堂董事亦覺得仲夏季節,真要曝屍十日,屍骸腐爛發臭說不定會引發瘟疫,該盡快掩埋。因而商定時間,一起去總督衙門,求張鳴歧允許慈善機構來完成這一善事。潘達微則以報社主筆身份同去。

張鳴歧聽完善堂代表的陳述,怒形於色地宣稱:「曝屍十日,就是要警告那些漏網的亂黨,看誰還敢輕舉妄動?」善堂董事們面面相覷,作聲不得。潘達微見此情景,不疾不徐地說:「大帥此舉,弊多利少。」張鳴歧見有人敢反駁自己,且又是一張不熟悉的面孔,便不屑一聽地打斷潘達微的話語,冷冷地問:「你是………?」廣仁善堂董事徐樹堂趕忙介紹說:「這位是《平民報》主筆,本朝武官潘文卿之子,廣州有名的才子。」張鳴歧這才示意潘達微接著說下去。

潘達微條分縷析地說:「本人身為報社主筆,對當今時事略知一二。那些黨人豈是死幾個人就能嚇住的!就說動刀動槍扔炸彈吧,這些年發生過多少次了?哪一次沒有死人?他們不是照樣還在幹嗎?可見以儆傚尤,作用實在有限。倘使大帥手段過狠,必然招來大恨,黨人舍命刺殺當今大臣的事,已經有過多起先例,據說他們在香港就設有暗殺組織,廣州離香港近,大帥何必硬要往他們的暗殺目標堆裡擠呢!再說,曝屍多日,對該處市民生活的影響,不言而喻,他們即使明裡不敢說什麼,暗中埋怨憤慨亦可想而知,大帥何必要由此招來眾人埋怨?萬一因為屍體腐爛,病菌孳生,引發瘟疫,朝廷怪罪下來,大帥亦難辭其咎。」張鳴歧聽著聽著,態度明顯緩和下來,沉思一會後,也就順水推舟地說:「諸位這般為本總督考慮,本總督也就看諸位的面子,由各善堂將各處屍體統統掩埋了吧!」

潘達微親自看著烈士遺骸入殮。只見遺骸慘不忍睹:有的身首異處,四肢分離;有的五臟外露,面目全非;受刑被害的烈士,枷鎖鐵鏈仍然在身。潘達微自掏腰包打賞裝殮仵工,擦淨遺骸上的血污,仔細整合好肢體。不一會,棺木運到,潘達微長嘆:「此等棺木,過於簡陋,裝殮義士,於心難安。善堂既無好棺木,還是待我去另購上品吧!」在場的善堂董事面有愧色,決定把各自留存的好棺木都拿出來,換下這批次品。

可是,當官府決定要把黨人屍骸葬於臭崗的消息傳來時,潘達微心急如焚起來。臭崗原為官府處決、掩埋犯人的場所,那些無人認領的屍體統統就地掩埋。由於屍體都只淺淺地掩上一層土,腐爛臭氣外溢,以致常年臭氣不斷,遂被稱為臭崗。

潘達微趕忙到廣仁善堂,找主持此項善事的董事徐樹堂磋商。潘達微義憤填膺地說:「死難義士,豈能混同於謀財害命的盜賊!」徐樹堂點頭稱是,卻說:「官府有令,善堂只能照辦,別無他法。」潘達微又說:「善堂遵令辦理,固屬不錯。然善堂自行擇地安葬死者,亦有先例,官府是不會追究的。」徐樹堂為難地答:「一般死者,葬這葬那,關係不大。此次要安葬的死者,非同一般,要是官府察覺有變,追究起來,善堂就擔當不起了!」潘達微要求善堂暫緩行事,將再找人去官府疏通。

誰可以去官府疏通呢?潘達微馬上想起一個人來:廣州豪紳、時任清鄉督辦的江孔殷。潘達微趕到江府,說明瞭來意:「死者之中,有幾個是小弟同窗好友,乃學識淵博、能文能武之士,他們為信仰犧牲性命,我潘某為友情,理當關照他們的身後事,怎好任憑官府把他們與盜賊淪為同類!」江孔殷打趣說:「世弟莫非也是革命黨了?」潘達微心中微微一怔,隨即哭著作答:「世兄高看小弟了。想小弟常年舞文弄墨,手無縛雞之力,更缺勇氣、膽識,想做革命黨也無人要呀!此事主要是為了讓幾個好友安息於九泉,才斗膽請世兄關照,如果世兄怕受連累,那就作罷。」江孔殷經這麼一激,果然立即答應:「世弟這麼重友情、講義氣,我自該助一臂之力。」

經過江孔殷的疏通,官府重新發話:允許另擇葬地。潘達微再到廣仁善堂去找徐樹堂商量。恰好該善堂擁有紅花崗空地一塊,願意用以安葬死難義士。那紅花崗位於沙河馬路旁,雖無甚特色,卻空曠通達,少有雜物,將來革命成功,為死難烈士建造紀念陵園,便當得很。二人商定,由善堂雇工,連夜趕挖墓坑,次日上午即行安葬。

