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葆璋:法輪功問題已成中國政治核心問題

作者:吳葆璋 發表:2012-04-11 12:1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6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大陸最近這三十幾年,用洋人的錢和本國的廉價勞動力打造出來一個高增長,這個高增長往往卻掩蓋了兩部延續著的中國歷史,一個是好人受屈的歷史,另一個是上層奪嫡鬥爭的歷史。在所謂開放改革的時代,好人繼續受屈,已經是歷歷在目,而這次王薄事件正好把中共的另一面,奪嫡鬥爭,也暴露無遺。人們清楚地看到,現代民主政治的成果還遠遠沒有在中國大陸落地發芽,大陸的政體仍然停留在18世紀君主專制之下,只不過是,政治局代替了朝廷,在人民和共和的招牌下,實行的是殘暴的極權統治。

當年,毛澤東是統帥,林彪是副統帥,結果鬧出了大家都可知道的著名的571事件,這次,薄熙來和王立軍無論如何也曾是親密戰友,結果又是鬧到你死我活。這件事大家談論很多了,我記得,當我聽到最初的消息時,馬上想到了林彪的那句名言,根據中共文件記載,林彪說過,共產黨就是一部「絞肉機」。我想,只要這個體制繼續下去,就一定還會有共產黨內的奪嫡鬥爭。

高增長難以掩蓋的另一面是,三十多年來,中國大陸延續著好人受屈的歷史。三十多年來,八九六四高呼「小平你好」,為反對「官倒」爭民主而倒在血泊中的學生和市民;信仰真善忍,修煉身心卻遭到空前殘酷鎮壓的法輪功學員;忠於羅馬教廷,不肯做統戰工具的天主教徒;被剝奪了土地和住房,期盼清官救命的訪民;為維護弱者而喪失自由的律師、記者、藝術家;被貪官搞得妻離子散,亡命天涯的民營企業家等等。中共暴政受害者群體的隊伍還在繼續加長。

王薄事件後,有消息說,中國總理溫家寶已經提出了六四和法輪功問題。在三十多年來中共暴政受害者群體中,據我的觀察,法輪功修煉者受害最為慘烈,他們的抗爭也最為頑強,法輪功問題已經成為中國政治的核心問題。

法輪功蒙受不白之冤已經有十二年了。從未有過一個群體遭受如此的暴力鎮壓,酷刑洗腦,活摘器官,已知有三千多名修煉人就這樣死於非命;從沒有過一個中共暴政受難者群體,秉承自已的價值準則,展開了頑強持久的和平抗爭;為揭示真相,三大獨立媒體應運而生,《九評共產黨》填補了人類思想史上的空白;從沒有過一個中共暴政受難者群體,敢於訴諸國際,把暴政的製造者告到外國司法當局,並獲得了強烈的反響和支持;從沒有一個中共暴政受難者群體,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成功地創立了《神韻》藝術,開展了旨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從沒有一個中共暴政受難者群體在海外得到如此的伸展,如今,在香港,在臺灣,在韓國,在印度,在北美和歐洲以及世界許多其它地方,都可以看到當地法輪功修煉者的身影,聽到《法輪大法好》的呼聲和天國樂團的鼓樂齊鳴。與此同時,一個波瀾壯闊的《三退》大潮,正衝擊著神州大地,預示著中華民族的復興。

歷史的車輪在加快旋轉,但我相信,中國大陸融入世界民主自由的主流,似乎還不能說指日可待。從實際出發,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我反覆叩問:中共當局有沒有可能再通過一件《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把自開放改革以來冤假錯案予以平反?這是我隱約看到的唯一的前景。中共歷史上已經有過1945年,整風運動結束後,六屆七中全會所作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1980年文革後,十一屆六中全會所作的《關於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如今,已經又到了三、四十年的週期,中共為了避免覆滅的大局,或許可能走這步棋,更多則不敢奢望。眼下,果真如此,謝天謝地,然而人們接下來也必然會想到,這一而再,再而三決議都是權宜之計,如不能從體制上根本解決問題,怎麼能使未來不再會有好人受屈的歷史問題呢?!

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觀察一個劇烈變化的社會,眼睛不能只盯住上層,也要關注上層的劇變在社會各界引出了怎樣的反應,怎樣的動向。中南海奪嫡鬥爭,無論結果如何,恐怕也很難立即導致政治體制的變遷。中國大陸政權的性質始終沒變,但是中國社會的土壤已經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而正是在這變與不變之中,蘊藏著中國的自由民主的未來。

吳葆璋2012年4月於巴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大紀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