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養生法(中)

作者:gongmin1952 發表:2012-04-26 14: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易經》中所講的陰陽運行規律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呢?那就是「陰陽平衡」的規律。

驅逐陰毒,給陽氣足夠的存在空間

依據太極生命鐘的規律,陽氣是隨著人身體的成熟逐漸的增加。人年輕時候一直到中年,陽氣是增加的過程,陰氣比較弱。到了中年以後,陰氣就開始增加了,這叫做「陰長陽消」,這是自然規律,整個宇宙天時、春夏秋冬是如此,人的生命也概莫能外。《易經》所揭示的這條規律給我們的提示是什麼呢?它告訴我們,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陰氣的增長這個問題。就是說我們要能夠對抗陰氣,排除陰氣。陰氣,我們叫它陰毒,也叫陰濁。「濁」就是說它是污濁的,是生命垃圾。它包括水毒、食毒、脂毒、痰毒、血液裡邊的瘀毒,還有我們的氣毒。所以,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可謂五毒集全,所以我們就要會排毒,會驅逐這個陰廢,讓我們的陽氣有存在的空間。

水毒

在陰毒中,最嚴重就是水毒。40歲以上的人要注意,如果早上起來,下眼皮浮腫,腳踝有點浮腫,這很可能就是有水濁了。如果水毒排不出去,氣血運行就會不暢,我們就要考慮是不是運動得不夠了,或者太勞累了,或者心臟有毛病了,或者腎臟有毛病了。水濁如果嚴重下去,肚子也會腫脹起來,這是因為腎功能出現了問題,排尿不暢,喝下去的水跑到肚子裡邊了,所以,肚子腫了。

那麼,怎麼樣驅逐水毒呢?首先,您得去看醫生,如果你看了以後,腎臟沒有病,心臟也沒病,那就說明你氣血運行不好,你就要多運動,飲食方面呢你就要增加一些,除水濕的絲瓜,冬瓜,還有一些豆類,這樣就可以健脾利水。

濕毒

另外一種毒就是濕毒。人體濕氣增加跟陰廢增加有很大的關係。陰廢增加,則脾氣虛,不能夠化濕,脾的功能減弱,人就出現濕毒。有濕毒的濁氣以後表現為舌苔綠、噁心、不想吃飯,大便不成型。

為了防止濕毒,我們就要學會化濕。尤其是天氣是三伏天,像外邊是下雨,屋裡邊也是濕漉漉的,那我們很容易脾腎不好,因為你的脾被濕氣裹住了,這叫做脾被濕困,濕氣把你的脾給包起來了,不能很好的發揮你的功能。那麼,這就需要我們健脾了。除了去醫院,吃醫生給我們開的健脾的藥,我們自己也要吃一些健脾的東西。比如,豆子最養脾,各種各樣的豆子熬成的粥,最養我們的脾,還有你可以用黨參、白朮燉肉,又好吃又養我們的脾。而如果是排夏天濕氣重引起的濕毒,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丸,都是不錯的,它們都是芳香醒脾的東西。

痰毒

另外的一種毒就是痰毒、痰濁。正常人的痰,早晨起來一兩口就完了,可是有的人不停的吐這痰,沒完沒了,這說明你有痰毒。痰從哪裡來?一個是飲食來的,一個就是你的肺不好,那你就要看看你肺是不是有什麼病,慢性氣管炎、肺結核,如果有,你就得解決這個問題了,治這些病要看醫生的,那麼,除了藥物治療疾病,我們飲食上自己要注意什麼呢?痰多的人有兩種,一種是肺上沒有病的,而是飲食的關係。那我們就不妨吃些化痰的食物,其中蘿蔔是最好的。

有一個人,家裡來了客人,很高興,就去買了豬肉大蔥,煮了一大鍋的豬肉大蔥的餃子,吃了好幾天。客人走了,他感覺痰不很多。於是,他就買了個生蘿蔔放點香醋涼拌著吃,吃了三天,一個生蘿蔔吃完,結果好了,痰沒有了。

除了蘿蔔,化痰的食物還有很多,比如冬瓜性涼,味甘淡,清熱消痰;無花果性平,味甘,清肺熱;紫菜性味甘咸而寒,能軟堅清熱;羅漢果清肺、化痰、止咳;青菜性味甘平,解熱除煩,通利腸胃。

如果有人因為氣管不好,生了痰,那喝二陳湯最好。二陳湯是四樣藥:茯苓、法半夏、陳皮、甘草。你可以經常去藥店裡邊去買些來,一副藥茯苓、法半夏、陳皮各10克,甘草6克,用水煮了喝,喝上10天,痰就沒了。

脂毒

再有一種毒就是脂毒。我們很多人有脂肪肝,很年輕的時候肚皮就大大的,挺著大肚子,這是因為脂肪太多了。我曾經去看了一個急性闌尾炎手術。病人的肚皮一劃開,脂肪多得不得了。這個腸子拿出來全是油。所以,中年人,很少運動還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怎麼能夠不長油呢?喝酒、吃肉、吃油炸食品,肝細胞就會被脂肪給佔據了,肝能夠正常工作嗎?

