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越調控,房價越高

作者:譚浩俊 發表:2013-03-11 10:4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針對近期有關「房價越調越高」的說法,住建部有關專家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房地產市場複雜程度高,影響房價變化的因素多,調控的難度很大。但房價是否就是調控調高的?這也要客觀分析,政府不斷地調控,而房價還在漲,但如果不調控呢?或許房價比現在還高、漲得還快。

粗一聽,這樣的說法很有道理。想想看,10年時間,9次調控,房價都漲得這麼快。如果不調控,當然房價會更高了。

但是,仔細分析一下卻不難發現,這樣的觀點,不僅是誤導,而且是推責。

眾所周知,近10年的房價,雖然上漲很快,但主要集中在兩個階段。一是2003年將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並寫進相關文件以後。以北京為例,2003年均價為4456元/平方米,但到了2006年,已上漲到8098元/平方米,短短的三年時間,房價就翻了一番。一些地段比較好的房子,更是達到了三倍、四倍。期間,雖然也取出一系列的調控措施,試圖控制房價的過快上漲,但在「支柱產業」面前,這些調控措施明顯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或者壓根就不產生作用。到2008年,房價已上漲到14438元/平方米,兩年多時間,房價又上漲了80%;二是2008年的鼓勵和支持住房消費,亦即為了應對金融危機的影響,實現「保增長」的需要,政府採取了托市措施。正是這次托市,讓剛剛在調控政策下有所抑制的房價,再次迅速反彈,仍以北京為例,短短的一年多時間,房價就上漲了40%,上漲的絕對額更是達到了6000元/平方米,超過了過去幾十年房價上漲總和。

相反,如果在調控過程中,能夠嚴格按照市場規律辦事,既不過多地運用行政手段遏制房價,也不用行政手段推動房價,不把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支柱」,也不因為一時的需要鼓勵和刺激住房消費,而是依據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經濟發展水平、居民購房能力,由市場來決定、市場來調節,那麼,房價就不可能出現這樣的上漲現象。

從這個角度分析,「房價越調越高」,是有道理的,也是有事實依據的。

我們說,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城鎮化發展速度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價是不可能永遠維持「溫吞水」狀態,房價出現一定幅度的上漲,也是完全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的。但是,告別「溫吞水」狀態,不代表可以瞬間進入「沸水」狀態,甚至「蒸汽」狀態。如果這樣,房地產業就必然是泡沫橫行、風險疊加。

顯然,近10年房地產業的發展,完全越過了加溫過程,而是直接由「溫吞水」轉身了「開水」、變成了溫度更高的蒸汽。沒有了漸進提溫的過程,自然就不可能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就必然會對居民的住房條件改善產生致命的衝擊和影響。

而要保證房價的自然屬性,保證房價上漲的自然規律,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干預和調控就必須以尊重客觀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律為最高目標。而從近10年調控的實際情況來看,規律已完全被需要所綁架,被人為所控制。所謂調控,完全不是因為經濟發展的需要,而是某一階段政治利益和政治目的的需要。帶著這樣的思維和思路,調控就不可能不出現失誤。就算決策層不是這樣想的,也不希望出現這樣的結果,但實際執行情況,只能是被地方政府所利用,被官員的政績所支配。

也正是連續10年的房地產「支柱」地位,不僅將房價「支柱」到80%以上的居民難以承受,而且將實體經濟也「支柱」到了邊緣化的危險境地;不僅社會資本大量流向房地產業,而且實體醬也紛紛轉移到房地產業。浙江溫州等地,更是80%以上的企業都在從事房地產業務。更重要的,房地產業的過度發展和房價的過快上漲,還給社會財富的公平分配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和傷害。房地產業不僅變成了「造富」的平臺,更是變成蠶食社會財富、掠奪社會財富的工具。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調控到底對房價的上漲起到了遏製作用還是推動作用,可能不難分析。如果不調控,房價到底是上漲更快還是相對穩定,實在不好判斷。

所以,面對社會各方面對房價問題的種種質疑,有關方面需要做的,不是解釋、狡辯,而應當是分析、反思。因為,再多的解釋、再好的理由,在10年時間漲了幾倍的房價面前,都是蒼白的、沒有任何說服力的。

「不調或更高」,只能是一種託詞、一種推責。而在這樣的託詞和推責面前,公眾更擔心的是,房價還會繼續上漲,直到泡沫被經濟危機刺破。

来源:中國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