潘達微不僅安葬了烈士們,還利用報社主筆身份,四處蒐集死難烈士的個人資料,一一記錄整理成文。

未想就在這時,保皇勢力主辦的《國事報》,竟披露了潘達微安葬死難烈士一事。文中對潘達微幹這件事的動機質疑,暗示潘達微乃死難者同黨。潘達微卻自有打算,他決定把事情的經過寫成詳細報導,在《平民報》公開發表,既是對《國事報》的公開回答,又可讓國人都知道,死難烈士已妥善安葬好。

潘達微奮筆疾書,一口氣寫成數千字的長文,標題擬定為「咨議局前新鬼錄,紅花崗上黨人碑」,看似不偏不倚,實則對死難烈士飽含著哀悼、讚揚、敬仰之情,對保皇黨人暗蓄鄙夫之心。文章寫完,潘達微意猶未盡,便又拿起畫筆,揮毫作畫。他最常畫的題材是菊花,特別喜歡宋末元初文人鄭思蕭的那首「畫菊」詩:「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風中。」此時,根據這首詩的意境,信筆畫了一幅獨立於疏籬之外的傲霜秋菊,並題上了「碧血黃花」四字。放下畫筆,潘達微突生靈感,以別稱黃花的菊花寓意烈士的崇高精神,於是他把那篇文稿中的「紅花崗」,統統改成了「黃花崗」。

潘達微的這篇報導在「平民報」刊出後,革命黨人和同情革命的人感到欣慰,保皇勢力則惡意中傷,視「平民報」與潘達微為洪水猛獸,官府衙門亦密切監視潘達微的一言一行,時不時傳出一些要對「平民報」和潘達微採取鎮壓行動的風聲。不久,爆發辛亥革命,廣東革命勢力奮起響應,宣佈成立軍政府。形勢大變,潘達微轉危為安,從此公開投身各種革命活動。

其時,不少人推舉潘達微出任廣東省都督。但潘達微自認不熟政務,難以擔當如此重任。但潘對於興辦社會公益極為關心,就出任了廣州公益局長。上任之後,他即倡議在黃花崗公祭死難烈士,得到各界人士的一致贊同。此次公祭,由廣東省軍政府出面組織,各級官員和各界人士共一萬多人參加,規模之大,前所未有。公祭之後,都督胡漢民還決定撥款十萬圓,修建黃花崗陵園,由潘達微主持其事。

不久時局又發生變化,不僅陵園修建未能付諸實施,潘達微的人身安全又成了問題。袁世凱竊據總統職位後,委派其心腹、原駐廣東清軍統制龍濟光為廣東省都督。龍濟光一貫敵視革命黨人,上任不久即在中秋之夜誘殺了廣州警察廳長、潘達微的好友陳景華,隨即又公開通緝潘達微。潘達微只好連夜潛逃香港,再經南洋,轉赴上海,化名在一有錢人家當花匠。那家主人聽女兒說起花匠善繪畫,與之攀談,彼此均感到投機。交往日多,得知花匠就是安葬了七十二烈士的潘達微,主人立即以上賓相待。潘達微怕日久走漏風聲,便又潛回香港,一直到龍濟光垮臺,才回到廣州。革命黨人在廣東省議會恢復掌權後,再次議決修建黃花崗烈士陵園,並且任命潘達微為主事的協理。

潘達微受命之後,全心投入陵園修建工作。由於議院議長林森在海外華僑中募得大筆修建陵園的資金,工程進展迅速,栽種了大量花木,建好了烈士墓、紀功坊、碑亭和雕塑。紀功坊上方正中,鐫刻著孫中山先生的親筆題詞:「浩氣長存」。兩旁石柱刻有:「三‧二九起義」總指揮黃興所撰對聯:

七十二健兒酣戰春雲湛碧血;

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

碑亭中刻有當時已查清的五十六位烈士的英名、籍貫(其餘十六位烈士的英名、籍貫,一九二二年全部補齊)。一九二四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又決定建造黃花崗烈士紀念碑,刻記七十二烈士主要革命事跡。其時,潘達微已轉往南洋菸草公司擔任要職,也就未參與其事了。

一九二九年八月二十七日,潘達微病逝於香港,得年才四十九歲。不少名人以他安葬七十二烈士、營造黃花崗陵園為內容撰寫輓聯。孫科的輓聯寫道:

碧血藏熱黃花吐芬,萬代千齡足悲壯;
行身所安殺身無悔,高風亮節見生平。

曾幫助潘達微安葬七十二烈士的江孔殷亦付聯哀唱潘達微稱:

白挺動全城,君是黨人自有交情盡生死;
黃花成昨日,我非健者也曾無意造英雄。

於右任先生二悼黃花崗烈士詩,則紀念著未死者對七十二烈士和潘達微先生無限深情:

黃花崗下路,一步一沾巾,恭謁先賢壟,難為後死身。當年同作誓,今日羨成仁,採得雞冠子,慇勤寄故人。

潘達微先生安葬黃花崗起義烈士的故事,無疑將鼓勵九十年後的中國人,為重做中華壯夫,不做惡世愚民而奮鬥!

来源:黃花崗雜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