所以,我們要清除脂毒,首先就要降血脂。降血脂的食物很多,在飲食養生裡邊,我將會告訴大家。

淤毒

另外,就是我們還要清除什麼毒呢?淤毒,就是血液裡邊的淤毒。淤毒大多是從中年開始的。我行醫四十年,看了千千萬萬的脈,大部分人四十歲以後脈就變,跟二三十的脈就沒法比了。四十幾歲得人的血管裡邊就開始有淤積了。我們現在很多老年人,血管已經堵得很厲害了,可是還在隨便吃不該吃的東西,這是很危險的。關於飲食化瘀的內容,在飲食養生一篇中將給大家詳細闡釋。

氣毒

還有一種毒叫氣毒。氣毒是在我們的肺裡邊。為了防止氣毒,我們每天的早上起來,最好做做深呼吸,把肺裡邊的毒、濁氣呼出去,讓我們人體裡邊保持清新的空氣,這對我們生命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綜上所述,這些就是我們在太極生命鐘裡邊得到的其中一條重要啟示,就是一生當中都要不斷的保護陽氣抑制陰氣的侵襲,清除我們體內的陰廢的垃圾。

陰陽平衡,健康一生

太極圖中間為什麼不用一條直線分兩方,而要用反S形呢?這是因S形象征著太極圖是不停地在維持著陰陽的動態平衡。因此呢,我們養生還要注意協調陰陽。陰陽平衡就是陰陽雙方的消長轉化保持協調,既不過分也不偏衰,呈現著一種協調的狀態。其實質是陽氣與陰精的平衡,也就是人體各種功能與物質的協調。陰陽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所以我們養生的宗旨就是維繫生命的陰陽平衡。
中醫養生的基礎就是建立在陰陽平衡的理論之上

《易經》中所講的陰陽運行規律給我們的第三個重要的啟示是什麼呢?那就是「陰陽平衡」的規律。

前面已經提到過,太極圖中間為什麼不用一條直線分兩方,而要用反S形呢?這是因S形象征著太極圖是不停地在維持著陰陽的動態平衡。因此呢,我們養生還要注意協調陰陽。「陰陽平衡,健康一生」,這句話說明瞭陰陽平衡的重要性。

為什麼陰陽平衡這麼重要呢?這要從我們的中醫學談起。《莊子》裡有一句話,叫做:「《易》以道陰陽」,就是說《易經》它是談論陰陽的。我們的中醫學,可以說立法方藥,都是建立在陰陽的基礎上,而陰陽則根於《易經》。而我們中醫學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又發展了《易經》的陰陽,把《易經》的陰陽文化、陰陽哲理,運用到我們人的生理病理,運用到我們醫學裡來。在這方面,它對《易經》的陰陽理論,做出了特殊的貢獻。

《黃帝內經》有一句話,叫做「生之本於陰陽」,就是我們生的本理病理,都是本於陰陽的。明代有個大醫家叫做張景岳,他說過一句話,他說,陰陽在《黃帝內經》已經很完備了,但是要瞭解它的變化無窮,我們還得要研究《易經》。這就是說,我們要把《易經》和《黃帝內經》不斷地聯繫,抽出它們的理論,來產生我們的醫學的道理。其中,「陰陽平衡」原理就是很重要的道理。它告訴我們,一定要調整陰陽,讓人的陰陽保持協調、保持平衡,這樣,我們就不會生病。

維護陰陽平衡的三個方面

如何維護我們體內的陰陽平衡呢?這要從三方面來講:

首先,就是要注意寒熱的平衡。為什麼呢?因為寒是傷陽的,熱是傷陰的,那麼我們要是不能夠很好地維持寒熱的平衡,當然就要影響到陰陽平衡。

第二個就是要維持氣血的平衡。因為氣屬於陽,血屬於陰,那麼我們要維持陰陽平衡,氣和血的平衡當然要保持。關於氣虛,我們已經講過了。那麼有關血虛的情況也有很多。女性朋友尤其要注意血虛,特別是在衛生期的時候,不注意休息不注意養血、補血,很容易出現血虧。女人是以血為本,所以,就是要注意養血。如果女性例假太多,那麼經期過了以後或者是期間,應該多吃一點紅糖、紅棗,或者紅糖煮荷包蛋——紅糖煮兩個荷包蛋,一天吃兩個,連吃三到五天,這個血就補回來了。否則的話,容易形成血虛。

那血虛是什麼症狀呢?血虛首先是面色發黃,沒有光澤、萎黃,而且人沒有精神;而且血虛會引起心慌心跳,增加我們心臟的負擔,所以就會出現心慌心跳。因為血也是營養人體的,血虛就影響到氣虛,可以出現爪甲蒼白。針對血虛我們就要著重地補血,只要沒有血液方面的病,補血、養血其實是很容易形成的,就是剛才說的,紅糖煮荷包蛋,要是再放些大棗,效果會更好,或者是當歸燉雞、人參燉雞,對造血、補血都很好。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們要做到及時注意,當我們出現頭昏、眼睛發花、面色不好,我們就要注意養血。

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是構成人體最基本的物質,血則具有營養和滋潤全身的作用。氣虛可導致血虛,血虛無以載氣。所以氣血的平衡對於身體健康的意義尤為重要。中醫養生一般採用氣血同補的方法,效果甚好。

第三個平衡就是要注意燥濕平衡,也就是津液的平衡。液就是液體、血液,因為我們人體中70%是水份,包括津液在裡邊。維持津液的平衡,也是維持陰陽的平衡。

人們很多情況下,有傷津,傷了津液,引起水分不夠,就出現津虧,表現為口乾、老口乾。比如說一個人如果出了大汗,回家不趕快把水給補充,就會出現傷津,嚴重的,可以出現大便干、皮膚干。

另外,水分在人體同樣也不能太多。人體裡邊這個水分,不能夠正常排除,那很多情況是脾腎陽虛,應該趕快要去治療。

總之,我們要通過寒熱平衡,通過氣血的平衡,通過燥濕的平衡,來維持我們的陰陽平衡。陰陽平衡了,保養好了,我們就會健康一些。

糖尿病、高血壓都是陰陽失衡引起的

陰陽失衡是許多高發病和常見病的病因。隨便舉幾個病,全部都是陰陽失衡引起的,比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等。這些高發病、常見病,都是和人的臟腑的陰陽是密切相關的。其實,我們任何一種疾病,都是由於陰陽失衡,陰陽不協調所產生的。

《黃帝內經》有一句話叫做陰平陽秘,平就是平衡,秘,就是固秘。陰平衡了,陽密集了,那麼生命就健康,精神就好,這叫「陰平陽秘,精神乃至」;陰陽要是失衡,疾病就叢生。陰陽如果是輕度失衡,那麼我們就會得亞健康,陰陽中度失衡,我們就會得疾病,陰陽重度失衡,那我們就得重病,如果陰陽分開了,陰陽離決了,那麼生命就會終止。

我們來看一下糖尿病。我看過一個糖尿病人,得病已經好多年了,西藥他是斷斷續續吃,但是總覺得效果不是那麼太好,他就讓我給他看。我給他看了以後總結出這麼幾個症狀:經常感覺到頭昏腰酸,耳鳴眼花,小便多。我看了脈以後,給他診斷的是腎陰虛。我建議他用六味地黃丸和杞菊地黃丸交替服用,就是今天吃六味地黃丸,明天吃杞菊地黃丸。一個月間吃三星期,休息一星期。結果,腎陰虛的症狀的到了很好的緩解,的糖尿病有了明顯的好轉。
人和天地「同呼吸,共命運」
自界陰陽五行的運動,與人體五臟六經之氣的運動是相互對應的,這就是天人相應,人與天地相參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她指導人們要遵循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規律,適合自然界生、長、化、收、藏的變化,科學調整臟腑器官,尋求陰陽平衡,來實現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跟著自然學養生,順自然而行

人生才有幾十年,就是人類的整部歷史也沒有多少年,可是大自然的形成,到今天能夠有這個陰陽協和的狀態,是不知多少億年,積累了多少經驗,才保存下來的,它給我們帶來的經驗豐富而又寶貴,我們能不學它嗎?學習自然,跟隨自然,順天而行,這就叫做天人合一。

《易經》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叫做「天人合一」,就是說天和人是相應的,主要是人與天地相應。那麼「天人合一」的理論對我們的養生又有什麼指導意義呢?

《黃帝內經》有一句話叫作「天地合氣,命曰人」。意思是說,人是天地的氣組成的,人體的物質基礎都來自天地,所以人的一切都離不開天地。既然如此,人的養生當然也不能離開天地了。

養生要順應天地,本質上就是說人必須要順應這個天時地利的變化,順著這個變化,養生就成功就健康,若是違背天時的陰陽氣化這個規律,你的健康就要受到影響。那麼,怎麼樣來順應天地呢?當中有些什麼奧秘呢?其中一個就是陰陽運行的規律,就是陰陽氣化的規律,在一天當中、一年當中,陰陽的氣化,都追究一個規律——「陽長陰消,陰長陽消」,也就是陰陽不停地在變化的規律。我們養生就要順應這個規律來進行。

第二個就是氣機升降的規律,子時則氣升,午時氣就開始降了,夏天是氣機升得最高的時候,冬天是氣機降得最低的時候。我們養生當中,在一天當中、一月當中、一年當中,都不能離開這個氣機升降這個理論。

第三個規律就是,天地氣化是有開的時候,也有閉的時候。大自然的氣機有開有合,那麼我們養生就要跟著它,它開的時候我們開,它合的時候我們合。

什麼時候開?比如春分的時候就應該開。有一句話叫「開天門」,天門打開了,春天來臨,陽氣就開始生,天氣就開始漸暖、晝漸長,這就叫做開天門;到了夏天,大自然都是處在生發和葉的時候,那人也一樣,是身體活動最旺盛的時候;到了秋分的時候,大自然的氣機就要關了,就要「入地戶」了,就是開始收了;而到了冬天,經過了大半年的活動,冬天就開始儲藏了。就開始保養了,為來年的春天做準備,如果我們今年不保養,明年就沒足夠的氣供給我們了。

從臟腑上講,生氣和春天是應於我們的肝,所以,我們春天要養肝;夏天是應於我們的心,所以,夏天著重養心;那麼秋天呢,秋天要養肺;冬天開始藏了,要養腎。講這些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一年四季你不能都是開的,還要有休息的時候。大自然很聰明,我們養生就學著大自然就行了,這個大自然是多少萬年才形成的這麼一個天地,它不是那麼容易來的,它的經驗比我們人要多不知多少億倍。人一生才有幾十年,就是人類的整部歷史也沒有多少年,可是大自然的形成,到今天能夠有這個陰陽協和的狀態,是不知多少億年,積累了多少經驗,才保存下來的,它給我們帶來的經驗豐富而又寶貴,我們能不學它嗎?學習自然,跟隨自然,順天而行,這就叫做天人合一。

日養生——十二時辰養生法

在上午的時候,是陽長陰消,陽氣是升的時候,我們藉助這個天機,補給溫陽的藥,就比在其他時候給藥效果要倍增;相反在傍晚氣降的時候,陰長陽消,我們補給養陰的藥,效果就比其他時候好。十二時辰養生,可以幫助我們解毒,可以幫助我們養生,幫助我們預測疾病,幫助我們醫療,還可以幫助我們吃藥。

十二時辰對應十二臟腑的養生法則

現在我們把一天分為24個小時,而在古代人們則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相當於一個時辰,所以日養生也叫12時辰養生。12時辰和我們的五臟六腑以及經絡密切相關,在這12時辰當中,每一個時辰都有一個經、一個臟腑值班,所以,我們要針對每一個不同的時辰來保養其相對的臟腑。

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依照怎樣的次序鍛練經絡才能符合氣血盛衰和經絡運行的規律。

子時——睡覺保護陽氣

半夜23點到1點的時候叫子時,這個時候是一天當中太極生命鐘的陰極的時候,按照陰陽消長的規律,這個時候陰氣是最重的,而陰是主睡眠的,那麼我們就要駕御這個陰陽的消長規律,在這個時候我們要處於熟睡的狀態。注意,不是這個時候我們才上床,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已經處在熟睡狀態了。那麼什麼時候該上床呢?應該在10點半左右。

子時的時候,膽經值班,膽是陽氣的一陽生,它是剛剛長陽氣,還很微弱,我們要特別保護這個陽氣,怎麼保護呢?最好用睡覺來保護,所以你夜半的時候,就請不要再去跳啊,唱啊的,而應該睡覺。要開始養陽氣,而養陽氣要從微小的時候就要保護它。

丑時——肝經造血時間

那麼醜時候是什麼時候呢?丑時候是1點到3點的時候,是肝經值班。肝經我們知道,它是主生發的,它這個時候的陽氣比膽值班的時候要生的大一點了。肝臟要解毒、要造血,就是在這個時候進行,所以半夜裡,千萬別去酗酒,千萬別沈迷於遊戲了。這個時候人體得休息,肝還要工作。有肝病的人多是愛熬夜的人,因為半夜肝要造血、要解毒,如果不給它喘息的機會,自然就容易發病。

寅時——號脈的最好時機

夜裡3點5點是什麼時候呢?這時候叫做平旦。因為此時天氣要開始平衡了,陰陽開始平衡了。此時肺經值班。此時,天剛剛亮,這時候中醫號脈是最准的時候。我們可以看你的脈硬不硬,脈硬呢,40歲以上的人要考慮高血壓;二三十歲的如果脈緊,可能是不是這段時間工作壓力太大,還可能是有焦慮症。又緊又硬的脈叫做弦脈,如果是弦脈就要考慮你是不是有高血脂、動脈硬化了。

卯時——空腹喝水,排出毒素

卯時大腸值班。大腸經,就是早上5到7點鐘的時候。12時辰養生有個重點,就是卯時您起床後要喝一杯空腹水,就在5到7點鐘的時候。有便秘的人這樣做就可以幫助你減輕便秘。因為大腸在此時精氣開始旺盛,大腸一鼓動,再加上你的水的幫助,大便就下來了,就能幫助你解毒。要知道大便裡的毒佔人體所有毒的50%。卯時氣血流注於大腸經。卯時在天地之像代表天門開,代表二月,萬物因陽氣的生發冒地而出,故是排便的最佳時機。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寅時肺氣實了,卯時才能正常的大便。

辰時——早餐營養藥均衡

到辰時的時候,是胃值班了。這個時候是7到9點,7點鐘我們要吃早飯了,而這個時候是胃經值班,所以,胃是最容易接納的。早餐一定要有動物蛋白,要有一味葷,比如說你咸菜就泡飯就不行,得加上一點有動物蛋白的東西要有肉,或者雞蛋都行。

巳時——工作學習的第一個黃金時間

接下去上午9到11點,是巳時,是脾經值班的時候。脾經是主消化的,這個時候,它要吸收營養。而這個時候也大腦是最具活力的時候,是人的一天當中的第一黃金時間,是老人鍛練身體的最好時候,是上班人最出效率的時候,也是上學的人效率最高的時候。所以,你必須吃好早飯,保證脾經有足夠的營養吸收,這樣,大腦才有能量應付日常的運轉。

午時——睡好午覺養陽氣

午時13點到1點時候,是心經值班。這個時候大家要注意,心經值班的時候我們要吃午飯、睡午覺,因為按照太極陰陽氣化,這個時候陽氣最旺。《黃帝內經》說的,陰是主內的,是主睡覺,陽是主外的,主甦醒。午時是陽氣最盛的時候,我們吃完午飯稍事休息繼續工作,這個時候也出效率。陽虛的人這個時候就要飽飽地睡,最養陽氣。那麼陽氣不虛也不盛,正常的人怎麼辦呢?我們午時只需休息半小時到一小時,養養我們的心經。因為我們的心臟很累,除非你身體很強的人,你可以不睡午覺,一般的我們還是要睡午覺。

睡午覺要平躺,這樣可以讓大腦和肝臟得到血液,有利於大腦養護。《黃帝內經》有一句話,叫做「臥,則血歸於肝。」你要平躺你的血液才養肝,肝臟對人體有個重要的分布血液的作用,那麼你醒起來以後呢,肝臟可以把血液輸送到你的大腦,保證你的工作,所以要平躺。平躺下來了還有一個什麼好處呢?就是保護你的頸椎、你的腰椎。人的骨架,就像房子的柱樑,一天到晚的撐著身體,何其累也,所以你看年紀老的人,骨頭的病就多。午睡躺下,頸椎可以得到休息,腰也可以歇一會兒,長此以往,你就不會得腰椎增生、頸椎病,也不會得坐骨神經病等等,所以這個午時午休是很重要的。

未時——保護血管多喝水

午時過了以後,1點鐘到3點,就到了未時,這時小腸經值班。小腸經把食物裡的營養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都送到了血液裡邊,血液裡邊就滿滿噹噹的,就像上下班時候街上的車,十分得擁擠。你這個時候必須要喝一杯空腹水,或者是茶也行,用來稀釋你的血液。因為人體這個時候血液營養很高,所以要稀釋血液,起到保護血管的作用。

申時——工作學習的第二個黃金時間

未時過了就到申時了。下午的3點到5點之間,大家要注意了,這是我們的第二個黃金時間。這個時候小腸經已經把中午飯的營養都送到大腦了,大腦這時候精力很好,要抓緊工作,提高效率。

酉時——預防腎病的最佳時期

那麼到了酉時,也就是傍晚的5點到7點,這時候是腎經值班,您要再喝一杯水。這一杯水非常重要,它可以幫我們把毒排掉,還可以清洗你的腎和膀胱,讓我們不得腎結石,不得膀胱癌,不得腎炎。

戌時——工作學習的第三個黃金時間

再往下,到了17點到19點,此時是心包經值班。心包經值班的時候呢,我們的心氣比較順了。這個時候是我們一天當中的第三個黃金段,這個時間你可以學習,可以去散步去鍛練身體。但是,當心包經值班時間快結束時,可能是你散步回來以後,你需要再喝一杯淡茶水或者是水,讓你的血管保持通暢。

亥時——準備休息

然後就到了亥時,亥時就是晚上的九點到十點,這時候應該休息,準備睡覺,或者是夫妻融洽等等,這都是最佳時間。到10點半你就一定要上床了。

這樣,12時辰養生就全部介紹完了。它的規律就是要按照經絡和臟腑,還有陰陽氣化來進行養生。我總結了一首歌訣,有助於您更好的遵照十二個時辰來養生:

寅時天亮便起身,喝杯開水樓下行;
  定時如廁輕如許,卯時晨練最宜人;
  辰時看書戲幼孫,巳時入廚當灶君;
  午時進餐酒少飲,未時午休要抓緊;
  申時讀報寫詩文,酉時戶外看流雲;
  戌時央視新聞到,閉目聆聽好養神;
  亥時過半快洗漱,子時夢中入畫屏;
  丑時小解一時醒,輕摩「三丹」氣血盈;
  脈絡通暢心如水,一覺睡到金雞鳴。

十二時辰的防病吃藥方法

上面我們講了在一天當中應當怎樣結合十二時辰安排我們的養生活動。下邊,我們再來結合十二時辰的規律講一講疾病的防治,主要是按照怎樣的時間吃藥的問題。

午時要預防腦出血

子午這兩個時間,是陰陽偏執的時候,午時是陽氣最重的時候,還是氣機升降升得最高的時候,這個時候要注意什麼呢?在這個時候有高血壓的病人,不能喝酒,也不能生氣,也不能用重力。因為這個時候是陽氣之極,也是藥之極、氣升之極。要是違反了這個規律,很容易得中風以及出血的病,比如鼻出血、眼尾出血、腦出血。所以上午10點鐘的以後,尤其在夏至前後,有高血壓的人必須要吃降壓藥。

子時提防心臟病

在子時的時候恰好和午時相反,這時是陰極的時候,是氣降極的時候。子後則氣升,午後則氣降,從午時開始氣就降了,降到陰極的時候是降到最低的時候。那麼有氣虛的人,容易在這個時候氣透;腎病不好的人,容易在這個時候出事;心臟病不好人,容易在這個時候猝死;低血糖的人,容易在這個時候發病。所以,我們在吃藥時就該提前吃藥,這樣才能安然的度過子時。

卯時注意五更瀉——治療腎陽虛

另外,在卯時和酉時這兩個時辰,按理來說,是陰陽平衡的時候,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有陽虛病人和陰虛的病人,這兩個時候就出問題了。

有這麼一個案例,有一個人來我這看病,他面黃肌瘦,說拉肚子,斷斷續續的有半年了。我問他,你什麼時候拉,幾點鐘?是不是每天天剛亮你都是要拉肚?他說是,就是每天早不拉晚不拉,天剛剛亮的時候就拉肚子。我給他的診斷是「五更瀉」。卯時的時候會拉肚子,這是陽虛的表現。我給這個病人開了一副「附子理中湯」,吃了以後就好了。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卯時的時候是早晨5—7點鐘的時候,是天剛亮的時候,本來應該是陰陽平衡的,但是這個病人陽虛,陽不能跟陰平衡,所以卯時的時候他的陽虛就表現出來了,就會拉肚子。這叫「五更泄」。就是每天早晨天未亮之前即腸鳴泄瀉,也叫「晨泄」。致病原因主要是腎陽虛,命火不足,不能溫養脾胃,所以也叫「腎泄」。平時飲食也可適當補充改善畏寒體質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鵝肉、鴿肉、蝦、枸杞、韭菜、羊腎、核桃、黑豆、栗子。與此同時,煲湯時適當放一點胡椒、炒菜稍微放點辣椒和生薑,這都有利驅寒保暖。我開的藥把他的陽補上來了,陽和陰平衡了,他就不拉肚子了。而且我給他開的這副藥附片用得很重。因為附片這個藥,是我們養陽氣的冠軍。附子這味藥生長在高寒山區,因此它具備有抗寒的能力,有溫正陽氣的能力,溫正陽氣就能抗寒,這味藥可以說,凡是陽虛的人吃下去,效果一定是最好。但是有一點,附子它有毒,不過有毒也不怕,我們只要掌握一個問題就可以避免中毒了。這就是,在煎藥時,你要先煎這味藥。我們去正規藥店買藥時,附子這藥也是單獨裝包的。買回來,把它先煮一個小時,煮到用筷子一夾就爛,一嘗不麻,這時就沒毒了。這時再加入其他藥方,一起煮二三十分鐘就可以喝了。如果附子藥量在10克以內,是煮一個小時,而如果是30克以上,則一定要在開水裡先煎兩個小時以上,才能放其他的藥。

酉時注意肺病——主治肺陰虛

酉時的時候又是怎麼情況呢?酉時本來也應該是陰陽平衡的,但是很多病在這個時候就發作。曾經有一個病人來找我,這個人的臉瘦瘦的,臉紅的像胭脂,還在不停的咳嗽。一把脈,細瘦無力。舌頭有點紅,還口乾。他自己描述說,他一到傍晚這個時候就發燒,手心腳心燙。我懷疑他是肺結核,讓他去化驗,結果果然是肺結核。我的根據是,酉時這個時候陰陽應該平衡,他卻是陰虛,而肺結核的表現就多為肺陰虛,所以,他八成就是得了肺結核。

這就是根據十二時辰給藥的科學。比如,在上午的時候,是陽長陰消,陽氣是升的時候,我們藉助這個天機,補給溫陽的藥,就比在其他時候給藥效果要倍增;相反在傍晚氣降的時候,陰長陽消,我們補給養陰的藥,效果就比其他時候好。十二時辰養生,可以幫助我們解毒,可以幫助我們養生,幫助我們預測疾病,幫助我們醫療,還可以幫助我們吃藥。所以,十二時辰的養生,對我們的生活非常的重要。
年養生——順應四季的三個規律

人有萬物之靈的尊稱,但人也時時刻刻都在受大自然的影響。宇宙榮國陰陽運動,形成司機變化,從而影響萬物,也影響著人。所以養生的原則當然要順應天時氣候的變化,四季養生就是順時養生的精髓。

我們瞭解了在一天當中怎樣養生的方法,那麼一年當中我們怎樣養生呢?一年四季的養生也同樣要要掌握三個規律:陰陽消長運行的規律、氣機升降的規律、天氣地氣開合的規律。掌握了這三個規律以後呢,我們就可以養生長、化收藏,養陰陽、養五臟。「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黃帝內經》裡關於四季養生最出名的兩句。下面,我們來具體瞭解一下四季養生的方法。

春夏養陽

春夏怎麼養陽呢?春天主生發,氣生發而陽光開始明媚,萬物復甦。《黃帝內經》就告訴我們「無厭於日」,就是不要討厭陽光,這個時候要夜臥早起,去晒太陽,讓我們抒發肝氣,讓我們的生機和氣機隨著春氣來運轉,這就叫做四氣調神。所以,春天養生的重點是怎麼樣把你的肝氣和五臟氣與春氣來合拍、來協調。

春季養生以升發疏暢為特點,我們要注意使體內的陽氣漸旺起來。春天的氣候促使人血液循環加快,與肝臟的生理機能相關,若肝臟失常,就會出現一系列病症,因而春天宜養肝的道理就在於此。

夏天的時候,萬物茂盛,陽氣旺盛,這個時候就要充分的利用生機來保養我們的身體,來維護我們的生命。夏天重在養心,要多一吃點苦的東西,因為苦入心,對清我們的心火、對清我們的熱都很有好處。夏天我們還要多吃一點清暑利濕的東西,比如西瓜、綠豆湯等。關於肉,我們就多吃一點性寒的、性涼的,比如鴨子肉,而應該少吃一點雞肉等性溫的東西。另外,我們盡量要吃夏天成熟的食品,比如夏天成熟的瓜果和蔬菜。這樣吃東西對我們的心和脾胃都很有好處。

夏天的最後三十天,是養脾的時候,脾主運化,在這個時候我們要養化,就是要把東西煮熟了再吃。而且這個時候,大地要進入到成熟的階段了,穀子在灌漿了,瓜果差不多也快熟了。這個時候是我們養脾健脾效果最好的時候。

夏季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之氣相交,人們的情緒應該保持愉快,使氣機宣暢,精神外向。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就會損心傷氣。還有夏季宜大量出汗,又有「汗為心之液」一說,所以心氣也最易耗傷。

秋冬養陰

秋天的時候是「入地戶」的時候,我們常說春分開始「開天門」,秋分開始則「入地戶」。入地戶時,萬物要開始收藏,我們人體也要養收。天地經過了春夏以後,似乎也累了。萬物該長的已經熟了,果子、莊稼都收藏了,這個時候呢,人也應該轉為休息了,這叫作「收」。

秋天主要要養肺。肺經過了夏熱的燥,到這時就要多吃潤的東西,比如梨、藕、杏仁、貝母、百合這些東西,來養我們的肺、潤我們的肺,收斂我們的肺氣。

秋天濕度下降,是容易感冒的季節。秋天天氣乾燥,「燥」易傷肺,使氣宣發的功能受影響。從而引起乾咳少痰等症。所以要「無外其志,使肺氣清」就是秋養肺的理論依據。

到了冬天以後,就主藏了。這個時候萬物都閉藏,動物去冬眠了,花也凋謝了,樹葉也落光了,那麼人呢,人的身體也該休息了。冬天最重要的養生就是養藏,藏什麼呢?藏精,藏好了精則來年不會生病,所以說「冬不藏精,春必病瘟」。曾經有一個患者來找我看病,他老感冒,到春天我就不停地感冒。我說你冬天干嘛了,他說這個冬天他一直在出差,累得一塌糊塗。其實這就是他在冬天沒有藏精補養身體而造成的後果。我告訴他現在補一補吧,趕快來個「春眠不覺曉」,通過睡眠保養好精氣。

天時氣候反常的節氣最需要注意

一年四季陰陽消長變化是萬物生、長、化、收、藏的根本,因而養生要做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四季的寒暑交替會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機能的不適,我們非常有必要順從24節氣的更迭,進行養生與保健。24節氣在我國的發祥極為久遠,它不僅是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更是指導人們養生、保健的秘寶。

二十四節氣大家都很熟悉,一個季節有六個節氣,一年就是二十四個。「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是四季節氣歌。在二十四節氣裡邊,有八個節氣至關重要,我們講的二十四節氣養生裡面,重點講的就是這八個節氣:二至,即夏至、冬至;二分,即春分、秋分;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所以要挑這八個節氣,是因為這八個節氣代表了四季中最具代表性的氣候變化。在這幾個節氣到來的時候,氣候該變化就會變化,該冷就冷,該熱就熱,該下雨就下雨,該颳風就颳風;春天刮春風,夏天刮夏天的風,冬天刮的就是冬天的風。如果我們的身體順應四時變化,就像春天是溫暖的氣候,夏天是熱的氣候,冬天是寒冷的氣候,你秋天是涼風,那人就不容易生病。

如果反過來,如果春天刮的是反衝的風,或者叫做對衝風,就像冬天刮夏天的風,應寒反熱,夏天刮冬天的風,應熱反涼,有這種氣候變化的時候,你就要注意養生了,因為這種時令不正常的氣候是疾病最有可能會發生的時候。天氣暴熱或者暴寒,而你的身體呢或寒或熱,身體的虛實加上天時反常,你就容易得病,此時就要注意保養。

《易經》中講的天人合一的養生,告訴我們人的氣是天地所賜,那麼人的養生也就應該要根據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來進行。這種養生哲理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一句話:順應自然則養生成功,違背自然則百病迭起。
都在五行中——五行八卦與體質養生之秘

八卦五行各有其相對應的人體部位和穴位。我們用八卦之像來探尋人類的體質,事實上是在先覺先知人體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其價值也就體現在:由認識到應用,學會自我調治,真正做到把健康長壽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易經》的八卦學說

八卦的像與數是密不可分的,實為一體。像數作為易學最古老的語言,用以說明宇宙間的各種自然現象及社會現象,是豐富的宇宙信息的載體。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